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我家的四合院
我家的四合院
文/云中漫步
小时候我家就住的是四合院,主房坐北朝南,东西侧是厢房,南侧是过道。院子面积很大,主屋有四间,我家和三叔家各住两间;东侧有五间,两间是我家的厨房,两间是奶奶的卧室加厨房,剩下一间是三叔家的厨房。西侧只有四间,都是四叔家的。所谓的四合院就是有四家人居住的院子。
院子四周被树包围着,夏天感觉不到热。那时候杨树很少,多数是槐树、柳树、梧桐树......紧挨三叔厨房南边是一条处在院中的东西小道,厨房边有一棵枣树,枣成熟时我们几个孩子就拿着竹竿站在板凳上把它打落,一起在地上抢枣吃。那种快乐是今天的孩子们无法体会到的。主房后面有几棵大桑树,桑葚熟了,由于树太高够不到,只有等到大风把它桑葚刮落,才能在地上捡着吃,吃足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指着对方大笑起来;因为桑葚成熟了是紫红色的,所以吃了以后,手上、脸上和衣服上都会染上黑红的颜色,特别是被染成一副花郎脸最为搞笑。靠四叔家南边有一颗大槐树和一棵梧桐树,两棵树之间有一个大磨盘,槐花既好看又好吃,开花时我们会站在磨盘上垫着脚够槐花吃;梧桐树花也好看,一簇簇的像一个个小喇叭。夏天倘若去外面玩耍,我们就爬树摘两片梧桐树叶子罩在头上用来遮蔽火辣辣的太阳。小道南侧是我家猪圈,西侧是三叔家的猪圈;猪圈旁边有柳树、槐树、榆树……
记忆里的四合院特别热闹。院子里共有15个孩子,加上二叔家的四个(二叔家虽然不在院子里住,也会时常来凑热闹)邻居家的孩子也会来,这样我们院子就成了儿童的乐园;也是大人干活累的时候休息场所。院子当中是我独有的天地,因为我特喜欢花,所以用篱笆围成一个花园,里面种着五角星、蝴蝶、喇叭等等,剩下的地是妈种的辣椒、茄子,小葱……篱笆边上种了梅子、丝瓜、黄瓜等等,种这些蔬菜都要有妈妈的帮忙,才能完成。院子里的菜不是我家独有的,是院子里所有人共享的牙祭。
那时候大人们好像都很忙,来来往往,出出进进,一块下地干活,一起回来。有时也能听到他们争吵的声音,但都不记仇,这边吵过吃完饭就没事了。夏天大人干活累了,坐在磨盘上摇着蒲扇聊天。晚上大家习惯在磨盘上吃饭,就连邻居也端着碗来边吃饭边聊天,他们有蹲着的、有站着的、有坐着的.....碗里有的是面条、有的是稀饭、还有的最好吃面筋汤。我们这些孩子们捧着碗这溜溜那瞧瞧,看谁家碗里的饭好吃就上谁家盛饭吃,菜我们也互相吃。吃完饭洗好澡就会拿着蒲扇来这里玩,大人们边摇着蒲扇边聊天,一会聊一些种地的事,一会聊些家长里短,有时也讲故事,多数是讲古代 的和鬼一类的故事;我们孩子在旁边玩捉迷藏、抓老鹰、斗鸡等游戏。到了秋天收割完毕,妈妈和婶子们会在院子里用棉花绒捻线给孩子们做棉衣,纳鞋底做鞋等针线活。妈妈会裁缝,不但婶子找她裁衣服,连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来找妈帮忙裁衣服,有时她们也帮妈妈干些地里的活,互相帮助嘛。
冬天天气冷了, 他们都喜欢来我家里玩。因为那时候全村只有我家有炉子,坐在炉子旁聊天做针线活暖和,偶尔他们还会拿着红薯在炉子里烤熟吃;记忆中炉子特别大,跟我个子差不多高,平时都是在炉子上蒸馍、烧水 ,昼夜都不让它熄灭,似乎算是用来取暖吧。院子里的人到晚上会到我家倒热水洗脸洗脚,所以我家最热闹。我们孩子们喜欢在院子里玩踢毽子、跳绳、玩沙包……每晚临睡前身上都热乎乎的,根本感觉不到是冬天。
过年时更加热闹,年前好几天都预备吃的东西:蒸馍、炸丸子、炸餜子......第一项工作是蒸馍,一般蒸馍都是在我家;因为我们家人口多锅大,我爸又排行老大,而且很严厉我们都很怕他,所以不敢轻易去捣乱大人们干活。蒸馍要先蒸包子,等包子馅包完了才能蒸馒头,大家一起干;谁家要是先蒸,就要损失不少包子的,一般第一锅和第二锅剩下的很少,单单我一个就能吃掉五个包子。这么多的人要吃多少可想而知了,平时家里吃不上白面馍,只有过年能允许我们随便吃......
每每想起四合院的生活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光,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村庄,那时虽然生活清贫点,但我感到四合院里的人精神上是富有的,冬天是暖和的,夏天是凉爽的,生活是开心的,那才是真正的乡村四合院的美景呢。
如今四合院没有了,爷爷奶奶爸爸都陆续离开了人世。四叔和我家也搬走了,只有三叔家还住在那里,原来的草房变成了楼房,原来的树和大磨盘都不见了踪影,原来的四家居住变成了如今的一家;再次回来看,已没有了儿时的模样,心里感到一丝丝的悲伤。
现在生活好了,富裕了,有线电视、电脑、互联网都有了,可是现在的孩子感受不到我们那时成群结队的玩伴的快乐了,感受不了乡间纳凉时的趣事,感受不到冬天的围着火炉的温暖,也感受不到过年时的快乐。
【本为作者原名程大康,灵璧本土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