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拔管:操作有风险,拔管需谨慎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本文总结了PICC拔管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被广泛应用于化疗、肠外营养、中长期静脉输液等治疗。当治疗结束或留置期间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时,需要将PICC导管拔除。
视频分享
患者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在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后医嘱予拔除PICC导管。
拔管前患者有各种担心:拔管会不会痛?拔管会不会出现意外?等等。拔管后患者觉得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拔管视频:
看完视频,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PICC拔管的操作流程
1.医嘱核对:患者治疗结束不再需要经PICC导管进行静脉治疗,医生开具拔管医嘱,拔管前签署拔管知情同意书,充分与患者沟通拔管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患者理解并同意后再进行拔管。
2.物品准备:治疗巾1块,非无菌手套1副,消毒用品,无菌换药包1个。
3.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或头高脚低位(有禁忌证者除外),置管手臂低于心脏水平。若导管出口与患者心脏同一水平,气体会通过皮肤隧道与静脉通道口进入血液循环,增加空气栓塞的风险。
4.皮肤消毒:揭除透明敷料,按常规消毒皮肤(酒精+碘伏),去除皮肤上的残胶。
5.缓速拔管: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右手缓慢向外平拉导管,每撤出导管3 cm停顿一下;遇到拔管有阻力时可变换肢体体位,但不可蛮力拔管,以防导管断裂遗留体内;当体内导管还剩5cm左右时,左手用纱布或棉球轻压穿刺点,拔出导管的瞬间迅速用纱布/棉球封住穿刺点,以防空气随皮下隧道进入血循环,引发肺循环空气栓塞。
6.按压/评估嘱患者继续按压穿刺点5~10min,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观察穿刺点无出血后,再次碘伏消毒穿刺点,用伤口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7.导管评估:PICC导管在拔除后需要评估导管的长度,导管是否有缺损、损伤、断裂,以及头端是否完整等,并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有个别患者担心将部分导管遗留在体内。
8.患者宣教嘱患者24h后揭除敷料,拔管肢体勿浸水,洗澡时给予妥善保护,告知患者如发现皮肤发痒、穿刺点有疼痛、肢体肿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拔管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看完视频及流程介绍,大家是不是觉得拔管很简单呢?对大多数的带管患者来说,拔除PICC导管还是比较容易的,操作过程中让患者放松,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
但在拔管过程中,也会遇到导管断裂、拔管困难等各种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在拔管前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笔者所在科室在2018年曾经遇到一个拔管困难的患者(见下图),责任护士在拔管过程中遇到阻力,每拔出2cm导管就会往内缩,在拔出大概10cm后就不能继续拔出来了,后来我们停止拔管,局部覆盖伤口敷料后去DSA室请介入科医师协助拔管。
最后,经导管置入导丝,在穿刺口用手术刀片扩皮,最后才将导管拔除。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PICC拔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估穿刺点是否有感染,若穿刺点有疼痛、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暂缓拔管,应先处理感染,以防拔管时细菌随导管移动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
2.评估是否有赘生物包裹外露导管部分,若有此种情况,应备扩皮刀,拔管前先扩皮,以防因皮肤上皮细胞增生包裹导管致拔管困难。
3.评估导管走向的静脉有无条索状改变、压痛,肢体肿胀、表浅静脉怒张或患者有无肢体沉重等情况,如发现上述情况警惕是否血栓形成,应超声探查血管后再拔管。
拔管后见PICC导管外纤维蛋白鞘形成
4.拔管前做好导管断裂体内的应急预案,一旦导管断裂,应紧急肢体制动,腋窝处扎止血带,排胸片确定导管位置;通知介入科采用抓捕器取出断管。
参考文献:
[1]张欣,朱玉欣,等.肿瘤患者 PICC 拔管各种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9,41(2).
[2]国家卫生计生委.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国护理管理,2014,1(1).
本文作者:董明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