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路316号沐恩堂
位于西藏中路九江路口,面对人民广场的沐恩堂原名慕尔堂,又名“慕乐堂”,属基督教美国卫理斯教派,该建筑外观是美国学院复兴哥特式。教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38平方米,砖木结构。邬将建筑平面和造型设计得自由组合,外墙以凹凸红砖相拼,体现了他设计的特性。建筑群正中为大堂,三跨空间,其中中央跨度特大,三面围有挑台,共设1000个座位。西南角有塔楼一座,毗邻有4层附屋和附属学校。外立面为深褐色面砖,墙角和窗框镶嵌隅石,显得古朴和神秘。大堂西南角有塔楼地座。塔楼顶部安装着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夜光下分外夺目,成为人民广场的一大景观。 以沐恩堂原名穆尔纪念教堂,被称为“沐浴在上帝的恩典”。建造基督教堂的高塔。在这里,早在1929成立的教会,为美国美国学派哥特式建筑,砖木结构。有宽敞的大厅,到教堂体中心。 1936,美国天主教,捐赠了5米安装在教堂的钟楼上的霓虹灯十字架,使教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教堂在上海以及远东。教会正常的宗教活动,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举行了一个仪式。 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37 |
基督教慕尔堂 |
沐恩堂 |
西藏中路316号 |
1989年9月25日,沐恩堂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
“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前身是美国教会监理公会设的监理会堂,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1900年为纪念信徒慕尔的襄助,监理会堂改名为慕尔堂。1930年建成红砖结构的哥特式教堂,内有可容1000余人的礼堂及音乐室等。曾举办夜校及补习学校等社会文化事业。现教堂宗教活动正常,每逢复活节、圣诞节都举行宗教仪式。华东神学院设在堂内。
教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38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担任建筑设计,邬将建筑平面和造型设计得自由组合,外墙以凹凸红砖相拼,体现了他设计的特性。建筑群正中为大堂,三跨空间,其中中央跨度特大,三面围有挑台,共设1000个座位。西南角有塔楼一座,毗邻有4层附屋和附属学校。外立面为深褐色面砖,墙角和窗框镶嵌隅石,显得古朴和神秘。教堂建成后,被当时称为“建筑雄伟,居全国各堂之首”。1936年有位美国教徒捐款,在塔楼顶部安装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底座装了马达,可使闪亮的十字架四面转动,使教堂名气更大。1958年开始,黄浦区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定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
2009年三月初,上海基督教沐恩堂计划启动修复工程,该工程计划于2009年9月2日沐恩堂复堂30周年之际完成并对外开放。据沐恩堂主任牧师姜茜莉透露,已有80年历史的上海沐恩堂已经开始按“修旧如旧”的标准全面修缮,将首次配置现代化消防装备和安全监控设施,在圣台安装多媒体系统,并在建筑上安装照明泛光设施。钟楼顶部霓虹灯十字架也将按旧貌复原,并恢复旋转。
西南立面
1936年有位美国教徒捐款,在塔楼顶部安装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底座装了马达,可使闪亮的十字架四面转动,使教堂名气更大。
监理会于1929年在中西女塾原址上动工兴建新堂,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占地面积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3138.5平方米,于1931年落成。教堂为砖木混合结构,平面呈B8形。主体是大堂,面朝西,大门临西藏中路。四角各有三层楼房,西南角有塔楼—座。大党两边及前部有回廊,回廊上有楼,供唱诗班用。大堂内顶部及四周门窗皆呈尖拱形,堂柱为长方形,栏杆都是錾假石。大堂有嵌铅条的彩绘玻璃窗,内容为《圣经》中的人物故事,以黄色调为主,天阴时看去似有淡淡的阳光透过,增加了堂内的神秘气氛。门厅较大,上层是个小堂,门厅地坪铺马赛克。外观为美国学院复兴哥特式,墙面为红砖砌就,墙角有隅石。
-
(2015-01-16 16:18:30)
-
(2014-01-19 18:10:41)
-
(2014-01-18 18:13:34)
-
(2014-01-17 18:15:18)
-
(2014-01-16 19:12:41)
-
(2014-01-15 18:20:18)
-
(2014-01-13 16:46:04)
-
(2013-12-28 17:54:45)
-
(2013-12-27 17:36:30)
-
(2013-12-26 17: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