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宁国府进士群体的初步考察(二)

清 代 宁 国 府

进士群体的初步考察

刘佰合

摘  要:

清代宁国府共产生165位进士,在安徽科举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安庆府、徽州府并为安徽进士强府。宁国府进士群体县际区域分布呈现出鲜明的非均衡特点,泾县是进士中心县;县际分布又具动态性特点,旌德县在清后期迅速崛起,成为阶段性的科举强县。宁国府进士群体姓氏分布有非常明显的集聚趋势,进士向少数大姓集中,而特定姓氏的进士又朝少数县聚集,反映了县域之内科举与进士家族的普遍存在。

关键词:

宁国府;进士群体;分布

2

进士群体区域分布的非均衡状态

清代宁国府统六县,即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和太平。宁国府是安徽科举强府,共有进士165人,在所属六县均有分布,同时呈现出鲜明的非均衡特点,具体分布数据见表二。需要说明的是,表中宁国府及各县进士数都不包括寄籍外府外省者,亦不包括会试中式却因各种原因而未参加殿试者,如泾县人陈鏊籍六安直隶州,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会试中式,卒而未殿试,不纳入本文考察范围;再如泾县人叶沃若于乾隆十六年辛未科会试获中,亦未殿试 ,虽然(嘉庆)《泾县志》将其视为进士列入其卷十四《选举表》,(嘉庆)《宁国府志》亦将其列入卷六《选举表·科目上》,但这种情形毕竟与体制稍有不合,故不纳入考察范围。

表二  清代宁国府进士群体区域分布数据表

按照各县进士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是泾县(62)、宣城县(35)、旌德县(32)、太平县(17)、南陵县(12)、宁国县(7),平均数为27.5。排名前三位的泾县、宣城县和旌德县是进士大县,进士数都在平均数之上,共有进士129人,占全府总数的78.2%,而排名后三位的太平县、南陵县和宁国县是进士较少的地区,仅有34人,占比为21.8%,其人数大约为前三县的四分之一,悬殊非常明显,说明府内县际分布的非均衡性非常突出。

以进士数作为府际分布的主要衡量指标,虽然简单易行、便于判断,但却不能完全反映各地科举的真实水平,存在非均衡性变异的潜在倾向。如宣城县进士数是太平县的两倍,是否能直接反映两县科举实力的真实差距呢?其实并不尽然。为更准确地反映县际不均衡状态,就有必要引入每十万人口拥有进士数作为衡量指标,因为某县进士人数和人口总量密切相关。

泾县桃花潭

我们选取嘉庆十年(1805年)的人口数 作为参照,计算宁国府及各县每十万人口拥有的进士数,这个序列当中,旌德、泾县和太平三县靠前,而宣城、南陵和宁国三县列后。两个序列进行比较,南陵和宁国两县排名一致,另外四县略有变动,其中旌德县前移两位、太平县前移一位,而泾县下降一位、宣城县更下降两位。综合两种指标体系分析,南陵和宁国是科举相对落后的县,泾县、旌德是科举强县,旌德县每十万人拥有进士数甚至超过泾县,该项指标在安徽省内亦居前列。泾县是宁国府内的进士中心县,其进士数在府内高居第一,占比达到37.6%,在安徽省内仅在桐城、歙县之后,与合肥县并列第三,正所谓“泾士好学问,攻文辞,科第代不乏人……一时人士翕然,骎骎有伊洛之风。”相较而言,宣城地位稍显尴尬,虽然其进士数仅低于泾县,但其人口规模却非常庞大,每十万人拥有进士数只略高于南陵和宁国,距离泾县、旌德两县差距甚大,所以宣城县只能视为府内进士大县,而非真正的科举强县。

在安徽省内乃至全国范围,进士群体府内县际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并非宁国府一地独有之现象,其它如安徽徽州府、直隶顺天府、湖南长沙府、湖北黄州府、广西桂林府、江苏松江府等地也有类似分布特点,如浙江杭州府领州一县八,893名进士主要集中在仁和(380)、钱塘(332)两县及海宁州(120),三地占比高达93.2%,而另外六县仅占6.8%, 非均衡状态亦极突出。由此可见,进士群体府内县际分布的非均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已成为一种常态,是各地人口、经济及文教等因素的差异在科举领域的折射与反映。

旌德进士坊

宁国府在安徽省内进士府际分布的动态格局中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府内县际分布却变化显著,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宁国府前中期产生进士94人,后期进士71人,与前中期相较,后期(仍以1821年为界)进士群体的区域分布发生结构性变化。泾县与宣城是宁国府前中期的进士大县,两县进士67人,占同期全府之比为71.3%。与前中期比较,泾县虽略有减少,仍能保持进士中心县的地位,南陵和宁国两县分别只有2位和1位进士,占比下降较为明显,而宣城县占比从33%急剧下降到5.6%,不仅丧失了进士大县的地位,甚至已和南陵、宁国两县一起沦落到府内科举格局的边缘位置。太平县从2.1%到21.2%,上升幅度显著,其中崔姓进士贡献尤著。旌德县从9.6%大幅攀升到31.4%,几与泾县并驾齐驱,崛起之势强劲,确立了阶段性科举强县的地位。旌德地狭山多,物产不丰,“故富者商而贫者工,往往散在京省市肆闲居,积通易以致富厚”,“旌俗重诗书,勤课诵,延请名师,以训子弟”, 所以旌德之科第兴盛实非出于偶然。

3

进士群体姓氏分布的集聚趋向

清代宁国府165位进士,据笔者统计,共有姓氏47个,具体分布见表三,表中“县数”是指某姓进士分布所及的县数。

表三  清代宁国府进士群体姓氏分布数据表

依据拥有进士数量,47个姓氏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进士大姓,计有胡、吴、吕、崔、朱、江、刘、王、汪、翟等10姓,拥有进士数均在7人以上;二是进士小姓,拥有进士数在2—6人之间,计有赵、查、梅、潘等15姓;三是仅有一位进士的进士稀见姓,诸如程、贡、黄、陶、詹等22姓。与清代安徽进士群体姓氏分布情况比较,宁国府进士姓氏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安徽省范围内的进士大姓(有进士30人以上)是王、张、吴、汪、胡、程、李、方、朱、孙等姓,十姓当中王、吴、汪、胡与朱姓亦是宁国府进士大姓,但张、李、方与孙姓仅是宁国府进士小姓,程姓在宁国府只有一个进士,属进士稀见姓,由此表明省、府两级进士大姓的吻合度很低。

宁国府进士群体姓氏分布有非常明显的集聚趋势,通过两个维度表现出来。

第一,宁国府进士朝少数大姓集聚。胡姓有进士20个,吴、吕两姓有13和12个进士,崔、朱两姓均有8位进士,江、刘、王、汪、翟五姓则分别有7位进士,合十姓共有96位进士,占进士总量的58.2%,16个进士小姓有47位进士,占比为28.5%,而22个进士稀见姓所有进士占比仅为13.3%。进士朝少数姓氏集聚的倾向并非宁国府独有,徽州府、松江府等也有类似表征,如从1371年到1826年间考中的徽州进士有956人,其中汪、程、吴姓分别有158、106和91人,三大姓合计占全府进士总量之比达到37.1%。这种现象并非完全出于偶然,其基础原因是宁国府进士大姓在该地区分布广泛、人口众多,直接因素则是这些大姓宗族往往拥有优越的文化教育条件或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族人与子弟具备较强的科举竞争能力。

第二,特定姓氏的进士并非平均分布于府内各县,而是朝少数县集聚,具体情况见表三。一种形式是部分姓氏虽分布于2—3县,但其中有一县进士数非常突出。20位胡姓进士分布于泾县、宁国和太平三县,其中15位出自泾县;13位吴姓进士中的11位、8位朱姓进士中的7位、7位翟姓进士中的6位、6位赵姓进士中的5位、7位王姓进士中的4位亦出自泾县;12位吕姓进士中的11位和8位汪姓进士中的5位出于旌德县、6位张姓进士4位出于宣城县,集聚色彩均较显著。另一种形式是较为极端的体现,某姓氏的所有进士全部集中在一个县,除进士稀见姓因仅有一位进士而只具有统计意义外,该类姓氏有8个,其中拥有两位进士的姓氏有4个,秦姓之于南陵县、姚姓之于旌德县、钟姓之于宣城县、左姓之于泾县都属该情形;有5位进士的梅姓进士集于宣城县,6位查姓进士集中于泾县,7位江姓进士则来自旌德县;最具典型意义的是8位崔姓进士全部出自太平县,而安徽全省的崔姓进士也正是8位,集聚色彩尤其鲜明。

太平崔氏宗祠

关于清代进士群体的空间及区域分布的既有研究主要在省际、省内府际或府内县际分布等层面进行考察,而县域之内进士分布的考察往往难以展开,或因人数太少不具统计意义,或因史料缺乏难以支撑。笔者以为把姓氏区域分布引入该论题,能够有效延展县域之内进士分布考察的路径。前论进士姓氏分布的集聚倾向已可初步反映县域之内分布的状况,若再转换思路,将县作为考察基点更可体现其具体的分布状态。

例如旌德县共有出自9姓的32位进士,吕、江、汪三姓分别有11个、7个和5个进士,其它五姓仅有9个进士,其数甚至低于吕姓;再如太平县17位进士亦出9姓,崔姓即占其8,其他8姓进士数仅与崔姓相当;泾县进士有14姓,其中胡、吴、朱、翟、查、赵六姓共有进士50人,占其总数之比高达80.1%。县域之内进士朝少数姓氏集中,考虑到人口往往聚姓聚族而居的地域性特征,其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状态即清晰体现,且较之省际分布与省内县际分布更为突出。

进士群体姓氏分布的集聚倾向实际上反映了县域之内科举与进士家族的普遍存在,如泾县的胡氏、吴氏、查氏、翟氏家族,旌德的吕氏、江氏家族,宣城梅氏家族、太平崔氏家族等均为清代宁国府科举著姓大族,笔者拟另文考察该题,此不赘述。

(作者系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