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求、顿悟认知简介
三、内求、顿悟认知简介
传统文化中的心学,研究、认识的对象是心这个主体,是以心本具的认知能力认识心自体。这一认识过程认知的指向不是发散于外而是回归自身,古人称此为“如珠发光,光还自照”,以达到对心的体、性、用的认识,这是有异于已知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我们称此为内求法。这是指对心认知的内求法。在传统文化中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也多以内求法,所以内求法就有了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内求,泛指认知能力指向自身的认知,此中有不同层次,如武术修炼对身形的体察,道家修炼对气的体认,儒家对情志的体察,佛家对心意的体认等,都属广义内求的范畴。狭义的内求是单指对心的体、性、用的认知而言,它是最基本、最经典的内求。是心学认知的方法学、方法论的统合称谓。鉴于心自体是精爽之气,是有“相体”而无形体,有动之性而无动能的混元时空整体,没有普通事物的各种局部属性,人的感官对此特殊物态难以察知,必须通过心学的修炼以开启心体本具的异于常人的感官感知能力的特殊察识功能,近似于搞人体科学研究称述的“第六感官”,这种察识功能的内在感受难以言喻,似乎是各种感觉综合的内在感受。内求法的认知就其属性来说,是所谓的顿悟认知,是认知“气”这类特殊物质顿时呈现出认知对象的整体本质特有的体象,没有感性到理性,没有分析、综合、逻辑推理过程,这是由气的不可分割的时空整体特性所决定的,要么不显现而察知不到它,要么全体暴露无遗而突然全体显现,而且往往是在不经意的状态下显现。过去称此为自显、自证、自知的过程,有如“大醉初醒”“迷而复觉”之感。鉴于气有不同层面,各层面兼容的特点,故认知到心的体象后,不仅尚须行“净化”“纯化”之功,还有使心体扩充的功夫与过程。这一切对没有实际体验的人来说,往往视之为神秘,无法理解,不知所云。其实对任何事物,在没有认识它以前,谈起来都是空洞无意味的,难以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论得到理解。这是因为,如果已有的知识体系涵盖有未知事物,那么该事物就不是新事物。如果新事物在已有知识体系之外,那么已有的知识体系就认识、理解不了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唯一方法就是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实践出真知的基本原则,通过实践来认识它。古人称此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与今人称道的“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同一道理。
我们把内求法、顿悟认知提到心学方法论、方法学的高度论述,并非杜撰,而是从先人证悟的成果的论述中抽绎出来的。诚然,古人虽无“内求法”“顿悟认知”的完整语汇,但把内求、开悟作为圣修的重要原则乃不争之事实。战国屈原就有“内唯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对此中之“求正气”之正气,无论是作“浩然正气”解,还是作“神,正气也”的神来解,都可视为心学的内求。道教典籍记述的“仙道内求,内密则道来矣”,已是直接用了内求二字,只是没从“内求法”层面阐释罢了。对于内求,儒家多以“反求诸已”“求诸己”论说修身之要,虽未阐述与外求的区别,但已有类似表述。程颢有说:
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何谓不求于内而求于外?以文为主者是也。学也者,使人求于本也。不求于本而求于末,非圣人之学也。何谓不求于本而求于末?考详略、采同异者是也。是二者皆无益于身,君子弗学也。……名数之学,君子学之而不以为本也。言语有序,君子知之而不以为始也。……义之精者,须是自求得之,如此则善求义也。……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学而不自得,则至老而益衰。……解义理若一向靠书册,何由得居之安、资之深,不惟自失,兼亦误人……古之学者,优柔厌饫,有先后次序。今之学者,却只做一场话说,务高而已。常爱杜元凯语: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今之学者,往往以游、夏为小,不足学。然游、夏一言一事,却总是实。…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个学是终身事。果能颠沛造次必于是,岂有不得道理?……问:如何学可谓之有得?曰:大凡学问,闻之、知之皆不为得。得者,须默识心通。
以上引录内容(也有认为是二程之语)当属广义的内求而非单指认知心体的内求。魏、晋以前,对心体的直接表述较少,后经禅宗标举“直指心源,见性成佛”,高扬顿悟之旨,使内求于心之修持在传统文化中盛行起来,只是儒释道三家各依自家教义宗旨进行内求修炼,追求的目的各有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