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真正的智慧,不是言语上的卖弄机巧
道德经:真正的智慧,不是在言语上卖弄机巧。
生活,就好像爬山一样,如果当一个人爬山很累的时候,别人能跟自己开一句玩笑或者是鼓励一下自己,这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场莫大的鼓舞。
就好像一个身处低谷的人,最可怕的并不是低谷,而是低谷的时候遇到别人的落井下石,不但没有人帮助自己鼓励自己,反而得到的都是别人的冷嘲热讽,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才是最大的打击。
一个人无论遇见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有人愿意鼓励自己,内心都会有继续向前的勇气。所以由此可见,言语之中存在着我们忽略的善良与魅力。
而一个人愿意以语言去鼓励他人,也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道德经》说:大辩若讷。
善于言辞的人好像又不善于言辞,因为真正的“道”是将自己的机巧隐藏。
这不是刻意的伪装软弱,只是一种适当的避其锋芒,显示一种淳朴,这便是一种智慧。在生活中,不以自己的言语去博取机巧,更是一种善良。
在国学智慧《菜根谭》之中说: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一个有学问有节操的人,虽然贫穷无法用物质去帮助别人,但是当别人遇到问题执迷不悟的时候,去指点一下,提醒一下,让别人能够领悟。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为别人说几句公道的话,说几句安慰的话,让他摆脱困境,这也是一个无量的功德。
曾经有一个县令,主事特别公道,他的名声也非常好。别人都说:“宁可遭受皮肉之苦,也不要被县令说一声不是。”
有一天,县令家里去了一个贼,县令不但没有直接喊人抓贼,反而加以教导,并且送给贼两匹布,原谅了贼的过错。
县令就对贼说:“看你的模样不像坏人,应该克服自己的恶习重新做人,你干这种事情只是因为贫穷所迫吧。”
后来通过这件事情之后,他所管的县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盗窃的事情。
在《智囊》之中,冯梦龙有这样一句话:
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
智慧不是说出来的,语言的聪明机巧不是智慧,喋喋不休的人一定会一事无成,期期艾艾的人可能会建立功业,从这点来看,智慧的人何必非要能说会道呢。
语言是天地赋予人的一种独特功能,甚至三四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掌握语言的能力,可以和别人交流,但是语言在很多人身上并没有发挥原有的作用,反而成了祸患的来源。
正所谓说“祸从口出”,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家人发脾气,对外人也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或者整天抱怨,不但不能以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反而增加人生的祸患,也让自己自食恶果。
我们通俗以为的善于言辞就是所谓的滔滔不绝,包括世俗之人都以为话多就是口才好,其实这是一种悖论。
真正的“善言”是能够说出合适的话,让别人听见之后如遇春风一般,而不是把语言当做自己获利的工具。
语言可以作为善良的工具,更好的去安慰别人,但是语言也是是邪恶的利刃,在无形之中伤害别人。
在汉朝有一个将军,他在给自己兄长的儿子写信时就说:“你们听到人家的过失,如同听到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但嘴上不能说喜好,议论人家长短,妄加评论事情的是非对错,这都是我最厌恶的,宁死也不愿子孙有这样的行为。”
所以真正的善于言辞并不是表面的卖弄机巧,而是出于本心的善良,这样的人能够用语言为自己积累福报,这样的人生才是功德无量,最后终将会收获富足的人生。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国学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