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0万中国青年出租屋独居 | 终极孤单是自己死了无人知?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中国有7700万青年在独居,大家都说他们都在忍受与面临着孤独。在巨大的独居与孤单的背景下,也有不少空巢独居青年们面对着内心另一层恐惧:如果我死了,会有人知道吗?
青年本来是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因为对人生有所奢望,所以愿意为梦想奔赴远方。离开温暖而平淡的三四线老家,离开一直照顾自己的爸妈,单枪匹马来到陌生而繁华的大城市里,只为衔接更美好的世界,挖掘自己更为可贵和崇高的一面。
当曾经在家中被各种美好和繁琐日常灌养的年轻人,踏入复杂社会后,不是与梦想劈头相逢,而是日日在各种琐碎与不平等中操磨。
无前途可见之光,更无脸就此回家见父母,最好的退守之处,就是自己的蜗居——独居的出租屋。

出租屋独居群体

出租屋青年,是一个城市中较为特别的群体。
他们多半来自三四线城市,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大都市里,无亲无故,赤手空拳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和生活。一天的疲惫工作之后,拖着疲沓的身体回到自己的居所,聊以慰藉自己的身心。
独居青年在各自幽闭的时空里,往往会对自己有一种全盘分析和探知,这种全面分析,因为缺乏对谈者和挖掘者,往往会陷入悲伤幽暗的自我循环过程里。淡然的悲伤,清晰的自我肯定,果决的抉择都在独自空守房间的时候全然释放出来。

独居是一种新的生活形态

随着城市生活成本和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城市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独居。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德国41%的住户都是单人住户。
目前这一比例远远低于曾经的欧盟平均水平(33%)。
有心理学专家指出,独居和孤独之间明显存在差别:“如果独居是一种主动选择,那么对于个体而言完全是一件积极的事情,而孤独则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但并不完全产生于独居这种生活状态。”
为什么现代人均选择独居?为什么独居青年又普遍有孤独感?
首先,选择独居,是因为平时的社会生活注入工作、学习、社交已经让很多年轻人耗费了不小的精力,回到自己的蜗居独处,就成了最好的身心修复。
而在很多哲学家看来,孤独,本来就是人存在的本质。
这种孤独首先并不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客观事实,它就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所以,哲学家们普遍认可的就是:“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人脱离了嘈杂环境之后,独自面对自身时,往往能够做出清晰的分析和判断。
这时候的人在物理空间中是隔绝的,但在心理空间却由此延伸出了更为广阔的领地,成为一个精神和意识上绝对自由的人。

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的独居和独处时间便变得尤为宝贵和有价值。
他会清晰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方向,当下的工作状态和做法,并对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有更为明确的认知。
当社会人从社会嘈杂环境中退守到自己天地中以后,个体的独特性和思考性就会完全彰显出来,变回了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而这个自己,往往是最有能量和气场的。
所以,当人独处后精神状态感到愉悦,那么这种独处就是对自我的一种唤醒和启发;当这种唤醒和启发希望得到他人回应却囿于环境而暂时无法实现时,人的孤独感就会产生。
与其说这是一种孤独感,不如说是个体想要彰显自我特殊性的一个探索过程。这一探索过程,其实质就是向外拓展自己,并期待得到外界对全新自我拓展的回应。
其次,这既与社会环境有关,也与青年所处的人生阶段认知能力有关。
我们说出租屋青年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这些漂在大城市的孩子们,虽然已经成年,并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但其实,心理上远远没有成熟,仍然带着对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在城市各处奔波劳碌。
在这个阶段,年轻人的身心发展状态普遍居于“勇往直前,喜欢彰显自己的独特,并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层面。
居于这一层面的认知,青年们往往也更容易在这方面受挫,由此产生深刻的孤独感,感觉陌生的大城市,自己是一个孤岛,无人理解和护卫。
所谓7700万青年在独居中忍受终极孤独,无非是在人为渲染这部分群体的无助感,且冠以“我死了都没人知道”的低姿态顾影自怜的情绪化表达。
这其实是人生认知上的一种狭隘,往往需要青年们再咬紧牙关向难处再迈进一步,就可以跨越。
因此,7700万独居青年担心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诱导。真正想要改变自己人生的人,远没有时间去担心这些,而是按照计划踏实行事,一步步迈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mith, E. (2020). Your Flaws Are Probably More Attractive Than You Think They Are. Vulnerability. (202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