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如何使用『 学习模型 』?
▼
Question :在《如何高效学习》一书的第二章中,作者提到的『 改进模型 』要如何理解?
相关提要:作者在书中提出了『 比喻 』、『 联想 』、『 内在化 』等一系列用于学习和记忆的思考模型
Answer :就是优化的过程嘛,寻找一个更直观的模型,比如本书提到的把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相近的两个元素想象成邻居就是很直观、优化得比较好的模型
但说实话,我觉得这本书中具体的例子并不是很好。
其实很多学科概念都使用了很好的模型,比如:心理学中的『 鸡尾酒会效应 』这个概念的命名,就很好的利用了生活情景这个模型来说明「人的注意力有限、有选择性、更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相关提要:鸡尾酒会效应 —— 你能在嘈杂的聚会上同朋友交谈,身边的一切声音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一旦人群中有人的谈话涉及到你,你就会注意到谈话的内容。
▼
Question :作者提到的『 内在化 』这一学习模型怎么理解?
Answer :我个人理解是 —— 『 和自己的体验结合 』,比如要记忆地理中的洋流走向图,可以用手模拟洋流走向,有寒流的地点就想象手摸到了凉水。
由此可以延伸『 和自己的现实经历结合 』,这个一般涉及一些私密的想法或者经历,如:爱、性、各种幻想……
如果把『 内在化 』说广一点,我理解的是:『 练就成一种思维 』:
笔者的大学在读专业是广播电视学,为了拍出电影级的视频作品,我在自己钻研摄影、外国电影和美剧。
在大量的阅读和观看中,笔者渐渐明白:在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用视觉和听觉展示、呈现,你不能事后解释,这里我是那个深沉的意思,那里有我怎样的情感。
其实,很多学习就是这样,练就一种专属于这个领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你才能做好。
▼
Question :我突然觉得:现在看这些理论书,效果会不会挺晚才见效?要不直接copy学霸的方法,自己试错改下就好了 ?
Answer :不会慢,只要你自己认真研读,不断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对比,形成自己的实践方法,你会进步得很快。
重要的是,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有关于思考、行动的东西,这不仅是方法的进步,更是思维和能力的进步。
借鉴学霸的方法也可以,实用性很强,但不必和自己看方法类书比较优劣,因为两个方法的投入与产出太不一样了。
问答版说明:
笔者会将和我交流过的小伙伴询问的问题,以及我的回答放在问答版(当然是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