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慧

法利整理 齊魯易道文化 2018-02-03

捭阖即开合,乃谋略、游说之根本法则。鬼谷子提出,作为游说者,有时开口说话,有时闭口沉默,有时不妨松弛,宽厚,有时不妨紧张严厉,要根据对方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开闭之术控制自己的嘴巴,使得心声的出入有规律,那么就是掌握了说话的技巧,掌握了人间的大谋略。
2、我们听别人说话,可能发现有不相符合的地方。这时候,我们要想知道别人那些地方说的是真话,哪些地方说的是假话,就要反问他,如此,对方肯定有所回应,我们从而得以获得事情。
3、内,是指用言辞来和君主结交,揵,是指让国君支持并采纳自己的谋略,从而结交国君。本篇主要讲君臣之间的关系,臣子如何揣摩君主的意图,从而提出自己的主张,这虽然是就君臣立论,但也可以适用于平常人们之间的交往。

4:抵巇,指弥补缝隙。鬼谷子着眼的主要是國家治理中的“抵巇”,他的“抵巇術”是一種政治權謀,是處理社會和國家的動亂和危機的制勝韜略。
5:所謂飛箝,就是先用誇獎對方的手段,使得對方暴露實際情況,然後我方再依據對方的實情,採取措施控制對方。本篇主要講什麼是飛箝、使用飛箝的方法以及飛鉗在使用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對象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6:忤的意思是抵觸、不順暢;合的意思是符合、不違背。本篇旨在說明天下紛擾之際,君臣際會,臣子如何處理与君主的背向問題。良臣擇主而事,本篇分三個部分,首先說忤合的原理,其次說“忤”与“合”的矛盾關係及其處理方法,最後説臣子如何選擇君主并与之共事。

7:本篇主要講量權和揣情。所謂量權,就是考量各諸侯國的綜合實力,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所謂揣情,就是揣測對方隱藏在內心里的實情。
8:“摩”是“揣”的手段,所以放在“揣篇”之後。揣与摩的區別在於,揣是獲得對方的實情,摩則是做一些對方期盼的事情去順合想要說服的人。
9:權,是指權衡、衡量。在說服別人時,我方所使用的說服技巧,必須衡量對方的特點,使我方之技巧和方式与對方的特點相符合。本篇專門講遊說之術,分三個部分,主要說明什麼是遊說、遊說的方法以及遊說的原則。
10:本篇專門論謀略,分為四個部分:一是謀略產生的前提條件,二是説對不同的人要採取不同的計謀,三是講不同的計謀形勢,四是討論計謀的原則。
11:本篇講怎樣作出決策。祇有揣知各個方面的具體情況,才能在此基礎上判斷事情是否可行,從而作出決策。
12:所謂符言,即內符之言。實情在內心之中,別人从外面用話語刺激、引誘,那麼實情就會从內心表現于外在。這篇主要講君主如何把實情控制于內心,防止被別人用話套出來。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解读】本节讲运用捭阖之术贵在周密。如果捭阖之术运用恰当,可以一举制胜,如果运用得不好,很可能使得自己门户打开,从而一败涂地。
魏明帝死后,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爽用明升暗降的方法,剥夺了司马懿的军权。司马懿为了能够东山再起,只好韬光养晦,自称有病在身,多年不上朝。即便这样,曹爽还是不放心,派自己的亲信李胜去查看司马懿的病情。司马懿让两个侍女扶着,没说上几句话就假装不行了,气喘吁吁。当侍女给他喂粥时,他吞咽得非常艰难,而且粥汁顺着口角流出,洒在胸前的衣服上。李胜见状,回去后向曹爽做了详细汇报。曹爽听后大喜,以为司马懿不足为虑,就放松了警惕。

熟料,十年后,司马懿趁曹爽不做防备、外出祭奠皇陵的机会,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朝廷,并把曹爽及其亲信以各种罪名杀掉,从而掌握了大权。从司马懿一方看来,他成功运用了捭阖之术,做到了“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反观其对手曹爽,也想通过“捭”来了解司马懿的内情,却被司马懿以“阖”的手段挡了回去,结果打败亏输,命丧九泉。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解读】
秦始皇年纪轻轻就在国相吕不韦的扶持下登上王位,这个时候,由于秦王尚幼,所以吕不韦大权独揽,权倾天下。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开始亲政。但是嬴政仍然没有动吕不韦的迹象,他只是把另一个比较小的势力——嫪毐除掉。嫪毐与吕不韦有牵涉,嬴政知道吕不韦根基稳固,如果操之过急,会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一直到第二年,嬴政完全掌握了局面后才谋定而后动,把吕不韦罢相。吕不韦罢相后迁居洛阳,结果其它六国接连不断地派出使者向吕不韦请安问好,宾客往来络绎不绝。再加上吕不韦本人也不加收敛,张扬无度,嬴政认为吕不韦势力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觑,就又让他迁往更为封闭偏远的属地。吕不韦知道嬴政这是想要他性命,只好在路上饮鸩而死。嬴政在没有把握除掉吕不韦之前,一直采取“阖”的手段,韬光养晦,后来时机成熟,就转化为“捭”,从而除掉吕不韦,开始自己掌权,正所谓“阳还终始,阴极反阳”。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种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人得罪了齐景公,景公非常生气,名人将他邦起来,置于殿下,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说如果有人胆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晏子左手抓着人犯的头,右手拿着刀,抬头问景公:“古时圣王明君肢解人犯时,不知先从人犯的哪个部位吓到?”齐景公立即醒悟,立刻站起身说:“放了他吧,这是寡人的错。” 齐景公时刑律条文繁多,其中有一种刑法,叫作“(yue)刖刑”,就是砍去罪犯的一只脚。有一天齐景公出游,见集市上有卖踊的,“踊”就是被砍去一脚的罪犯所穿的鞋。齐景公就问晏子:“贤卿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可知踊贵还是普通鞋子贵?”晏子很干脆的回答说:“踊贵。”景公突然有所领悟,于是下令废除刖刑。

晏子劝谏君王多半以讽喻代替直言,他可算是战国九流十家之一的滑稽一派的开山祖师了。日后晏子也曾出使荆国、吴国和楚国等国家,都在谈笑间占据上风。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有时一本正经和对方讲道理,反而很难让对方接受。
说服别人,一定要掌握技巧。游说者可以修饰自己的言辞,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说服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必须权衡利弊得失,斟酌言语多寡,凭借自己的伶牙俐齿,用看似耸人听闻的话语作为说辞,这样一旦具有了伶俐的外交辞令,彼此之间的谈话就轻松多了,从而达到令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效果。

。。。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晋灵公是一个昏庸暴虐的主公,他喜欢拿弹弓用弹子打人玩。赵盾是一个正直的臣子,曾多次劝谏晋灵公,让他停止扰民,希望主君能够勤于政事。晋灵公刚开始还假意表示悔改,但是从来不拿出实际行动。赵盾劝说的次数多了,晋灵公就对赵盾心生厌恶,决定杀死他。幸好,晋灵公两次派人去刺杀赵盾,都没有成功。赵盾有一个侄子叫赵穿,他接受了叔父的教训,对晋灵公(投其所好)。首先,他向晋灵公请罪,要求辞职,认为自己和赵盾是亲属关系,赵盾得罪了晋灵公,自己也不敢为官了。晋灵公见他用词谦卑,态度恭敬,认为他诚实可信,反而说:“赵盾让我难堪,使我难以忍受,干卿何事?你安心为官就是。”
赵穿初步取得了晋灵公的信任,就开始迎合晋灵公。晋灵公喜欢游玩,赵穿就说:“贵为人主,就应该尽情的享受人生之乐。”晋灵公喜欢美色,赵穿就在全国选美,供晋灵公享用。赵穿等到时机成熟了,就制订了除去晋灵公的计划,并趁着一次侍宴的机会,把晋灵公杀死了。赵穿用的就是“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词钩其所好,以箝求之”。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词。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

齐宣王的弟弟田婴被封为靖郭君,封地在薛。他到达薛地后开始筑城。城分内外两部分,外城周长一万多米,内城周长两千多米,墙基阔二十米,墙高五至七米。这样一个浩大工程,如此大兴土木,他手下的门客纷纷向他进言,劝他不要开工。靖郭君告诉手下,那些进谏的人来了,不要通报。有一个人前来拜见说,让我进去见一下靖郭君,我只说三个字就离开,多说一字,我愿意被烹而死。靖郭君听后很是好奇,就让他进见。他果真说了三个字:“海大鱼。”说完后转身就走,靖郭君连忙说“你别走,你把话说完。”门客说,我说过我只说三个字,多一字我也不敢,我可不敢拿命当儿戏。靖郭君说:“赦你无罪,但说无妨。”那人说:“海里的大鱼,渔网、鱼钩都奈何他不得。但是如果他离开了水,来到陆地,那么蝼蚁也可以随意把它摆布。齐国就像您的水,如果你永远拥有齐国,薛地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失去了齐国,您把薛地的城墙筑得像天一样高,又有何用?”靖郭君想想,这话说得有理,于是将筑城一事搁置了。进谏之人先用惊人之语制造悬念,引起靖郭君好奇心,然后用大鱼作为比喻,来说明问题。

《孙子兵法·谋攻篇》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这里主要讲不同兵力对比条件下所采取的作战方法。根据己方兵力与地方敌方兵力的数量对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避免硬拼,要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战争以胜利为终极目标,而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是讲究实际的表现。 胜利是所有谋略的目标,谋略的作用就应该是将获得胜利的代价最小化,以两败俱伤为代价而取得微弱的胜利绝不是兵家所为。 谋略只是将战争胜利代价最小化的手段,而所有的一切又必须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谋划就失去了价值。

骨曰切,象曰搓,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像玉石切磋琢磨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仁有杀身以成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智如目也,能见百度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