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积极保护海岸,培育珊瑚
香港讯 8月29日,香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在网志发表文章,表示香港积极保护海岸,培育珊瑚。
香港地质公园于2009年成立,并在2011年9月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今年一系列活动庆祝香港地质公园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十周年,与众同乐及加强保育同行,并推出新的游客设施。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覆盖新界东北及西贡地区及海域,除了世界罕有的火山岩六角形岩柱等奇岩异石美景,多个海岸公园亦位处其中,包括于1996年成立的香港首批海岸公园,当中海下湾海岸公园成立至今25年银禧了!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海域,蕴藏生态宝库,由鱼类繁殖至珊瑚群落。为加强推广保护海岸,包括育养珊瑚,渔护署辖下海下游客中心今年开幕。近年署方亦与不同组织协作,例如与香港大学展开珊瑚礁盘研究,以及支持香港中文大学育养珊瑚,生态研究与公众教育并重。
海下游客中心
香港首座海岸公园游客中心位于海下湾旁,2021年6月启用,支持本地低碳生态游,好让更多人了解海下湾及海岸公园的故事,免费参观,欢迎大众到访。游客中心稍后将举办公众导赏团及学校教育活动,如海岸考察及生态导赏。
游客中心的建筑风格切合主题,结合环保设计。在开幕典礼上,我代表环境局多谢项目团队用心建设,亦鼓励悉心营运。此项目建成不久,已屡获境内外建筑奖赏。
若大家郊游路过,可善用中心所设的加水站,支持自己水壶自己带,减少即弃饮品胶樽,同行减废减碳又保育海岸。
海下湾是本港重要珊瑚区之一,香港现有记录84种石珊瑚,海下湾海岸公园便有其中64种,即超过四分三之多!生长于海下湾珊瑚滩及海下湾码头附近的石珊瑚特别多,其覆盖率均逾六成,为香港水域中石珊瑚覆盖率最高的地点之一。珊瑚礁就如海中的热带雨林,能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吸引大量生物安居、觅食、繁殖及孕育下一代。以珊瑚鱼为例,海下湾海岸公园就记录超过120种。
珊瑚礁盘
近年,渔护署与本地大学展开一系列研究,务求在保育现有的珊瑚时,亦能更有效增加及复育本地珊瑚群落。项目之一便是以海下湾石珊瑚碎块置于以3D打印技术制造的陶土珊瑚礁盘,复育海岸生态。
陶土珊瑚礁盘的珊瑚复育项目,由渔护署委托,香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和建筑学者合力创新研发,利用3D设计和打印技术,并以一般赤陶土烧制,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和金属材料更环保。我相约了项目成员之一余碧芬(Vriko)在海下游客中心分享经验。她不时亲身下水探望海下湾珊瑚礁盘的状况,兴奋地回顾:「潜水员定期监察珊瑚碎块的生长状况,初步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自2020年7月,在海下湾海岸公园内数处设置了珊瑚礁盘,共约40平方米,珊瑚碎块生长良好,并成功吸引大量珊瑚鱼!」
育养珊瑚
渔护署与香港中文大学亦合办育养珊瑚校园计划,鼓励学校成为珊瑚培育基地。养殖研究团队从野外收集珊瑚碎块,让珊瑚在受保护的环境中成长,在过程中师生会充当珊瑚褓姆,之后适时放回野外。同时,负责项目的师生会在各自校内推广,与更多同学分享个中点滴,宣扬保育珊瑚及海洋生态的信息。
早前,黄锦星走访了中大的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在这里的珊瑚复育基地参与领养珊瑚碎块和珊瑚BB,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和副校长吴树培先生亦同行领养,我们仨分别领养了不同品种的珊瑚BB。近日在海下游客中心,中大珊瑚学院负责人崔佩怡(Apple),进一步分享了育养珊瑚的近况,包括我所领养的鹿角珊瑚BB曾受其他珊瑚滋扰欺凌的生态趣事!今年,大家育养的珊瑚已回归吐露港赤门海峡的海底世界,将会被定期野外探望,希望珊瑚BB茁壮成长。
另外,中大近期又获渔护署资助,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内的东平洲举办珊瑚生态探索之旅,让更多中学生欣赏及参与保育本港珊瑚。
山海无痕
就如Apple所述,一个不经意误坠海中珊瑚群落的胶袋,可缠扰珊瑚致死。
Apple和Vriko等都十分支持政府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当中包括一系列加强减少各类即弃胶用品的措施。须知,香港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中,废塑胶三大类依次是胶袋、胶餐具及饮品胶樽,都主要属单次使用产品。请大家支持源头减废,例如,游山玩水时,身体力行自己水壶自己带,若有弃置物亦自己垃圾自己带走,奉行野外活动守则山海无痕(Leave No Trace),保护我们世界级的地质公园,以及郊野和海岸公园!
欢迎到访海下游客中心,了解更多保育香港海岸的故事。中心的标志设计也甚具心思,值得细味,并知而后行。藉着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十周年,欢迎各界到访近年陆续开设的故事馆,分布于鸭洲、吉澳、滘西村及荔枝窝;亦推介大家多认识当中的海岸公园,除了海下湾和东平洲,还有印洲塘。(《中国基建报》林雨润 香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