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三首
推前记:昨见微信朋友圈转发之师大某研究生上导师之书,以古文写就,文颇纷冗,义亦不深。乃忆读研之时,亦尝作古文十数首,今择其三首推之,以志轻狂。
送张志鹏回乡觅职序
孔孟之道,则曰仁义;老庄之道,则曰自然;佛氏之道,则曰空寂。是其实各异,而皆以道名之。然则所谓道者何也?盖人人心中所坚持之物也。
张君志鹏,山西人氏,俭朴忠厚,无不可交之人。性嗜书,然家贫甚,节衣缩食,余钱尽购之书。日久箱架不能容,乃乱堆于床,日与之对眠。每日但危坐桌前,一灯相伴,捧卷而读,聚精会神,如老僧入定。日日如此,于今近三年矣。
呜呼!今之士非古之士。古之士人,十年寒窗,一第显名,学优则仕,往往得高官,享厚禄,诗耶酒耶,悠哉游哉。今之士则不然。若潜心治学,不务俗利,必将穷困终了。如张生者,吾亦知其必将穷困也。然则吾辈生于世间,岂为美食之甘于口耶?岂为声色之乐于耳目耶?岂为私欲之足于其心耶?古人曰:平生之志,不在温饱。善哉是言。昔颜回处陋巷,箪食瓢饮,而无穷困之色,盖有其所乐之道存于心焉。如张君者,不以穷困为意,不以华服美食声色为务,诚亦乐道之士也!
昔王安石读孟子之书,则曰:“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如张君者,潜心古道,博涉群籍,而不为俗利之谋,吾知必有笑其迂阔者甚众。然亦有如我辈者,旁观之,心慕之,奉为高宜,为之感奋不少,张君其知之乎?
毕业在即,张君须回乡觅职,不日将行。吾观其平日之所为,有感于心,乃作此序以赠之。闽中吴伯雄,零六年四月底。
(推后记:后来进复旦读博,同门韩立平正参加某公司举办之古文大赛,据云奖金丰厚,怂恿我同去。我便以此文投之,然大赛规定,除原作外,尚须将作品翻译成现代文。余愕然,古文如何可译为现代文?徒事纷扰,实在无谓。遂仅递交原文,不作翻译。结果余未中奖,而韩兄得一千元奖金,余则徒有羡鱼之情矣。推文至此,连带忆起,遂及之。)
可畏斋李杜诗选序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自古至今,论诗者必称唐,论唐诗者必称李杜,盖李俊爽飘逸,豪放天然,杜沉郁顿挫,精到刻深,诚诗家之冠冕,万世之楷模也。然白居易作诗数千首,自言佳者不过三四十,盖所作益多,不免失之于滥。李杜诗皆过千首,其平平无彩者亦正自不少,故有待于选也。
山西张志鹏,闽中吴伯雄,河南马玉鑫,年未而立,有志于学,读书之余,私相约曰:前人选李杜诗,多未能称意,吾辈何不一试牛刀,精选其诗而注之?言既出,乃分头行动,凡前人李杜诗选本,及历代诗话,今人研究论文等,凡有关李杜者,无不搜罗。每出一注,必广参众说,择善而从;若前说皆未当,则斟酌出以己意。庶几求博求通,能出能入,学者宜一览焉。
昔袁随园有诗曰: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盖少年者,有二气为中老年人所不及。曰锐气。曰傲气。有锐气,故能进取;有傲气,则不盲从。三君皆少年,锐而能坚,傲而不妄,若假以时日,持之以恒,其才其学,诚不可测矣。孔子曰:后生可畏。其是之谓欤?诸君勉之,勿令岁月空度,贻长辈不足畏之讥。闽中少年飞序。时二零零六年三月底,岁在丙戌。
(推后记:序文诚易作,选注实难为,此书后来当然未成。)
上继中先生书
继中先生:
昔马援对光武帝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臣亦择君也.窃以为此言于学亦然.盖非独师择生.生亦择师也.先生名望.海内远布.生有幸.亦尝亲身听先生讲说.以为彬彬儒雅.有古君子之风.又闻于陈节师.云先生吹拉弹唱.无所不善.诚才艺之士也.私心益慕之.常自言若能从先生治学.真三生之幸也.遂决心考博.欲投于先生门下.又患先生不余知.乃敢以向时所作诗文若干.呈于先生.以为视听之污.非敢效唐季诸子.干谒公卿以博名禄.但使先生知有莆田吴生者.笃志好学.勤于著述.则区区之愿也.惟先生察之.小子吴伯雄敬上.乙酉(二零零五)年十月三十日.
(推后记:后得继中先生召见,相谈甚欢,获益匪浅,另有一篇现代文《继中先生访记》记之,他日推之。)
作者简介: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复旦大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工作以来,时勤时堕。前年颇知发奋,先后著《论语择善》,编《四库全书总目选》,点校《宋史翼》。教研之余,颇事笔墨。然外表沉潜宁静,内心张狂躁动。近来性情一变,作别青灯,抛却古卷,转玩公众号,专以文艺创作为事。露才扬己,任取笑于通人;掀天揭地,是快意于吾心。管他儒林文苑,过我诗酒生活。近作一诗,颇示己志,录之于下,以飨知者。诗曰:
也曾静默慕沉潜,
少年头角时峥嵘。
板凳难坐十年冷,
初心不使一尘蒙。
可能骏马作喑马?
到底书生是狂生。
文章著成宣天下,
记取莆阳吴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