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民和股民

不久前,一条消息莫名其妙的引发了股市农业板块的震荡,就是那个又给很多国人打了鸡血的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信息。
我是没有去看这个论文的,因为咱的层次和种粮食的农民差不多,离合成淀粉的层次远得很。俺的另一位杠友,中科院昆植所的于富强私下里和我好一顿抬,他是乐观派,我是悲观派。
乐观派的理由是如果现在实现了合成,那么将来就“有可能”会实现商业化,什么是商业化?那就是一个东西——低成本。
悲观派的理由是,合成淀粉并非有意义的途径,大体上有单体去进行聚合,都是可以的,问题是得率和成本。据我不太可靠的记忆,人工合成淀粉的前体葡萄糖也是能够实现的,当然因为得率和成本问题,被放弃了。
鄙人在食用菌行业很是说过些经典的话,今天要提起的这句就是:没有经济效益的技术不是技术。而要补充的还有半句,不是技术是什么?是高级折腾!
近两年,肉涨价粮提价,已经不太可能用“喜迎”来掩饰了,所以关于人工培养肉(这还是洋鬼子搞的)和合成淀粉之类的“技术进步”就特别有安慰作用。
但我们今天并不打算详细讨论技术细节,只是粗略的说一下成本和产出。
这个技术的直接成本包括二氧化碳、氢、能源、设备折旧。大概二氧化碳和氢都不便宜,能源效率据说比光合作用强,但也要花钱。
而农业方法呢?二氧化碳和反应能源不要钱、水很便宜,栽培工作耗能低于最终获得的太阳能(否则玉米酒精就不能玩了)设备也要折旧。土地如果是农用,相当于不花钱,肥料种子要钱。
产出方面,当然合成技术只有淀粉,至于有没有副产物,特别是有没有污染,目前不知道。但农业方法,除淀粉外,是全营养素,连秸秆也是有用的东西,可以确定的是,它没有污染。我们的食物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淀粉?不,是蛋白质!所以爱斯基摩人(现在叫因纽特人),根本不吃含淀粉食物也没有问题,可是我们知道,无论是文学著作里的旧中国,还是包括现在很多国内的贫困地区,非洲贫困地区,本质是蛋白质的缺乏。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大球盖菇的种植,就是把它作为一种容易获得的蛋白源而考量的。
那么这些说法和菇农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
一条信息引起大范围的动荡,通常就是人们说的蝴蝶效应,股市里这种蝴蝶效应特别明显,其实无论上述说明的内容之后的发展如何,很长时间里,它应该都是不可能影响到农业领域实际运行的。
所以股市的这种敏感,逻辑上除非是基于长久的预测,但中国股市你给我说长久两个字,你得小心自己的大牙。因此我们只用中国古话来形容这些股民的行为:听风就是雨。
中国股民如此,中国菇民又如何?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还真的是差不多。
现在正经东西不容易推广,歪门邪道倒是很容易流行。近些年最为有名的两个忽悠玩意,一个是施惠肽,另一个是增菇酶,当然实际上不仅是施惠肽,还有一系列各种名堂的肽。前者属于牛肉喂猪的馊主意,并且实际上在生产中也没有显著效果和效益。而后者更荒唐,张贺迎直接把产品的“功能”一再升级,从灭菌助剂直接升级为营养物质,并且创造了“溶菌酶高温不失活”的神话级牛皮。
单从从逻辑和常识来说,这些东西都错漏百出,并非需要多少专业知识才能识破,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不愿意思考。所以东北各类菌业奇迹都很搞笑,神马人都敢去直播“介绍经验”。很多以前加过我好友的,我都看到他们在一本正经的扯淡,实在是揭露都揭露不过来。
近期辽宁几个地方爆发了与七河生物的菌种责任事故争执,由于目前缺少第一手资料,不好多谈。但有一点就肯定存在问题,就是菇农说:买你的菌种,按照你的指导,做坏了,所以是你们的菌种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说:不论是菌种还是技术有问题,都是你们提供的,所以你们一定有责任,而不是据此推导出“菌种一定有问题”,这是逻辑因果关系的非常浅显的事儿。
其实最令我不解的是,不了解七河菌种怎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是先少量试用,不论是自己技术和菌种特性还是气候等因素,不合就不用。如果这样做,是不可能出现大规模事故的,人家推销员一吹乎,你就大量上,搞到自己焦头烂额,怪别人很容易,但有没有想过,在造成这种重大后果方面,自己也同样有轻信的问题呢?
中国菇农很大一部分都有轻信的毛病,相当多事故的发生,都有这个因素在其作用。用我老家的俗话说就是:人牵着不走,鬼扯着乱转。
菇农都像股民了,所以菇业的行情,也免不得像股市,令人心惊肉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