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青铜短剑
年代:春秋.战国 青铜短剑长 26.5厘米 X
年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221年){距今约2500年左右}
【名称】:青铜短剑
【类别】:青铜器
【年代】:春秋-战国时代
【文物原属】:春秋-战国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春建*私人收藏
【简介】:此青铜短剑全身布满绿锈,剑把处和尾部布满细碎花纹,剑把首端有两个平面凸突,状似金鱼的眼睛...长剑用于祭祀或者战争,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和佩戴,短剑用来防身,但在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打算暗杀吴王僚时,短剑的另一个妙用却发挥到了极致,藏在鱼肚子里,伍子胥推荐专诸作刺客,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即鱼肠剑,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鱼肠剑,一名鱼藏剑,据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
br> 《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即祭祀;戎即战争。古人将祭祀和战争比作国家最重大的两件事。青铜剑起源于西周,盛行于东周,汉代以后始被铁兵器取代。东周盛服剑之风,上至天子,下至诸侯、百官、贵族无不崇尚佩剑。战国著名诗人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其赋《九歌》道:“抚长剑兮玉珥,鏐锵鸣兮琳琅。”在礼制森严的周代,剑为社会中、上层阶级所拥有。军队中,一般士兵主要使用戈、戟、矛、钺等兵器,军官始能佩剑。可见在先秦时期,剑既是防身之利器,亦为身份地位之象征。青铜剑,是佩带的手持短兵器。佩剑不但可防身,而且也代表了佩剑者的等级身份,并炫耀富有。《考工记·桃氏》记士阶层由于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层次区别,因而佩剑的尺寸与重量亦有不同的规定,谓之“上制上士”、“中制中士”、“下制下士”,这也就是《左传·庄公十八年》所云:“各位不同,礼亦异数。”《史记·吴太伯世家》记吴国公子季札挂剑的故事,公元前544年,吴国季札出使中原,路经徐国。徐君对季札佩带的宝剑,心里羡慕。季札考虑到出使的需要,暂时就没赠送。季札出使完毕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于是季札“乃解其宝剑系徐冢树而去”。从这一故事可以看到,季札在出使中佩剑,不但可防身,而且佩剑也是身份与地位的标志。
剑作为近距离格斗兵器,既要有强的硬度,又要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对青铜的冶炼技术要求很高。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冶炼技术之精,合金成分配比之巧,几乎代表了先秦时代青铜冶铸的最高水平。古人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锡在青铜合金中的重要作用,铜多能增强韧性,锡多则能提高硬度。
青铜剑采用范铸,通常要分二次合范铸成。先以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铸成剑身,使剑身坚硬、锐利;经磨削开刃后,再将剑身与剑柄进行合范铸接,剑柄采用的是含锡量较小的青铜,以增强剑体的强度和韧性,格斗中不易折断。如此铸造的铜剑,不仅能最大限度发挥战斗性能,而且入土千年而不腐蚀。
青铜剑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称。剑身前端称“锋”,剑体中线凸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从外的刃称“锷”,合脊与两从为“腊”。剑把称“茎”。茎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茎和身之间有的有护手的“格”,格又称“卫”(璏)。茎的末端常有圆形的“首”,首又称“镡”。茎上有的有圆形的“箍”。茎上常以绳缠绕,绳称为“缑”。剑鞘也谓之“室”。短剑也称“匕首”。考究的青铜剑的首与格等常以玉质作成,这种剑,一般则称为“玉具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