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悟2018(二)——了解一门新的学科
省悟2018(二)
——了解一门新的学科
《论语》开篇讲的就是为学和交友,用梁漱溟先生的说法,儒家是主张乐感文化的。为学和交友是在“不亦说乎”“不亦乐乎”的情境中圆成的。无论你是不是同意这样的说法,生于斯长于斯,多少总是希望在为学交友中得到愉悦的。
有朋友在人生和学问上切磋砥砺的时光,总是值得怀念的。在系统阅读精神分析领域著作之前,我对这一领域的知识都得自身边的朋友。
大三时,一个一起打“帝国时代”的朋友,忽然跟我说要转学心理学,考北师大的研究生(后来不知为什么去了南开)。当时决心下的很足。那阵子,我帮他从图书馆借回了一大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书,用光了我们两个人图书卡的所有借阅册数。
我们那个年代考研究生,一般都是大三下学期准备,他说要打个提前量,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学一些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有个背景了解,毕竟是跨专业。我最初关于弗洛伊德和心理分析的了解,都是在早晨一起去图书馆,或者晚上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断断续续听他讲的。两个理工男在寒冬的哈尔滨,校园昏黄的路灯下,随着上自习或下自习的人群,旁若无人的说着弗洛伊德。直到今天,我都很怀念那时的学习态度。
硕士毕业后,结识了一位吉林大学哲学专业的好朋友,他是研究黑格尔的,本科学的是心理学。荣格、拉康、阿尔都塞、弗洛姆、齐泽克,这些名字、思想谱系还有他们的著作大概说了什么,都是在一次次的闲聊里听来的。他们的思想在国内研究研究和传播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专家都有谁,有什么好的研究著作,也都是那时候知道的。
我有阵子热衷于对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做区分,那些有关区分的分析文字,现在看来多半是幼稚可笑的。心理学是一门差不多每十年就会更新一波的学问,前几年流行的“哈佛幸福课”和这两年在国内火起来的“心流体验”,没多久就沉寂了。从这一点说,如果不考虑国内综艺节目那些混饭吃的“心理专家”,心理学多少以看做是一门知识积累型的学科。
精神分析或许更多的能被看做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有着哲学背景的文化现象。它也更多的介入到诸如哲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八十年代文化热的时候,弗洛伊德的风头一点不比尼采和海德格尔差。即便老先生作古多年,“回到弗洛伊德”这样的口号,也并不仅仅是只有拉康喊那么一嗓子。
在上述意义上,勉强可以说精神分析家并不等同于心理医生,虽然二者在临床层面交集甚多。精神分析家与受分析者,心理医生和受心理治疗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相互关系带来的具体行动策略,都是不同的。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但两者毕竟同大于异。广义的精神分析或者心理学被视作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桥梁。在整个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无论是开创者弗洛伊德还是“回到弗洛伊德”的拉康,其影响甚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产业”。在文化层面上,法拉克福学派的弗洛姆,“保卫马克思”的阿尔都塞,晚近融黑格尔、马克思和拉康于一体的齐泽克,背后都有精神分析的影子。
精神分析的这种桥梁式的“间性”特点实在突出,几乎能够连接所有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毕竟,它们都落脚在“精神”二字上。包括看起来有些过于看重效用的经济学,最近几年的经济学诺奖也几乎都被行为经济学给拿走了。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学领域也是新贵。深入了解精神分析这门学科,或者准确些说,了解这一研究范式,应该说是物超所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