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黄忠是老将?谁说黄忠不是老将? ——闲聊(蜀)汉五虎上将之三
因《三国演义》的原因,黄忠在人们心目中是个老将,老当益壮的典型代表,历史上的黄忠真的是员老将吗?其实没有人知道,是个说不清楚的迷。
《三国演义》里为什么把黄忠描述成一位老将呢?应该是来源于关羽的一句话。
刘备自封汉中王时,任命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依次分别为前、左、右、后将军(这是前后左右将军的标准排序)。诸葛亮提醒刘备,黄忠没有什么名望,提拔他为后将军,恐怕关羽会不高兴。刘备宽慰诸葛亮,没事,我会给他解释的。
(刘备集团的人事安排需要考虑关羽的个人情绪,可见关羽的影响力之大,亦可见关羽不能容人之气量,骄横刚愎之性格人人皆知。不光对黄忠,对刘封、糜芳、傅士仁等驻防荆州各地的守将也如此。这对臣子来说,绝不是件好事。)
果然,关羽对此大发雷霆,愤怒扬言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拒不接受自己前将军的任命。幸亏前去颁发任命的费诗能言善辩,吹捧了关羽几句,关羽才接受。(敢公开拒绝主君的任命,亦可见关羽之骄横。上帝要谁先灭亡,一定要谁先疯狂。关羽的骄横终究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就因为这句话,黄忠就成了老将,其实这是想当然。
前面曾经说过,(蜀)汉立国后,没有设置专门的史官记录历史,所以凡涉及到(蜀)汉国的人和事都特别模糊,没有准确详细的记载。没有人知道黄忠究竟有多大年龄,凭什么说他是老将军?
就凭关羽那一个“老兵”吗?先假设这是对年龄大的人的称呼吧,来看看当时人是怎么用这个“老”字的。
被诸葛亮进言下狱的彭羕,是益州广汉人。入狱前曾在马超那里发牢骚,骂刘备“老革荒悖”,此时刘备55岁左右。“老革”就是“老头”的意思,四川方言里至今还用“老革革”来指称老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征孙权。甘宁率敢死队夜袭曹营。回营后,孙权问甘宁“足以惊骇老子否?”吓没吓到曹操那个老头子?曹操这年59岁。
这样看的话,当时的人说“老”,至少是指55岁以上的人。就算黄忠已经55岁以上,可以称“老”,那么,关羽多少岁?按照通常的说法,关羽和刘备同岁(有人考证比刘备大一岁),说这话时,关羽自己也59岁了,自己岂不也是“老兵”啦?怎么从来没有人把关羽称为“老将军”呢?
联系到诸葛亮说的理由,黄忠此前没有名望,只是个普通武将,关羽是因为这个才生气发怒的起因来推断,关羽所说的“老兵”,类似于现代汉语的“丘八”“兵油子”,是对军人的一种蔑称,和年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在当过兵的人对这种现象容易理解,在部队呆上七八年,哪怕还不到30岁,就自称或被别人称为“老兵”了。)
不知道关羽耻于与黄忠同列的傲慢来自于哪里?
论出身,两人都不是出身于豪门世族的名门之后。关羽最初还是个作奸犯科的逃犯,从山西逃亡到河北,跟着刘备当混混。黄忠起码还是清白之身。
论军职,在两人担任前、后将军前,关羽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汉寿亭侯,黄忠是征西将军;(这个职务很有趣,后面再说)
再往前,关羽是曹操任命的偏将军,跟刘备投靠刘表时,啥也不是,黄忠是刘表的中郎将。曹操占荆州后任命其为裨将军。
从军职上看,两人都是由副将晋升为主将的杂号将军,没多大差距。
两人相差较大的有两点:一,名气。关羽跟着刘备四处打拼,几乎和当时的各主要割据势力交过手,战黄巾、战曹操、吕布、袁术、袁绍,特别是阵斩颜良,尽管是被曹操俘虏后为曹操出力,但也为自己赢得了万人敌的勇名。
义无反顾地离开厚待自己的曹操返回到此时寄人篱下的刘备身边,又为自己赢得了忠义的美名。(并因此为后世所颂赞)
黄忠一直在荆州刘表手下,没有多大建树,没有任何名气。不是黄忠没有能力,只是展示能力的机会太少。
(其实所谓的五虎上将中,关羽也不是名气最大的人,最大的是马超,以后聊到马超时再说)
二、资历。关羽一直跟着刘备,已有三十五年,是刘备十分信任并倚重的人之一。黄忠是赤壁之战后才投降的刘备,也就七八年的时间。
名气大、资历老的人对待不如自己的人时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以此自傲,礼贤下士,宽容谦卑;一种是深以此为傲,高高在上,鄙夷众生。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黄忠是南阳人,投降刘备之前,是刘表的中郎将,跟随刘表的侄子刘磐共同守卫长沙攸县。与攸县相邻的是孙策的势力范围,刘磐为人骁勇,多次率兵侵入孙策的地盘。孙策为此专门将这个区域划分为六个县,交给太史慈管理。
史载太史慈“并督诸将共拒刘磐。于是刘磐绝迹不复为寇。”这是个笼统的记载,刘磐不会因为太史慈来了就不敢率兵去侵扰,应该是去过但却总是打不过,这才不再去了。
也就是说,刘磐、黄忠在与太史慈的较量中处于落败一方,并没有看到黄忠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黄忠的能力是在跟刘备入蜀后表现出来的。
刘备在葭萌关发动打刘璋取益州的战斗,第一支先锋将领就是黄忠、卓膺(此人生平无记载)。
在随后的战事中,黄忠就经常作为先锋冲击敌阵,勇冠三军。取得益州后,黄忠因功被任命为讨虏将军。
这是黄忠在刘备集团重大军事行动中的首次亮相,完全是凭能力拼杀立下的战功。黄忠总是做先锋,起码说明两点:一、有当机立断的能力。先锋在前,与主力部队有一定距离,古代通讯落后,遇到突发情况来不及向后面的主帅请示,必须及时作出决定。二、黄忠本人及其所率部队冲击力特别强大,具备冲破、冲乱、冲垮敌阵的能力。
黄忠的这个能力在后面的汉中争夺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刘备争得汉中立下奇功。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故事。
刘备一生很少打胜仗,定军山之战几乎可以说是他军事生涯中可圈可点的一次胜仗。
汉中之战初,夏侯渊、张郃本来是分兵拒敌,后来见刘备势大,就合兵守护定军山走马谷,以形似鹿角的树木围在谷地周边形成防御阵地。夏侯渊守南边,张郃守东边。
刘备指挥部队猛攻张郃,引诱夏侯渊来救。夏侯渊上当,分兵支援张郃。刘备趁机派兵火烧夏侯渊这边的鹿角。夏侯渊轻敌,只带了四百名轻装士兵赶来救火,修补鹿角。
刘备采纳法正的建议,立即发动总攻,预先埋伏在高处山上的黄忠所部突然跃起,战鼓雷鸣,呼啸而下,阵斩夏侯渊。
刘备立即升任黄忠为征西将军。前面提到过这个职务很有趣,为什么呢?
征西将军属于四征(东南西北)将军之列,是朝廷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刘备此时连汉中王都不是,没资格任命这个职务。他后来任汉中王时,也没资格任命四征将军,所以是任命的前后左右将军。
征西将军主管西边军事,益州西边是蛮荒之地,没有什么军事活动。汉中在成都北,任个征北将军还有点理由(刘备称帝后,具备任命四征、四镇高级将军资格后,驻守汉中的魏延任的就是镇北将军)。
这样来看,刘备就是在胡乱任命,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刘备是在用这个任命来嘲讽刺激一下他的老对手曹操。
曹操少年时的最高理想目标就是做到征西将军,并且希望死后墓碑上能刻上这个职务称号。后来他超过了这个目标,做了魏公、魏王,就把这个职务授予了少年时曾代替自己做过牢,长大后又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并且确实在西部军事活动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夏侯渊。
黄忠杀了夏侯渊,顺便把征西将军的名头给了黄忠,只是嘲讽刺激下曹操而已,因此,黄忠这个征西将军也仅仅是个杂号将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四征将军中的征西将军。
取得汉中后,众人推举刘备为汉中王,在推举的表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有排名,赵云没有,这也是赵云低于前四人的证据之一。(这个表很奇怪,居然是马超排第一,诸葛亮才排第五,居然在什么营司马、什么中郎将之后)
随后就发生了被关羽轻视的进入前后左右将军序列的事情。
可惜的是,黄忠任后将军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史书中仍然没有记载其死因和享年。更为可惜的是黄忠仅有的一个儿子黄叙早于黄忠而死,以至英雄无后。(现在要有人说是黄忠的直系后裔,肯定是造假)
刘禅时追谥前贤,追谥黄忠为刚侯。查谥法,强毅果敢曰刚,追补前过曰刚(宋代苏洵的谥法四卷中对“刚”的解释是:强毅果敢,追补前过,致果杀敌,强而能断),这个谥号还是很准确,其中的“追补前过”,可以理解为改正跟随刘表的过错。
其实黄忠是否老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靠自己努力拼搏换来的,不是靠名气,也不是靠关系,特别是他是降将,做出的努力更多于他人,值得敬重。
(空了接着聊其他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