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多元化读研动机的前因后果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读研动机;前因;后果
摘 要:以教育学为例管窥读研动机的多元化,能够发现“提升院校层次”“转换学科专业”“逃避就业”和“作为就业备胎”等非学术性动机。多元化读研动机符合个体利益,但也导致了终结性,并对招考质量提出了挑战。多元化读研动机下,考生读研后更容易产生迷茫,表现出学术梦想不足、自我认知不够、生涯规划不明等不良状况,有损于读研体验和读研收获。
动机决定行为,什么样的动机就会带来什么样的行为,在学习方面同样如此。学习动机是驱使人开展学习活动、达到目的的动力因素,是促使个体发生学习行为的驱动性力量。就读研而言,由于研究生人格特征各异,入学前的学习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因此也会有不同的读研动机。这些读研动机会直接促使学生对读研产生不同的期待,进而影响后续学习的体验与收获。
教育学硕士生普遍具有多元化读研动机。教育学的学科特殊性在“考研动机”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跟其他学科门槛较高的理工类学科相比,攻读教育学硕士的门槛较低:既不需要考数学,还能通过背诵记忆指定教材来应付考试,攻读过程也较为容易,毕竟教育学具有“人人都能有话说”的较低门槛。这种“难度低”的学科背景,大大加剧了教育学硕士生读研动机的多元化。
一、表现:读研动机以院校、专业、工作为中心
现实生活中的读研动机非常多元。由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表明,“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考研动机占72.41%,“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的动机占38.66%,“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占29.76%,而“对学术研究感兴趣,想走科研这条路”只占24.86%,仅以微小优势、以倒数第二的被选频次,超过“作为就业备胎”的21.05%。
被选率排第一的是近72%的“提升院校层次”。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大学建设”项目,这种重点建设策略一直绵延到当前的高校“双一流”建设。在排行榜和用人单位“院校歧视”的助推下,就读院校的“层次”备受追捧,很多学生会选择为了提升院校层次而考研。
被选率排第二的是近39%的“转换学科专业”。这些学生往往对自己本科就读的专业不太满意,想要通过考研来转换学科。上大学前所做的专业选择往往带有盲目性,因为对专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再就是只有就读一段时间,才能发现自己是否擅长。如果专业不匹配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考研换专业也是一种补救措施。
被选率排第三是近30%的“逃避就业”。“就业难”一直被认为是“考研热、读研热”的主要原因。这些同学不能勇敢地正视巨大的就业压力,不想过早地步入社会,还希望“躲”在大学的象牙塔里,推迟几年再上社会。
被选率排第四是近25%的“想做科研”。这些学生将考研原因归结为热爱学习、喜爱所报考学科、希望享受攻读硕士学位的过程。
被选率排第五是近21%的“作为就业备胎”。这种考生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兼顾求职与考研,如果一方面进展不顺利,再投入更多精力到另一方面,以便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机会。但缺点是可能造成精力冲突,降低在职场和考场的竞争力。
二、前因:就业压力刺激了“深造以求向上流动”
多元化读研动机的产生,跟学生的“升学驱动”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就业不足”的巨大影响。读研动机的多元化无可厚非,体现了个体在教育方面的选择自由;但多元化带来的非学术化,也让学生的后续求学缺乏后劲,同时也对研究生招考制度带来一定的挑战。
首先,考研动机多元化符合个体利益。人们绝不能狭隘地认为,只有怀揣学术梦想才能读研,只有喜欢学术生活才是唯一正确的动机。事实上,想要提高学历、转变本科教育背景等,都是无可厚非、值得支持的,这毕竟是个体基于受教育权的自由选择,也符合终身教育所倡导的发展方向。所以,当前现实的读研动机需要高校关注并积极应对。高校再也不应该闭着眼睛想当然地认为“读研究生就是为了做研究的”,而要深入理解学生的求学体验,仔细反省教育乃至社会在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为身处困境中的学生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案,积极应对学业和社会的各项挑战。
其次,考研动机多元化导致了终结性。从现实生活中的感性经验也能够发现,当前考研动机存在“终结性主导”的问题,也就是“学术深造的直接动机不够明确”。学生们普遍提到的是要避开求职、就业、社会生存等方面的压力,而不是“逐步实现一个由来已久的梦想”。终结性与发展性的考研动机存在悬殊差别:前者的目标在硕士生入学阶段似乎已经实现了,不出意外的话,的确可以缓3年再求职、会得到更高水平大学颁发的硕士学历学位。但是,这些动机在硕士生入学时就会失去效力,所以可以称为“终结性”。硕士生入学之后的动机和目标,又成为一片空白。而“对学术研究感兴趣,想走科研这条路”的动机,就具有发展性,是“梦想驱动”型动机,能够解决长期激励的问题,时效性更强。
最后,考研动机多元化考验招考质量。当前的教育学考研主要是统考,有统一的参考资料和考试大纲,擅长考试的所谓“考霸”往往能获得入学机会,有可能会挤占有专业情感但考试能力不强的学生。这导致“是否有专业情感”在考研竞争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教育学硕士招生中“低门槛、比拼应试能力”等现状,加剧了“专业情感淡泊、学风不浓”等问题,如何避开动机不纯的“考霸”、如何招到热爱教育学科的学生,成为教育学人才培养“起点”处的巨大考验。
三、后果:缺乏学术梦想、自我认知、生涯规划
多元化读研动机的的后果之一是学术梦想不足。考研动机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教育学硕士生“学术目标”的游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呈现出“无欲无求”的状态。当初选择教育学主要是考虑到教育学的门槛较低,比较容易考上;入学之后面临着考博率低、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等现实问题,更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这些研究生虽然入学成绩达标,但却很少有发自内心的对学术的热爱,体现出行动和志趣的偏离。也许他们已经慢慢习惯了“不想学也得为功利而学”,但这样的忍耐和毅力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仅就“改善就业”这一功利目标而言,这样的读研方式,其实很难保证三年后他们就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动机下,他们的求学体验也很难幸福,因为如果不具备学术热情,研究生阶段所必须的大量的阅读、研讨,以及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都可能让他们痛苦不堪。学术道路历来是艰辛和枯燥的,攻读硕士学位并不是“趋易避难”的绝佳选择。总之,读研动机的非学术化,会使个体在读研期间因缺少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产生被动学习、无所适从等问题。学生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而缺少前进动力,进而虚度光阴,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多元化读研动机的的后果之二是自我认知不够。多元化读研动机显示出学生的自我认知缺乏深度和广度。从深层次来讲,教育学硕士生往往受到“文凭主义”的影响,有些同学从一开始就是抱着“镀金”的目的,把读研当做“跳板”而非“目的地”;有些同学考研时还有学术发展的志向,但看到就业难、考博难、学好教育学也难,逐渐放弃了学术理想,把“获得学历学位”当做仅有的目标。这可能是因为家庭中代劳和包办过多、中小学过于关注学业,大学阶段的自我教育仍然未能取得很好的突破,但不深刻了解自己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在硕士生自我认知不够的情况下,高校必须帮助其“补课”,在人才培养的细节方面促进硕士生加强自我认知。比如在学业适应阶段为基础薄弱者提供额外帮助、在分配导师时更精细地分析“师生匹配程度”、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方面更多地考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等等。
多元化读研动机的的后果之三是生涯规划不明。多元化读研动机显示出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欠缺。这要从中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阶段就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使其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需要自己亲自设计和实施,处处模仿他人只会不断迷失自己。大学及各学院的学生管理制度也需要增强多元性,以支持学生追求不同的发展道路。明智的选择要建立在明确的自身定位基础之上,硕士生应该树立正确和积极的求学及择业心态,认识到学历和能力的非一致性。在坚持日常性的全面发展之余,硕士生还需要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实现学业和职业的协调发展。需要强调的是,面对生涯规划的不足,学生之外的其他各方面主体也负有连带责任。应该反思学生在接受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等过程或领域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以至于造成了当前的读研动机问题。制度和环境的改进,会比个体觉悟的提升更值得期待,也更能造福广大学子。
总之,多元化读研动机以院校、专业、工作为中心,虽然符合个体利益,但也导致了终结性,并对招考质量提出了挑战。多元化读研动机的后遗症,主要是缺乏学术梦想、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如果学生为得到学历学位而考研,为降低备考难度而选择教育学,为按时毕业而千方百计投机取巧地应付学业,必然很难拥有良好的读研体验和丰厚的读研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