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山五显古庙

昆都山五显古庙,位于广东佛山三水区三江汇合的金本昆都山脚。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重修。五显庙为南方乡村供奉‘’五圣‘’,即‘’五显公‘’的庙宇。相传唐代已有香火,宋代加封至王。该庙为硬山顶,抬梁穿斗式梁架结构,瓦脊灰雕花鸟山水,墙面有壁画。庙门左右有两幅石刻对联。庙前麻石台阶,由江边砌筑到庙门前,气势雄伟状观。五显庙是广东省仅存的供奉五显公的庙宇。2006年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昆都山五显古庙的建庙原因,历来有多个故事版本。其一,为敬奉粤剧祖师爷华光而建。其二,为镇江而建。三江汇流之处是各种船只过往频繁的要道,也是江水很深的地方,修庙是为了保佑船只和人的平安。其三,为纪念五显神惩治恶鲶而建。古时有一只巨大的鲶鱼常游入西江危害百姓,有一天恶鲶正准备发大水,正好五显神路过此地,其中三眼华光,用神光将恶鲶罩住,恶鲶再也未能出水面惹祸。其四,为纪念五位青年好汉而建。在很久以前,佛山一带有五个青年英雄好汉结拜为金兰兄弟,他们嫉恶如仇,除暴安良,刚正不阿。后来由于他们的名气越来越大,在百姓中传得越来越响,于是参加五青年组织的反抗队伍的人就越来越多,此事引起了朝庭的极度不安,于是便派兵镇压,五青年因此而牺牲了。后来百姓为纪念五位英雄的恩德,便为他们建了庙宇并塑起佛像,奉为真神。开始称为“五神庙”,附近和周边的乡民都来祭拜他们,烧香叩头,祈保平安。“心诚则灵,金石为开”,这五神庙甚是灵验,求儿得子,求财得钱,求偶天作合,避祸而得福,化险而平夷。一时消息又不径而走,来朝拜的人又接连不断,香火鼎盛。五神庙名闻遐耳,十分显灵,因此又得名“五显庙”。
↓临江而建的昆都山五显古庙。





↓五显古庙正殿两旁的小殿。


↓五显庙,三间一进,前有拜亭。硬山顶,抬梁、穿斗式混合架梁结构,屋脊灰塑花鸟山水,墙有壁画。拜亭歇山顶。






↓庙门的门楣上刻有‘’五显古庙‘’四个大字,上款刻:道光已亥冬。门头上方的壁画为《燕山贵子》图,其上的题款有‘’民国三十七年春末重修黎耀山‘’

↓大殿正中供奉五显华光大帝,左侧供奉华佗先师,右侧供奉金花夫人。

↓大殿左边的神像。

↓大殿右边的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