视频 丨 韩天衡先生讲鸟虫篆

韩天衡先生曾这样评价自己的鸟虫篆:“我的鸟虫篆掺着从生活当中感悟汲取的艺术词汇,强调大开大合,讲究流动、洒脱、虚实、粗细、方圆的相辅为用。”

展开剩余87%

今日,借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听韩先生讲讲鸟虫篆。

鸟虫篆,是滥觞于周秦时期仅见于印章及偶见于铜器、铜剑上的文字,诚属一小众书体。因其依字型的点划、偏旁,装饰为鱼虫夔鸟活生生的形体,其文字又都是以金文、小篆、缪篆为载体。如果我们不从学术上去严格追溯、推敲的话,今之印坛,乃至大众,一般也都是以“鸟虫篆”俗称之。

鸟虫篆,应该说是以诸多形态动物的造型而精心美化、艺术化的篆字,它别出心裁、繁饰巧妆、费人思量和咀嚼,是古篆书里的花体字、美术字。

韩天衡先生作品 自胜者雄

在明末,饶有创新意识的印人何雪渔,就借鉴古人创作过一方,也仅仅是一方“登之小雅”的白文印,甚是得意。也许是盘曲缭绕、花里胡哨,就被同时代的印人朱简斥之为“谬印”。

韩天衡先生作品 蒸蒸日上

两个懂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审美,两个大相径庭的评判。可见这“口味”是因人而异的,且是南辕北辙的。艺术这玩意,品评其高下、优劣、美丑,较之算术的答案要复杂、烦难得多,甚至迷惘多多,不是吗?它除去公式,更多的是公式外的种种考量和辩白。正因为如此,美,也许是真美,也许是伪美;好,或许是真好,也许是敷衍,也许是反嘲。于作品和受众往往是坠入云里雾里,不辨南北东西。而真正地闹明白美得真、好得真,至少得下八年、十年的修炼功夫。若不下这等苦功夫,也许一辈子浑浑噩噩也闹不明白。这正是欣赏评品艺术背后较艺术更错综复杂的一门艺术。搞艺术难,懂艺术也难,难之又难,故而知音难得。

韩天衡先生作品 思者无敌

朱简是印学家,名头大,说话有份量,以点概面的“谬印”一说,从某种角度上抑制了鸟虫篆濯古来新的进程。事实上,明末那当口,正是印起八代之衰的振作期、复兴期,放着大量的秦汉印不顶礼膜拜,而去玩鸟虫篆,大路不走走“旁门左道”,理当不认、不容。这也许是被朱简诟病的所在。

韩天衡先生作品 上善若水

艺术之初,其风貌的走向,总是由质朴而靡华,由简约而繁复,由粗率而精微……可是,这倾向又往往会倏地来个大转向,乃至大调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古人普遍的感喟。仅管调头,但它不是粗浅的,炒冷饭般的“轮回”。其表现的手段、面目、意趣必然是花样翻新的,一定是由内而外地改头换面的。求新、更新是人心所向。窄义地讲这是圈子里的印人有“各领风骚”的原动力驱使。广义地讲这是整个社会大观念、大文化对印坛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至。树欲静而风不止。因此,印人、印风是不变也得变,不可能不变。

韩天衡先生作品 厚德载物

诚然,坚持不变者,也在被动地变,不知不觉间变得老调而僵化。而主动的变,勇作呕心沥血的求索,“新”的曙光必在前头。当然要讲些令人泄气的话:求变者的成功机率远不至万分之一,但万分之一万的新希望、新风貌只萌芽于这主动求变的队伍里,似乎,这又是足堪慰籍的。

韩天衡先生作品 高天流云

鸟虫篆印,被打压了三个世纪,少人问津,少人实践。而真正举起大旗的是方介堪。他上世纪二十年代寓居海上,曾勾摹秦汉篆文十万粒,足见他的深邃功力。他有志于打开鸟虫篆入印的通衢,且又得到大画家张大千、谢稚柳倾力倾心参与和支持。茶后饭余,三位大师对鸟虫篆浓妆艳饰作细致入微的探讨、整饬、深化。美术家与篆刻家的才情叩撞,启以智慧,积以时日,精益求精,美轮美奂,遂使方氏的鸟虫篆印形成雅妍、鲜灵、精严、宁静的独特风格,开三百年来未有之新天。想必起朱简质之也当首肯矣。

方介堪先生作品 鱼饮溪堂

近些年,不少中青年印人也雅好鸟虫印,且身体力行,不乏妙思、佳作。然也多有可商榷者。笨鸟先飞如我,借此短文说几点自己研习中的甘苦,或可作前车之鉴。

一、重视对优秀传统的学习、体悟。上古的鸟虫篆印、器皿总量不足千件,尽量能博取遍览,或临或摹、或读或写,目接心受,融会贯通,则己作易出新意。

二、鸟虫篆印,多以篆字为载体,无论是甲骨、金文、小篆、缪篆,都宜求准确少讹误。根正,则化而美之也易释读,不至有猜谜般的无趣。

三、鸟虫饰于篆字,而非鸟虫替代篆字,主次是不能颠倒的。作为装饰的鸟虫诸动物形态是不宜也不应一味写实求逼真的。要善于提炼和浓缩物象,舍形取神,不似之似,用以组字当是最佳。

四、鸟虫篆印决定了它不能摆脱花写和繁饰,初习者易犯加床叠屋之病。要善于删繁就简,要善于万法归一。堆彻、芜杂、拥塞、板滞、纤巧、俚俗皆不可取。

五、鸟虫篆印,是印坛奇葩,美的扩充;是书的一脉,美的延伸,宜强调印的至味,书的本谛。鸟虫篆印的创作,字里透出画意者为上乘,宾主易位,以画掩字者为末流。

六、刻鸟虫篆的用刀,宜婉畅流走,若行云流水,如烟云缭绕,妙在角、刃、背兼使,切、披、勒并用。刀作笔使,八面运锋,疾中见涩,圆中见方,在流动中求古淳,在盘搏中求空灵。总之,刀有韵则印味厚。

七、鸟虫篆印虽为一格,而不能流于一腔一调。作者要警惕固有的惯性、陈式。不宜陈式化、套路化,对不同的印文应视形审势,作与之匹配的、原创性的鲜活且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八、诚如上述,鸟虫篆印毕竟是印林百花园里的一支,对百花的广采博取,也有益于鸟虫篆印的创作,若单打一地、偏门专攻,则有路窄道险之虞。要之,由字出发,由字立意,造型、抒情,始能抵达善处。

作为一个印人,对鸟虫篆印的创作,要力避老调重弹、力避千印一面,踏实而虔诚地去追求一印一世界,一印一风情的宏博、清新气象。我总这样告诫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