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韩植墨

韩植墨

山西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原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1944年生于阳泉市小阳泉村,祖籍山西平定县人。六十年代考入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获大学本科文凭。毕业后直到七十年代末先后在昔阳县文化馆、晋中展览馆任美工,后又进入工厂当过工人、干事。八十年代始调回母校任教至今。曾先后担任油画研究室主任、美术系副主任、副院长多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山西省文联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山西省油画学会会长、山西美术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书协会会员等,同时兼任大同学院、晋中学院、吕梁学院、忻州学院、长治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古堡晓月》 布面油彩 50cm×60cm 2010

主要从事油画教学及创作,除油画外还涉足连环画、宣传画、插图创作等。创作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六届、第九届大型美展、全国首届油画展、全国静画物第一、第二届展览、全国教师美术作品展、新加坡当代中国油画展以及港台地区中国美术作品展和山西省历届美术作品展等,同时获得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多次。

2010年在中国第九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中其油画作品《枯之韵》获得优秀奖并受到山西省文化厅表彰与鼓励。油画《母亲》2014年入选全国“吾土吾民”油画展,并参加全国教师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油画《状元》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获优秀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主要代表作品有油画《状元》《古塬回声》《云冈·塔柱》《春三月》《酸溜溜》《母亲》;创作出版连环画多部,如《雪人的秘密》《看钱奴》《第一架飞机》《五台山的枪声》等。

《葵花地》 布面油彩 65cm×90cm 2010

写生,永远在路上

——油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几点体会

“写生”一词,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美术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照着实物直接进行描摹叫写生。”并指出它是初学绘画的重要途经,是锻炼绘画技能的基本手段,是静物画、风景画、肖像画表现的重要方法。事实上西方油画发展到十五世纪,油画由弗兰德斯画家凡·爱克兄弟俩发明以来,油画的写生就始终伴随着油画艺术的发展而发展,并成为油画艺术这一画种不可或缺的绘画形式。西方油画传入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西方、日本留学归来的画家如颜文樑、徐悲鸿、卫天霖等带回来的油画作品大都属于写生式的作品,即使在五十年代由中央美院聘请的俄罗斯画家马克西莫夫举办的油画训练班的课程设置,大量时间也都是在进行室内外肖像、男女人体、风景、静物写生等基础性训练,由此可见写生在油画教学中的重要性。

《枯之韵之一》 布面油彩 80cm×75cm 2007

当写生训练到一定程度,就自然地过度到创作阶段。创作是什么?是创造艺术作品。也就是将自己搜集的素材,包括写生来的人物形象、环境资料进行思考、加工、概括、提炼、创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作品。在这里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抄、摹仿,大量的东西要靠现场写生得来,甚至在作品制作中还须照着真人写生方能逐步完成。当然,一幅成功的创作单纯依靠扎实的造型技能还是不够的,还需将学习绘画写生中所获得的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审美取向、审美判断充分发挥你的形象思维和丰富想象等等,你才可能取得成功,可以说油画的造型技能和表现力只有通过写生才能获得。

《静物Ⅱ号》 布面油彩 63cm×70cm 1995

写生是伴随油画艺术的成长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油画形式。在油画创作中油画依赖于写生的支撑,又以油画创作的需要完善着自身的艺术生命,尽管现在伴随着高科技发展,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写生而完成,但精神情感与思想都是替代不了的,毕竟艺术作品无论是创作还是写生都是思想情感的精神产物,脱离了这个重要的艺术本质,你的创作与写生都不会有多大的生命力。所以说油画的写生,永远在路上。

韩植墨

2019.10.26完于山西大学

《半島白日》

《海島信号站》

《晨光中的泊船》

《历山夕照》

《枯之韵系列之一》

《枯之韵系列之二》

《枯之韵系列之三》

《有马灯的静物》 75×63cm 1993

《塞外牧歌》布面油彩 800×1200cm

《云冈石窟三联画》

《醋溜溜 》

《汀汀》

《画家的女儿》80x70cm

《小巷斜阳》 纸面油画棒 40cm×30cm 1983

《女大学生肖像》 布面油彩 72cm×52cm 1992

《穿民族服装的少女》 布面油彩 66cm×87cm 1990

《心曲》 布面油彩 60cm×80cm 1992

《母亲》 布面油彩 84cm×102cm 1997

《春三月》 布面油彩 80cm×90cm 1990

《东方少女》 布面油彩 50cm×59cm 1987

《自得棋乐》 布面油彩 90cm×60cm 2006

《古塬回声》 布面油彩 134cm×114cm 1994

《状元》 布面油彩 180cm×90cm 1984

敬畏素描

韩植墨/文

有点美术常识的人都知道,学画画前都要从学习素描开始并认为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入门基础。

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契斯恰科夫就说过“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强调了学习好素描的重要性,纵观俄罗斯美术院校二百余年发展史,早已形成的美术教育以素描教学和创作相结合形成的教学格局,培养出了像列宾、苏里柯夫、谢洛夫等大师级油画家,直至今天仍在坚守着以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的素描教学,为当时的青年才俊成为未来的艺术家、画家提供了可能,规范有序、严谨认真的教学风格,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素描造型技能技巧。

老人头像 45cm×35cm 2001年

当然,素描的学习与研究的价值体现不仅于此,而且做为一个艺术家、画家所具备的艺术素养、禀赋与才情,也都会在学习素描阶段中不断被启迪、发掘,而另一方面,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在研究的道路上所逐步形成的审美意识、判断、审美取向的心里认知,随着艺术家和画家的不断成长,也在不断地充实、提高。

老矿工 66cm×51cm 1985年

所以,我认为素描不仅是一门入门课程,也是一门极具工匠精神、技能技巧的训练课,同时也还是一门激发学习热情、启迪形象思维的学问课,因此,素描是绘画、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石,更是一个画家成就事业的必经桥梁,所以我们敬畏素描。俗话说的好,天道酬勤,只要你对艺术有一份热爱、执着的心,又有一定天份,相信上天不会辜负有心人的!

老农半身像 70cm×51cm 1985年

男青年半身像 77cm×54cm 1986年

集市老农 75cm×52cm 1985年

河南农民肖像 43cm×36cm 1989年

矿工霍寿安 45cm×34cm 1996年

化妆女模特 72cm×51cm 1986年

冀金祥侧面像 48cm×34cm 1996年

刘瑞像 45cm×34cm 1999年

男青年头像 42cm×35cm 1986年

男子头像 45cm×35cm 1986年

女青年半身像 72cm×51cm 1986年

农业学01

农业学02

昔阳盛开大寨花 组画04

昔阳盛开大寨花 组画05

昔阳盛开大寨花 组画06

昔阳盛开大寨花 组画07

昔阳盛开大寨花 组画08

昔阳盛开大寨花 组画09

冬的絮语 21cm×29cm 2005年

西双版纳速写1 21cm×29cm 1988年

西双版纳速写2 21cm×29cm 1988年

版纳屋幽静 21cm×29cm 1988年

傣家竹楼 21cm×29cm 1988年

西双版纳草屋 21cm×29cm 1988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