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古代是如何称呼妻子的, 有哪些叫法

一、尊称。
1.对别人的妻子,一般称:令正、令室、令阃、尊嫂、尊夫人。“令”是敬辞,意思指:善,美好。“正”指正房、嫡妻。古代男子一妻多妾,妻子是唯一的,是正室,因此叫“正”或“室”。阃,也是“室”的意思。为了表示对方妻子优秀品质的赞许,也可称为:贤妻、贤内助。口语化一些,可以称为:兄嫂、大嫂、嫂嫂、嫂夫人。比如:《水浒传》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小说之一,武松称呼潘金莲就是:嫂嫂。
2.对自己的妻子。尊敬妻子的称呼,一般用于夫妻之间,或家庭之中,对外人还是用谦称的多。对妻子的尊称主要有:夫人、娘子、发妻等。
二、谦称。拙荆、糟糠、山荆、荆室、贱内、执帚、内子。拙荆,语出《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梁鸿是东汉初期的大儒,妻子孟光家是大财主,样子丑陋但品德娴淑,甘愿随梁鸿隐居山林,带荆钗穿布裙,“举案齐眉”这个典故说的就是这两口子。糟糠,语出《后汉书·宋弘传》:“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是光武帝刘秀时大司空、宣平侯,深得刘秀器重。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刘秀有意将她嫁给大司空宋弘,便试探他说:人富贵了是不是都想另娶?宋弘一听就明白了,所以就有了上面这句名言。
按照原意,拙荆和糟糠,都是指贫寒但可以共患难的妻子,应是美称。但用着用着,后人便用来作为妻子的谦词。古时妇女地位比较低下,这种称呼虽然有自谦的成分,表示对外人的尊敬,但实际上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口语化的谦称,比如:内当家、内人、妇人、浑家、堂客、婆姨、屋里的,等等。比如:《范进中举》中:“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同时,在古代的官绅之家,往往一夫多妾。《左传·僖公》:“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因此,妾又被称作:如夫人。汉语多有意思,像夫人,但不叫夫人。此外,妾又称妾妇、庶妾、侧室、别室、次室、偏房、少妻、庶妻等等。
三、中性的称谓。体现了女性地位与男性平等,没有性别歧视,也不存在客气,只是表述夫妻关系。比如:妻子、太太,可以说“您太太”、“我太太”等。周朝三母“太姜、太任和太姒”,是周代三位国君的妻子,都十分贤德,后人尊为“三太”,逐渐演化为“太太”。而杜甫在《江村》中写道:老妻画纸为棋局;《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则直接用妻或妻子。

“老婆”这个词现在用的非常多。其实这是一个很老的称谓,也堪称一段佳话。据传,唐朝一位文人,觉得妻子老了,就产生了喜新厌旧的心理。一天,在书房写了一副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老藕”隐喻“老偶”。正在思索下联,这时妻子进来看见了,知道他不安好心,嫌弃自己,于是提笔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新粮”寓意 “新娘”。对仗工整,十分配对。文人看了,十分惭愧。妻子见他已经悔改,就写道:老公十分公道。文人也续下:老婆一片婆心。从此,老公、老婆便流行开来。
四、特称。以上是的称呼是普遍用法,而在古代,因为阶级差别,对统治阶层的妻子还有一些特殊的叫法。比如:皇帝的妻子,以清朝为例,后妃为8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再早,从春秋时期往后,诸侯和君主的妻子也称:小君、细君、梓童。再比如:唐、宋、明、清各朝对一些大臣的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跟大臣的品级一样。
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称呼都这么有学问。当然,其中有些已经过时,或者不具有正面意义,我们应当有选择的弘扬和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