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 | 北佛堂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2020年11月14下午,在龙化乡北佛堂村大队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来自石家庄、保定、高阳、任丘等地的学者、作家、教授,带着他们的乡愁,不辞辛苦、舟车劳顿,来与乡音相聚,度过了一段其乐融融的时光。卷耳有幸,全程参与,记录下这个下午一些珍贵的画面。
这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社会团体,名字叫【淀南新韵】文学社。源于邓增艳、张文考、焦援国三人祭奠友人的一次自发行动,巧遇邓华俊老师的灵机一动、古道热肠。他们当场组建了微信群,意见一致的确定了“铭记乡愁、挖掘历史文化、歌颂人情风貌,为雄安新区的建设鼓与呼”的主题思想,并最终把这个群定名为【淀南新韵】。
这次是他们首次见面会。
风度翩翩的群主邓增艳带来了他未雨绸缪、面面俱到的准备工作、制作精良的条幅、优秀的诗歌作品、质量上佳的朗诵、一部好相机、精湛的摄影技术、令人热血沸腾的发言、以及三瓶家藏好酒。
河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邓一鸣先生带来了他渊博的学识、温暖的话语、幽默风趣的主持、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一种纵览全局的大智大慧,让整个下午的座谈会始终洋溢在和煦的春风里。
高阳县本土作家、高阳县作家协会主席史克己先生带来他对文学独到的解读方式、家乡文化复兴的巨大渴望、对家乡溢于言表的热爱、一摞摆放的高高的书籍、以及本次活动中最长的、含金量非常高的发言。
邓华俊老师则准备了厚厚的笔记、穿针引线的智者思想、恰到好处的说明和补充、“白洋淀派”风味的诗歌作品、声情并茂的朗读、令这次座谈会更上一部台阶、提升一个层次,更加的圆满丰富起来。
座谈会在北佛堂村支部书记邓建康短暂、却真情洋溢的欢迎下拉开序幕,来自上述各个地方、以及龙化乡共十九位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此次盛事。大家在自我介绍之后,纷纷朗诵自己最近的文学作品,大家互相鼓掌表扬,互相批评,让这次见面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作品研讨会,大大的提升了座谈会的气氛和质量。
来自高阳师范的杨宝安(老家南教台)朗诵了赞美潴泷河的诗歌作品,浑厚的男中音、抑扬顿挫的声调,杨老师一开口,就把大家带到了潴泷河边,仿佛亲眼看到了潴泷河的苍茫与悠远,看到了潴泷河如今的满目疮痍,看到了的潴泷河的渴望和期待,大家沉浸在杨老师的声音里,一时间偌大的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杨老师的声音在激荡,彼此都听见了对方热切的心跳声。
大教台村书法家苑川利先生和张庄村的周秋堂先生都分别朗诵了自己的两首原创诗歌作品,这两位讲述家乡事如反掌观纹的乡间大贤,诗词创作上各有造诣,虽然乡音未改,但是此间情浓,博得满堂喝彩。
耿五女女士、王定国先生、焦援国先生、张文考先生、李树乾先生、邓文凯先生、邓伯林先生、王通海先生、邓占图先生、邓铁岭先生都分别朗诵了自己的散文、诗歌作品,或者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对文学的执着,他们怀揣的梦想,他们字里行间对家乡的热爱,都令人心动不已,感慨良多。
来自南龙化村的李树乾先生为此次座谈会全程录像,为真情保鲜。身在保定的邓凤斋女士为此次座谈会慷慨解囊,友情捐赠。王定国先生、邓铁岭先生为此次座谈会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带来了他们的书法作品,邓占图先生极尽地主之谊,站前跑后,令人心生感激。高阳诗词协会副会长郭士题女士虽然人未到场,发来一首点绛唇贺词,隔屏送暖,倍感温馨。
下午六时,长达三字小时的文学作品交流会圆满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当场定下了下一次的相见之期,并且各自承诺,到时候一定带来更加精彩的文学作品。而此时【淀南新韵】文学社的主要负责人邓华俊先生、邓增艳先生,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们的初衷,他们的设想,他们的期待,得到了良好的落实和发展,这是他们最乐意见到的。
文化是人们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情感纽带,是推动发展更深沉、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他们的路刚刚起步,未来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众志成城的他们,一定会做出巨大成绩来的!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