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国情出发才能正确理解和开拓“校企合作”的广阔前景

2014.10.10
21世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遭遇新的机遇和挑战,2005.10.28国务院作出了推动半工半读试点决定,于是职业技术教育半工半读、企校合作迅速发展,与此相关的文章和研究如雨后春笋目不暇接。
那么,作为职业教育新出现的企校合作概念和词汇的形成和产生,应该是《校企合作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组,首先要厘清新概念产生的动因和过程以及环境条件和来龙去脉,然后才可能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来探索和研究,怎样解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把握其客观发展规律。
非常遗憾,许多貌似权威的研究文章言必称美欧,好像中国从来都没有原创的科学研究项目和成果,一切都只能拾人牙慧或者东施效颦般模仿和抄袭。既存的教育研究事实无法改变,“校企合作”恰是在中国首先启用。校企合作定义:通过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协作办学或者项目开发,促成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半工半读自力求学,走产学研相结合现代职业教育道路的新模式。
不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企图崇洋媚外哗众取宠,照搬欧美模式和教条来套用,不仅会导致失败甚至于造成灾难。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应该记取!
在高校推进产学研过程,高校发挥自身科技实验前沿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或者为企业生产新课题和新项目的开发提供实验和技术支持,同时得到企业项目开发和实验的经费支持,也可称作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这与2004新型半工半读各网站论坛讨论,鉴于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的结构性差距,为了实现半工半读自力求学目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经验,特别是了解台湾“建教班”模式即建设与教育合作,从而提出我国新型半工半读教育中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利条件。认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即一部分时间在校学习和一部分时间在企业顶班工作,是克服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结构性差距,实现普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途径。
从上述提出校企合作概念的历史条件,以及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内容、目的、方式和意义,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这两个概念都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而且也是双方受益和互相促进,但是前者主要限于高校产学研结合中发挥技术和实验优势,为企业生产提供创新技术和实验服务。后者则是为了职业技术教育推进半工半读自力求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