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强的医馆,成绩都不会太差

今天凌晨刚结束11天跨越5省的差旅回到深圳,走访调研、参会学习,这样的工作节奏已持续三年,除了有时体能有点跟不上,更多的感觉是自己每天都在成长。

近三四年,我们实地走访调研了全国24个省市地区的上千家中医馆,以及中医药大学、公立中医院和中药材市场。早期调研一个省,只会到访省会,逐渐调整为平均每个省到访三四个城市,工作越细意味着时间投入越大,收获也越大。

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一是作为非典型新媒体机构,得到了业界乃至官方的认同;

二是收获了一批真正干中医的战友,不再孤单。

截止目前,长城医馆学院已有300余位校友(不含线上e课堂)分布在全国28个省,每次出差,只要时间允许,我们都会尽量去拜访附近的校友,长城校友就像一个一个的加油站,为我们补充能量。

走访的多了,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往往当地最具实力的医馆要么是长城的同学,要么是长城的老师。

其实全国类似的中医馆经管项目远不止长城馆长营一家,我们的学费标准中等,又没有权威机构背书,甚至取名也“土”:“我一个董事长总经理去参加“馆长营”?派个基层馆长(店长)参加就行了。”

也常有朋友问起:长城的老师凭什么会把多年的实践经验无私分享给同行(学员)?游学的医馆为什么愿意向这么多同行(学员)开放?医馆的优秀之处让患者知道就行了,为什么要跟同行们分享?

而且以长城的标准,授课老师和游学医馆不仅在当地优秀,且具有全国范围的代表性。

这些问题也曾让我困惑,按上面的逻辑,好像长城医馆学院没有存在的基础。但当我与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深入交流,发现一个朴素的道理:同气相求。

左起:长城王中华校长、校友杜万全堂董事长杜涛

昨天在西安顺路拜访了校友杜万全堂,倍感亲切的是医馆墙上这句“为中医药之崛起而奋斗”,当长城的使命变成校友们的使命,我想这就是“同气相求”吧!

同行一定会是敌人吗?当你格局够高时,他完全可以是你的战友。

讲过课的老师都有类似体会:当你感觉与平台、观众气场一致时,你可以毫无保留地分享;当你感觉气场不一致,哪怕原先答应的分享也不愿多讲。

好课程是长城医馆学院唯一存在的理由。

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发掘业界最具发言权的诚心正念的实战派老师。

长城的同学呢?学习力才是最强的竞争力,学习力强的医馆,成绩都不会太差。

同气相求,高度的价值观认同,才逐渐形成了这个互帮互助的良性生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长城医馆学院  王中华

2019年7月8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