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板砖揭开西方考古造假的谎言04
文 伟哥
七、拱券技术和穹窿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6月 p69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2009年8月 p33
从战国、西汉到东汉,墓室结构由梁式的空心砖逐步发展为顶部用拱券和穹窿,解决了商朝以来木椁墓所不能解决的防腐和耐压问题。当时拱券除了用普通条砖外,还用特制的楔形砖和企口砖。发券的方法,或用单层券,或用双层券与多层券。每层券上往往卧铺条砖一层,称为"伏"。这种券和伏相间的方法,为后来砖券与石券所普遍采用。不过这时砌砖的胶泥还未掺入石灰。在房屋建筑中,砖材多用于台基和墁地,间有用于贴墙或用于墙壁加固的。
石料的使用逐渐增多。从战国到西汉已有石础、石阶。东汉时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石祠、石阙和完全用石结构的石墓。这些建筑上多镂刻人物故事和各种花纹。刻石的技术和艺术也逐步提高。
--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6月p65~p71
这就是从战国到两汉期间的砖室墓发展情况,这里有两个地方值得重点说明。其中一点是随着冶炼技术的提升,将铁进一步提炼,出现了钢。因为钢比以前的铜和铁更为坚硬,所以,钢的出现,使得坚硬的石料加工和雕刻变得可行。之前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不单是建筑材料,就连其他殉葬品,都是用陶土烧制,比如画像空心砖,比如著名的兵马俑。之所以用陶土烧制,主要是青铜的硬度不高,无法对硬度较高的比如玄武岩、花岗岩、大理石等岩石加工。所以,只能用容易制作的陶土烧制各种殉葬品或建筑材料。而到了西汉,随着钢的出现,各种硬度较高的岩石加工就变成了可能。于是,石料加工逐渐多了起来,跟砖相结合,形成新的砖石结构建筑模式。
其次,因为砖的出现,砖的规整和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特性让建筑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因为砖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所以,就出现了企口砖和楔形砖。尤其是楔形砖的出现,从而发明了后来建筑史上风靡全世界的拱券建筑技术。拱券技术的发明,突破了之前房屋空间的限制,可以使得室内空间向更高、更大、更宽敞的方向发展。同时,这种技术的发明,也增强了建筑物的抗压能力,使得建筑变得更加稳固。比如拱形桥就是利用拱券技术,不但大大方便了道路交通,同时,拱形桥也解决了既能两岸通行,又不阻碍河里船只通行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拱券技术的产生,主要是楔形砖的出现。在早期没有灰浆的情况下,墓室的砖之间只是靠在一起,并没有用灰浆凝固。但是到秦汉的时候,人们开始使用湿泥或灰浆来封堵砖之间的空隙,同时也加强两块砖之间的粘结度和稳固性。有了这个技术之后,墙体就开始可以修筑得高大,然后向上突破。这时,楔形砖的出现,使得拱券技术的出现才能成为可能。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它必然是在新的器材、新的生产方式出现情况下才会出现。自古以来,没有哪项技术是一拍脑袋凭空飞来的。拱券技术是要在不用传统支撑方式的空中建造一个跨栏。不用其他支撑物而靠两个不接触的墙柱通过自身弯曲的方式在空中造出一个跨栏,这种设想本身就是天才级别的。如果采用之前的建材,显然不可能做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先人发明了"楔形砖"。他们利用"楔形砖"两头大小不一的特点,同时利用硬性材料挤压不变形的特点发明楔形砖,并且利用楔形砖的特点发明了拱券技术。所以,楔形砖和拱券技术的发明,也是建筑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没有楔形砖,拱券技术也自然不可能发明。没有拱券技术,也就没有后来的相关建筑。正是顺应技术发展的规律,拱券技术扩充了墓室的空间,也让砖室墓变得更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在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汉代有了巨大进步。战国时创造的大块空心砖,这时大量出现在河南一代的西汉墓中。西汉时还创造了楔形的和有榫的砖,陕西兴平曾发现这种砖砌的下水道,在河南洛阳等地还发现用条砖与楔形砖砌拱作墓室,有时也采用企口砖以加强拱的整体性。当时的筒拱顶有纵联砌法与并列砌法两种。到了东汉,纵联拱成为主流,并已出现了在长方形和方形墓室上砌筑的砖穹窿顶。穹窿顶的矢高比较大,壳壁陡立,四角起棱,向上收结成盝顶状。采用这种陡立的方式,可能是为了便于作无支模施工,同时可使墓室比较高敞。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2009年8月 p32
从建筑材料方面来说,砖的出现,将夯土筑墙逐步淘汰;板砖的出现,将空心砖、画像砖逐步淘汰;而从建筑技术上来说,楔形砖的出现,从而发明了拱券技术。这些发明,从它们诞生的时候开始,在今后的几百年间,逐步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建材和建筑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一直沿着两条线路进行,他们分别是夯土-砖石建筑和木建筑。前者最初是夯土筑墙,夯土建房,后来随着砖的出现,砖逐渐取代了夯土成为主流,同时跟石头相结合演变成砖石结构建筑。而后者的主要建材是木,演变成木结构建筑。在漫长的建筑史上,这两种建筑风格分别按照自身的主线发展、演变。而其中又相互交融,相互借鉴,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一道奇特的风景。本篇主要是讨论砖的起源、演变,所以木结构建筑就不予讨论了。
要说板砖的兴盛时期,还是在魏晋南北朝。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轨迹下去,板砖从地下墓室走上地面,成为千家万户的常用建筑材料还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但历史总是会带给人一些惊喜与不同,在经过了两汉的地下墓室发展之后,板砖最终还是走上了地面,成为建筑材料的霸主。这一切,得源于一件文化上的大事--佛教的传入。佛教的传入,给了板砖一个在地面上兴旺发展的契机。
八、板砖第二次普及--佛教的兴起
那么佛教的传入给了板砖什么契机呢?这一切,需要从佛教的传入开始。不过这里并非是佛教考证,所以,我这里也就长话短说,将佛教传入后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做个简要说明。
关于佛教的传入时间,历史上也没个定论,有说东汉、有说西汉,也有说秦朝,还有说春秋战国云云。其中大部分说法皆起源自佛教徒之口,教徒说话向来都没几句真话可言,而且这些人的时代还很靠后,所以更加不可信了。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来看,佛教在东汉时期已经传入中国还是可信的。只不过那个时候属于进驻、发展阶段,信奉的人不多,影响不大。到三国时代,已经开始在社会上有点名声了。而最重要的时代还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里稍微做个介绍:
西晋时期:西晋王朝,为公元265年-316年,建都洛阳,共51年统治时间。期间,佛教徒主要活动地点在敦煌、洛阳、天水、长安、嵩山、陈留、淮阳、相州、广州等地,或翻译经典,或弘传教义,或从事其他佛教活动,因此佛教比起前代来有了相当的发展。
其中,著名佛教徒如竺法护、安法钦、法立、法炬、无罗叉、竺叔兰,梁娄至,帛远、聂承远、聂道真、支法度、若罗严等人从事翻译佛经供三百三十三部。竺法护早年跟随他的师父竺高座携带一百六十五部佛经奔波各地,边传教边翻译。另外还有其他诸多佛教徒也翻译了许多佛经,一时之间,大量佛经让佛教在中国的声威壮大起来,直接威胁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地位了。
同时,因为大量的佛经翻译和佛教的宣传,使得当时从西域有大量的佛教徒涌入中国。于是,佛教徒居住的寺院也逐渐多了起来。相传西晋时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的寺院一共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法琳《辩正论》卷三)。虽然这个数字有点夸张,但也可以揣测当时的规模了。
东晋时期:东晋王朝,为公元317年-420年,建都建康。东晋的佛教传播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这方面的原因是很多的。其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不过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行为就是大肆兴建佛寺,其中北方佛教的佛图澄在石赵所兴立的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其他政权兴建的佛寺加起来,那就更多了。
南北朝:南北朝,为公元420年-589年。在紧跟东晋的井喷式发展之后,佛教迎来了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就是南北朝。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教徒遍布大江南北,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权下都是地位显赫,身份尊贵。甚至每个君主身边有个高僧相伴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标配。就跟黄易的小说《覆雨翻云》里出家人的情形差不多。
既然佛教有如此高的地位,那么佛教建筑的兴建情况就相当可观了:
关于北魏佛教的发展情况,《魏书·释老志》记载孝明帝时,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僧尼二千余,""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人"。至东魏末,其寺达三万有余。唐杜牧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仅是建康一地的写照。
从南北朝开始,宗教建筑便成为仅次于宫殿建筑的主要类型,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大大超过了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2000年1月 p40
经三国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兴建佛寺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建筑活动之一。南朝首都建康就有五百多所佛寺;北魏统治范围内,在正光(公元520-524年)以后有佛寺三万多所,而北魏的首都洛阳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佛寺。不仅在城市中,广大的乡村也建造很多寺、塔。当时主要的寺、塔和石窟多数由国家主持修建。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6月p87
东晋开始,就大肆修建佛教建筑,除了寺院之外,佛教最出名的建筑就是宝塔了。当时修建的寺院没有留存下来,但是宝塔倒是留下来一些。所以,这里就以宝塔来说。
当时修建宝塔,大致有三种材料:木、砖、石。这三种建材当中,石头是加工最为困难的,所以,石塔并不很多。木塔难以保存,直至现在,保存下来的木塔无一座。相比之下,砖塔建造最为便捷,又能长久保存。同时,从先秦到两汉以来,几百年的墓室建造历史又给板砖的建造使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两汉时期,尽管板砖拥有很成熟的建造技术和丰富的建造经验,但为什么一直无法普及呢?我认为这大概是两汉时期对建筑物过份追求美的奢侈风气有关。因为对美的过度追求,所以,势必要对建造材料进行美化的修饰,其中画像砖就是典型的代表。在砖上额外的图画,这不但增加了砖的制造成本,同时又增添了材料的损耗度。所以,无论是大型的空心砖还是小型的板砖都只能用在那种不计成本的墓室,无法在民间得到普及。
而佛教建筑的兴起则不然。南北朝时期,因为连年的争战,过度的杀戮,使得中原地区人口锐减。杀戮过后,统治者为了求个心安,所以也支持佛教扩建寺院。而宗教本身就带有一种狂热的追求,所以,当时佛教寺院的扩建已经达到一定疯狂的程度。这样一来,减少的人口和稀缺的建筑工匠已经无法满足过度扩建的寺院。所以,就只能压缩建造难度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板砖就被剔除了美化功能,纯粹作为建筑材料使用,这就是画像砖的逐步退出和素面砖的兴起。素面砖的兴起,使得板砖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其便利因素得到了挖掘。而宗教做事向来是疯狂加不计成本的,只要一有某种倡议,众教徒就会相近千方百计办到。而且宗教向来也不缺钱,尤其是佛教的敛财手段非常先进,他们发动宗教攻势,向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化缘,所得钱财难以想象。有钱而且还有朝廷的支持,那么建造寺院采用烧制板砖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佛教算是将板砖在地面上的运用进行了第一次推广普及:
汉代条砖的大小虽有不同,但其长、宽、高的比例已近4∶2∶1,可分成大小二类,小条砖的尺寸已与现代砖的大小尺寸相近,可见汉代的砖墙砌筑技术已有一定经验积累。
……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已经用小条砖作为建筑材料。秦汉时期,砖材用于地面建筑的仍然不多,但已较多地用于地下的墓室。从东汉开始,用条砖建筑墓室已发展到全国各地,为适应砖结构及施工技术的需要,砖块规格逐渐趋向于统一标准。当时在各地建筑活动中,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许多不同的砌砖组合形式,但这一时期对于砖墙墙体构造同砖建筑的整体结构还在摸索阶段中,方法比较原始。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如何使垒砌墙体的牢固与稳定已有所认识,便对墙体结构采取了许多增强整体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2000年1月 p167~p168
到这个时候,随着佛教建筑不断的扩建,板砖在地面上的应用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了。不过,这个时候的板砖并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产业化,所以成本依然很高,就算去除画像功用之后的板砖,也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的。所以,当时的民居主要还是夯土墙、木墙或者混合材料的墙体。据考古挖掘,唐朝著名的大明宫其宫墙除了转角处表面采用包砖外,其他地方还是采用版筑夯土垒筑。这点会让很多人跌碎眼睛,影视剧里那么高大上的大明宫竟然是夯土墙垒筑的,他们一直以为是砖墙呢。实际上夯土墙并不像你们想象中那么掉份,除了不耐水之外,夯土其实比很多建材还要结实。皇家使用的夯土里面还要掺合其他材料,其坚实程度远比现在的普通水泥要强得多。当然,宫殿还是用木架构建筑,这是一贯的传统。
连皇家的宫墙都是用夯土建筑,民间普及就更不用说了。可见,用板砖筑墙普及到民居还需要时间。所以,那时候的地面建筑能够采用板砖的除了寺塔之外,其他使用的大概也只有不需要计算成本的公共建筑。板砖好使,但是制作颇付功夫。在没有流水线生产的当时,每一块砖头都是人工制模,然后晒干,最后还要垒窑烧制,过程复杂,而且难度颇大,普及并不容易。所以,只有到宋朝,制砖技术和制砖规模开始有了提升之后,制砖成本开始下降,民间砖墙才开始普及:
到宋元时期的地面建筑,砖墙内外皆用平砖顺砌,但在墙体中间必加"暗丁"搭接,联成整体。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p172
到隋唐时期,好大的宫殿、苑囿、府第、寺塔等的营建工程,对砖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砖窑体积扩大,窑室增高,从"横焰窑"演变为"倒焰窑"。唐宋砖产量的上升,一方面象砖塔之类的整体砖构建筑增多了,另方面也使木构建筑的山墙、槛墙逐渐以砖代土。
到明代,官手工业所控制的砖瓦生产已形成大规模生产优质砖的窑区,各窑区生产有明确分工和例定产量。如苏州窑专造细料方砖,武清窑专造城砖;规模最大的临清窑,早期承造城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和方砖,后期则集中烧成城砖、斧刃砖。规定每年烧造城砖一百万块,斧刃砖四十万块。这些庞大数量的官砖,都通过大运河,大部分由粮船带运,小部分用民船运,千里迢迢运到北京。产品之精,生产、运输规模之大,是很惊人的。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p249
一直到明朝,因为朝廷官窑的烧制,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使得板砖从从最初的墓葬走向佛教寺院,在经过唐宋的过渡期之后,明朝的板砖正式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民间老百姓也用得起的建筑材料。至此,板砖终于显露了建筑霸主的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建筑界,成为建筑界最受宠的建筑材料,一直到今天,板砖依然是最主要的建材。
九、地面用砖
按照这样来说,在宋朝之前,无论是板砖、空心砖还是其他类型的砖,主要都是在墓室中发展,地面上的建筑就没有用到砖的吗?那倒也不是。实际上,地面上的砖用的范围很广泛,只不过成本问题,暂时不能取代夯土筑墙。但在其他相关方面,砖已经成了主流,比如铺地用的方砖就是其中一种: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p181~182
汉代已出现了磨砖技术。从考古发掘的一些汉代墓葬的铺地砖来看,对缝都非常严密。如望都的一号汉墓,用扇形砖铺地,一正一反,弧线相接严密,可见砖经过磨制是无疑的。到唐代铺砌技术更有发展。唐大明宫出土的铺地砖,其制作均上大(表面)下小(背面)。又从麟德殿被火烧后的地面痕迹看,砖嵌缝的断面呈三角形,而铺砖地面的表面,几乎可以不见缝。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p180
而且,从考古挖掘上,已经出土了大量从战国到唐宋时期的各种地面砖实物,这里仅举秦咸阳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的部分考古结果为证:
1、秦咸阳宫三号宫殿建筑遗址:
出土建筑材料有龙、凤、几何纹(菱纹、回纹)空心砖。具素面、交错绳纹、圆弧纹与"S"纹、菱纹与回纹、菱形素面与斜格纹、锯齿形水平线纹、小方格纹之地砖,形状均作矩形。板瓦及饰以植物纹或云纹之圆瓦当(直径14.5~19厘米)。另有铁制圆环、连板及环首钉等。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 p340
2、未央宫第二号建筑遗址:
出土的建筑材料有:
1、方砖:一般边长30.5~35.6厘米,厚4.2~5厘米,面纹有素面、方格纹、几何纹等,用于铺地及镶砌廊道边沿。
2、条砖:长30.4~38厘米,宽14.5~19.2厘米,厚7.5~10厘米,表面平素。用于巷道铺地及构砌排水沟壁。
3、扇形砖:前弧长25.4~49.7厘米,后弧长21.7~39厘米,宽9.8~18厘米,厚4~9.4厘米。用于筑水井壁。
4、空心砖:皆残,纹样有乳丁纹加几何纹、菱形纹加回纹二种组合形成。皆用于踏垛。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 p406
3、唐长安大明宫:
宫城各墙除城门两侧和城角墩台在内外表面包砌砖外,都是夯土墙身。在宫城之内,还有三道东西向横墙,把宫中朝、寝各部区分开,墙厚5.9,内外侧均包砖。p400
含元殿建在高冈南沿……殿前的龙尾道平段地面铺素面砖、坡段铺莲花砖。p404
在中殿、后殿的东西侧各有亭和楼,都建在用砖包砌的夯土墩上,成为殿的左右翼。p407
宫内第二道横墙东侧的含耀门也已发掘。城墩东西26.4米,南北12.5米,合90尺×42.5尺,全部包砖。p408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
除了上面列举的贴地砖之外,还有贴墙砖。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p183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p265~267
这是古代极为出名的琉璃贴面砖,不但能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般五光十色的华美更起到一种装饰的作用。实际上,古代的贴墙砖并不是只有琉璃贴面砖一种,还有其他没有上釉色的,一般用来贴墙之后,起到保护墙壁的作用。这里暂时不多举例了。
说到这里,有很多读者都不耐烦了:你揭露西方考古造假的东西呢?我要看的是西方考古造假,不是你这个劳什子板砖发展史。我说,性急吃不了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假要一步一步打。人家花了几百年无数人无数心血造出来的假让你几百几千字开门见山就打了,你以为你是谁啊。我这里给大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板砖发展历史,就是为了构建一套板砖的发展序列,有了这个发展序列,我们就能详细知道板砖他究竟起源于何时,是何种原因发明,然后它又经过了多少曲折发展的过程才逐步走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建筑材料的老大。只有构建了这个发展序列,我们才真正弄清板砖的发展历史,也只有真正弄清板砖的发展历史,我们也才能知道何为真,何为假。有了真实的发展历史,也就自然有了鉴别假货的一个标准。有了鉴别假货的标准,自然也就不怕别人再用假货来冒充真货招摇撞骗了。
假,固然要打,但打假之前你必须得练就一副能知假打假的雪亮眼睛。如果我们自己的眼睛首先瞎了,不能辨认真假,那又何谈来打假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认真总结,先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然后打起假来自然就技艺娴熟,得心应手了。我这篇文章就是首先告诉你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有了这双火眼金睛,再红外线一通子扫描过去,管他什么牛鬼蛇神,统统给我现出原型!
说完这里,算是要告一段落了,从下面一节开始,将要提到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西方的砖是什么情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