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三地聚金都,回归本源融万象
明天,轩源专程从南城过来与圆通、蒲谷子、慧明一聚,那会是如何精彩呢?小珠在期待中入梦……
早上七点多,轩源电话来了,他坐七点的班车,已在途中。
八点三十分,蒲谷子、慧明、杰哥、小珠几人坐上兴隆的小面包车去接轩源。
当几人停好车,匆匆赶过马路,轩源已出了站在路边等候了。
远远的就见到他健瘦的身影,肩上随意挎着背包,背朝着几人往另一个方向张望着。
小珠赶快两步过去喊“师父!”,轩源回头望见:“小珠!”
蒲谷子、慧明他们就也来到跟前:“师父!”、“师父!”寒喧问候中,大家拥着他回到车上,开往金都酒家。
待几人在酒楼大厅落座,兴隆即返回圆通住处,接圆通、师母及两拳友过来。
趁这时,轩源与慧明、蒲谷子交谈,三句不离拳。
谈话中,轩源把一份手稿从背包里掏出来,递给蒲谷子:“这段时间,我因家里事多,很难出来和大家一起打拳,但我没有沉闷,利用这时间沉思,把过去几十年的学拳经历,从简单的追求到对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思考,写出这份纲要,还不完整,慧明、老蒲你们看看!大家要继续思考,继续补充。”
蒲谷子已接在手里,静默不言地心读。
小珠走过去瞧一瞧,两张A3纸拼成一张,上面画着一个大表,表格里密密麻麻地填写了内容:关于多极、太极、无极,它们的属性它们的状态,它们存在的形式:物质方面的,思想方面的……从繁复纷芸的现象中寻根问本,理解本源,回归本源再融入纷芸万象……在这循环体系中不断修合自己的身心,合乎自然,从而感受道体的恢宏,生命的美妙;宇宙的苍茫,生命的渺小……
小珠看着纸张上熟悉的笔迹,笔划流转着他的思绪,字字似乎都有灵性而跃立起来。久远深厚的古老东方文化,就是轩源的信仰吧?他把它们放置在他的生命宝塔的顶端,揣摩默识,念念不忘!
未及仔细阅读,兴隆领着圆通,师母来到,两拳友陪同,轩源即离座迎前与圆通握上双手。
这是轩源与圆通第一次见面,彼此却没有陌生的感觉。有蒲谷子的牵线,有之前的沟通,有轩源、圆通,蒲谷子、慧明对太极理念由衷的追求,37与108,在金都小镇有了这次交集!
没曾想,眼前这一切,源自五年前的一个心愿,且这个心愿,早在不知什么时候已播下;
没曾想,眼前这些人,缘自同一个心愿,且这个心愿,也许早在千百年前已注定;
没曾想,凝聚着彼此的这个太极缘,跨越年龄、地域、职业……把鹏城、南安、南城的同门相聚在此地。这是多美妙的相聚!
“太极,只是接近无极的状态,还不是究竟的。知子复归其母,知太极,还要知无极。要知道太极从哪里来,这个就是太极的本源问题。”轩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畅谈起来。
“拳论开篇明义第一句: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那么这个无极是什么?老子说,是道,无形无状的空虚状态,所谓空虚状态,是指它不依赖于能量和物质的形态而存在,是以积极的信息态形成`冲`而妙用无穷的存在。”
“太极态即是由无极态向多极态转化的分化状态,正处于天地将开未开之际,宇宙及万事万物孕育之间,所以它的形态属性可用阴(物质)阳(能量)表述,其时阴阳互变,此消彼长,以升降、开合、动静、主次……等运动形式不断地矛盾、运动、发展、变化……这是在无极信息的主宰下进行的,其矛盾的两个方面,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此为阴阳互抱,不能分割。”
“而我们所面对的,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多极世界。多极之母,是为太极,再归根究源,太极之母源自无极,或曰道。“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多极,多极世界的一切,都是道体的显现。”
“因为物质是以极性方式存在,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随之而生:好与坏、美与丑、强与弱、刚与柔、兴与废……等等。”
“极性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主观大于客观,有为多于无为。认识不到本源,我们很容易迷失于一个又一个的人为标准,追求极性的力量、速度、技巧……”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求拳一生,求得残破的身心,辜负了珍贵的人生,抱憾而去。”
“所以要从极性世界中,从事物矛盾的两方面,逐渐寻求它的平衡点,将极性的思维慢慢通过觉知修为走向太极思维。身与心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从自我、力量、技巧走向和谐、宁静,包容,达到身心如一,主客一致,表达出太极拳阴阳平衡、相生互济的和谐美妙……”
“阴阳平衡、相生互济,这是太极态的思维,但它仍是有极性的,是隐极性的思维方式。因为太极态处变未变中,似有似无里,若隐若现间……一旦变化,它即发展出现极性,所以感悟到太极态还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从这种高度矛盾对立,转瞬即逝的这么一个状态中,感悟到深远的虚空,那才是太极的本源,或曰本体。”
“本体先于天地而生,不以任何事物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切行它的茫然虚空的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没有主客、内外之分,主客浑然一体,内外一统,无外无别,究竟一相,了无差异。故无时空、生灭、人我、男女、大小、方圆、高低、长短等等极性观念。”
“那是不是空空而无呢?不是,是在这虚空中,已包含所有极性所表达的物质、能量、信息,只不过未曾显现,是虚无妙有。”
“所以,用非极性的思维方式,最接近宇宙真相,最接近圣人智慧。”
“从本源看世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理解一些道理,解脱一些烦恼,得到一些智慧,放下一些执着,练就一颗大自在心,如此而已!学拳练拳,不是求有为的东西、世俗的标尺,而是在练心,练自己!”
“若要达至此,修为不断有:向圣人学习,向经典致敬!要明白人心为危,道心为微;不断忏悔,吾日三省吾身,惟精惟一;对天地万物充满感恩之心;转识成智,不能耍小聪明,人要有大智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是道的体现,人效仿道体的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状态,了解道体的属性,它所体现的不同的外相和功能,时时、事事都向体、相、用一如的层次感悟……”
这是轩源历经几十年的学拳身心经历,以大表概述,籍这次南北知遇,交到几人手上,希望大家正心态,知本源地去追求太极拳的妙境,而不只坠迷在形相法术中。
窗外晨光流转,日影东斜。窗内众人神思逐浪,浪奔千里,一时忘却当下所在。
“轩源老师,您这是以太极拳阐释儒释道之文化精粹!”圆通看着表格,沉思一会,敬佩地说。
“圆通老师,学拳就是学文化呀!”轩源笑。
“老蒲!你怎么看?”轩源转向蒲谷子。
蒲谷子往櫈背一靠,举起手摸着脑壳:“我需要一点时间好好想想……”
早茶后一行人到拳友家。
话不宜长,轩源不待坐定,就讲起了拳。
说事物皆有核心,太极拳也是如此。太极拳的核心,强以丹说之。而丹只是比较接近本源而已。
丹在拳架中如何体现,丹在推手中如何效用……轩源不断以拳架,推手为辅,加以强调,加以表达。
他以搂膝拗步、野马分鬃,说中轴,说中轴角度的变化;
以揽雀尾,斜飞式,说动作的摸无极球壁,说引进落空的原理,悬浮的原理;
以高探马、分手分脚的轻灵,说运动中的能量分配,推手中的能量分配;
以单鞭、云手、海底针为例,说太极拳的四个关系:升降、开合、动静、主次;
以起势,说意,说轻,说静,说松,谈舍力大法;
以云手,大斜飞,说虚。当轩源将自己虚掉时,任人如何摸他,都如摸着个皮影,不知觉中自己失了重心,轩源顺势一带或一捋,人就乖乖一边去。
大家看着轩源神来一脚,或出意之手,连一向淡定的蒲谷子在轩源手中被轻易地或拿或挪,看他们来回间,总惹出一片笑声,大家玩得很开心。
轩源与圆通找体感,指出应走的方向,现存的滞点。圆通悉心听课,两人互动频频。
只是时间紧迫,短短一天里,要把108的理论和实际操作都做到,信息量非常大,小珠觉得脑子嗡嗡的跟不上,幸而留下影像资料,日后需不断地返看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