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不攀比,考进清华才荣光,按键手机男孩高分上清华的秘密
【家教智慧 第595期】
国庆放假第一天,一个亲戚就带着上高一的孩子去了县城。去县城做什么?给孩子买手机。而且孩子撂下话,最低也要在三千元以上,否则,他宁可不要!带着一个“破手机”到学校,如何在同学面前拿得出手?太没面子,太丢人。
当下,小孩子有手机已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初、高中生,尽管学校禁带手机,在学校禁玩手机,但是,学生明里暗里,兜中都还是都揣着一部手机。而且,关于这一点,家长也并不绝对反对,觉得一是联系方便,二是孩子学习有时也用得着,因此,就像我那亲戚一样,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配一部手机。
孩子有手机可以理解,但当下,孩子不仅要手机,还相互攀比,看谁的手机高档,看谁的手机名牌。
在我们农村,家长使用的手机一般都在三五百元左右,上千元的就算是高档手机了。
但是不少孩子们手中的手机却动辄就是三千多元,有不少孩子手中玩的还是iphone5、iphone 6s……
在孩子的思想里,手持高档手机好像就风光无比,就比别人高了一头。但是孰不知,自己的学习也就此毁在了手机里。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有多少孩子号啕大哭、蒙头大睡、不愿出门、怕见熟人,因为,高考成绩实在太差……可是,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再好的手机也无法挽回这个“最大”的面子!
据9月29日人民日报载,单小龙,男,18岁,宁夏西吉县人。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就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676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 。
和其他学生一样,单小龙也有手机,但他的同学却无法加他微信好友,不是他学习太认真,没时间,更不是性格孤独,不想与同学交往,而是他的手机实在是无法加载微信——他只有一个破旧的按键手机,而且就是这部手机,也是父亲已经用了三年后送给他的。为什么他也要手机?因为,他需要和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联系……
虽然其他同学用的都是智能手机,可单小龙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无法在手机上和同学攀比,自己能与同学比的,唯有学习。能让自己有面子,唯有学习,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也唯有学习,除了这条路,再无他途……
攀比之心,人皆有之。“攀比”是一个人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甚至超越他人的一种心理意识。这也就是说,“攀比” 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攀比都会有一个比照物,这个比照物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内在软质”或叫个人“内存能力”,即一个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和改变的,如学习、品质等;另一种是“外显硬质”或叫“身外之物”,即附着于一个人身体之外的可见物质或其他,比如手机。
因此, “攀比”不可怕,关键是要选准正确的“比照物”,确立正确的“攀比观”。
高中的同学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慕眼前一时的虚荣,图当下一时的“面子”,一定要找准正确的“攀比参照物”, 不怕今日手持手机孬,就怕将来高考分数少!让你能保持头高昂、脸永笑的“资本”不是身上的华贵服饰,手中的名牌手机,而是你的学习实力,你的学习成绩,学习好,成绩高,才是最大的面子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