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岭:旗领 奇岭


2021年9月12日

又一次走进永定区岐岭镇下山村的牛牯扑。每一次走进牛牯扑,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深印记,也带给我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牛牯扑,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向往?究竟是什么让我一次次产生心中膜拜?

我可以给出无数种的理由,也可以给出无数个解析。但答案只能有一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站在毛泽东当年住过的旧址,聆听毛泽东当年说过的一句话:我忘不了牛牯扑人民。此时此刻,在我眼前仿佛看见1929年9月17日中秋节那天,面对20倍于我的敌人,在粟裕警卫排和陈洪初赤卫队员的殊死阻击中,一位农民,伏下身子,背起身患重病的毛泽东,沿着羊肠小道,从牛牯扑经白腊坑再到雨顶坪,一路飞奔而去。一路上,这位农民与毛泽东的汗水在一起,两颗心紧紧相连。

后来也有人说,当时为了迷惑敌人,这位农民用倒穿草鞋的办法,躲过敌人的追击。其实我们现在无需去考证。因为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位叫陈添裕的农民,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保护毛泽东。准确地说,是保护他心目中很崇敬的“杨主任”。

其实,毛泽东在永定养病期间,不止一位农民不顾一切去保护他。在来到牛牯扑之前,毛泽东住在一个叫何凹头的村庄,小楼的主人张茂煌、张茂春、张茂荣三兄弟和他们的家属,冒着生命危险承担起站岗放哨、传送情报、送饭送药等任务。后来,毛泽东在离开永定前往上杭时,由赖德轩、孔金梅一家人掩护毛泽东一行。途径合溪时,他们遭到国民党兵追查,一行10多人躲进一涵洞。为了不暴露行踪,孔金梅急用乳房紧紧地捂住了小儿子的嘴巴。毛泽东一行化险为夷了,可是孔金梅的儿子却因窒息而死。

为什么他们会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个操着浓重湖南口音的“杨主任”呢?虽然文献上很难找到答案,但我们只要翻开永定人民革命斗争史是可以找到答案的。那就是他们因看见而信仰,因信仰而忠诚。

虽然那个时候,陈添裕也好,张氏三兄弟也好,孔金梅两夫妻也好,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叫“杨主任”的人是做什么的。但他们首先是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对党对组织的忠诚。第二是他们都是通过土地革命,第一次分得了土地的农民。他们深深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让他们翻身,只有共产党才能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第三是从“杨主任”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一个革命者的坚定信念,看到了“杨主任”是群众的贴心人。

正如党史书上所记载, 毛泽东住在青山下时,经常接见张鼎丞,阮山、卢肇西、陈正、卢其中、曾牧村、谢宪球、陈兆祥、林梅汀等同志,与他们一起商谈贯彻闽西“一大”精神和研究建立永定革命根据地等问题。他还向大家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并亲自指导张鼎丞、阮山、卢肇西等人总结“永定暴动”的经验教训,从而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斗争艺术水平。他还走村串户深入到下山、彭坑、白腊坑、雨顶坪、何凹头等地找群众调查,与当地群众促膝谈心。从这一短短的文字中,让我们看到什么?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即使在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后,依然保持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依然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一句话:领袖来自群众。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是毛泽东的一贯作风,也是作为一个领袖人物的“必修课”。纵观毛泽东革命生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毛泽东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正如今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中流击水》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不少热血青年纷纷争取到国外留学,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时,也有人劝毛泽东一起去。毛泽东回答说,寻找革命道路,的确需要有人到国外去学习,但也要有人留在中国了解中国国情。为此,毛泽东选择留在中国,并写下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及后来在井冈山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尤其在闽西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田会议决议》等光辉篇章,由此也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从毛泽东一生注重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中国革命的早期,没有一个人能够像毛泽东这样了解中国国情,没有一个人能像毛泽东这样了解农民。也许如此,毛泽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在危急关头得到群众的“绝命保卫”。这就是牛牯扑给我们的启示。

从牛牯扑到下山村,我还参观了陈康容烈士纪念馆,陪同的岐岭镇人大主任陈作成介绍了岐岭镇正在打造“红旗不倒  铁打岐岭”的红色文化品牌,也将以下山村牛牯扑红色旧址为主体,打造全国党员干部忠诚教育基地和红色网红打卡地。听着听着,我不由得为岐岭镇党委政府叫好。听着听着,我也不由自主冒出一个新词:岐岭还是旗领?岐岭还是奇岭?

岐岭旗领,岐岭之所以是红旗不倒,铁打的岐岭,不正是因为有共产主义信仰的旗帜在引领?不正是因为有一面面共产党员的旗帜在引领?

28

岐岭奇岭,我不能不为岐岭在中国革命史上创造的奇迹折服。毛泽东在牛牯扑的28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28天里毛泽东的身体无恙了,在这28天里毛泽东一次次脱险转危为安,在这28天里一篇篇指引中国革命前行的伟大著作在毛泽东心中酝酿而成。在这28天后,毛泽东开始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岐岭之“奇”,还在于一个数字:28。我突然想到,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走过的也是“28”。从28天到28年,这或许就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幸运数字。而这一切都源自牛牯扑,源自岐岭。

回望岐岭,一个让一代伟人健康“下山”的养生胜地,一个让一代伟人平安“下山”的吉祥福地,一个让一代伟人胜利“下山”的红色圣地,不知还有多少红色资源等待人们去开发和利用,不知还有多少红色故事有待人们去传承和弘扬。

岐岭,早已不再道路崎岖,山岭重重。因为走出岐岭,已是鲜艳的旗帜在高高飘扬,岭岭有传奇处处有奇迹。

岐岭,旗领、奇岭,这就是我对你的解读和称呼。

(0)

相关推荐

  • 红色吉安: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

    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坐落在井冈山茨坪中心的东山脚下,面临风姿秀丽的挹翠湖.这里原是一栋农民的住房.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茨坪就居住在这里.到1929年1月的一年多时 ...

  • 开国上将李聚奎回忆录里的宁冈朱毛和彭德怀会师

    11月下旬,起义部队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向井冈山进发.这时,红五军已将原来的5个大队合编为3个纵队.其中,第二纵队由黄公略带领,在平浏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第一.第三纵队是红五军的主力,由彭德怀.滕代远率 ...

  • 红色摇蓝井冈山行

    红色摇蓝井冈山行 鲁   继 向往红色革命的摇蓝井冈山,是心中多年来的一块积痞,特别是读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 ...

  • 吴德光:闽西执着的红色基因传承者

    吴德光:闽西执着的红色基因传承者 □詹鄞森 吴家复 "不要叫我党史专家,我也是一直在学习中--" 近日,56岁的吴德光在永定区主讲<信仰的力量,红色闽西1926-1937&g ...

  • 第一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 (1927.8-1928.3 ),五、边界三县红色政权的建立

    五.边界三县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茶陵工农兵政府的成立 象山庵会议后,边界出现战机.国民党新军阀李宗仁对唐生智发动战争,湖南敌军大部卷入:茶陵敌军亦己调离,城内防守空虚.毛泽东和前委决定乘李.唐开战之 ...

  • 寻访红色万安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满怀崇敬之心,踏上一方热土,今天,带您去寻访红色万安. 千里赣江纵贯江西,流经万安九曲十八滩后,在与遂川江汇合的地方豁然开朗,形成了一湾宽阔的江面,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罗塘湾. 大革命 ...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以下视频来源于 经济日报 "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实施后,群众欢欣鼓舞,热情高唱. "没收一切 ...

  • 莫负时光 踏秋出行丨永定周末游 接受红色革命圣地洗礼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峥嵘岁月,百年赤子之心.回首过往,追溯历史,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强大的政党而骄傲.在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重温党史,在红色之旅中忆苦思甜,传承红色精神. 永定红色精 ...

  • 红四军的创建与发展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追根溯源,探寻人民军队定型的过程,就必须 ...

  • 第一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 (1927.8-1928.3 ),三、茅坪安家与创业奠基

    三.茅坪安家与创业奠基 1.茅坪医院的建立 工农革命军进山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安置伤员,创办医院. 当时,工农革命军从秋收暴动以来伤病员很多,一直随 军行动,未得治疗.部队进驻茅坪后,在宁冈党组织和 ...

  • 毛泽东与第一红色政权:这个县级工农兵政府处决劣绅,帮农民翻身

    毛泽东与第一红色政权:这个县级工农兵政府处决劣绅,帮农民翻身 毛泽东首创的第一红色政权,是一个县工农兵政府,并成为一面旗帜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经过遂川县的营盘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