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上海古城的“九亩地”

凡是在上海古城老城厢生活过的原住民,尤其是古城内西北处的居民,说起那儿的“九亩地”,也许人们对它都是很熟悉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因为我父母的家,原来就住在这附近,自己家后弄堂口出去,就是同庆街和青莲街。再向北走百步左右,那里就是曾经的“大境路菜场”了,但民间又称它为“九亩地”菜场。

那个年代,因为普通的人家根本就没有电冰箱,所以每天早上都需要去菜市场买菜。而“九亩地”的菜场,是这方圆附近十几万居民唯一的一个大型菜市场。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上海古城的“九亩地”究竟在哪儿?

远在一百五十年前的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在上海县衙官府刊印的《上海县志》内,我们都能寻觅到下面的这幅清同治年间的《上海县城图》。清代上海古城城墙内的城市旧貌,我们都能一目了然。

清代同治年间的《上海县城图》

在上面这张清代的上海县城地图内,在其城内的西北处,就标注有“九亩地”的地名标志。下面让我们放大这张地图中的西北城区的部分,就能看到下面的一张局部放大后的地图。

上海县城内西北部分地图

上面地图中的中心部分,有一个小湖泊处的上方,标注有“九畝地”这三个字。可见在清代,“九亩地”就是以一个地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了。

在1982年刊印的《南市区地名志》中,东青莲街与露香园路的交汇处,就有三个黑体字“九亩地”的地标绘制在地图之中。见下面地图的中心部分:

《南市区地名志》地图中的“九亩地”位置

在《南市区地名志》中,除了有放大的“九亩地”区域地图之外,还写有“九亩地”的专门介绍:

九亩地:习称地名。位于旧城厢的西北,原为顾氏露香园的一部分。露香园荒塌后,园内的青莲座改为青莲庵。清嘉庆年间,青莲庵左前辟为小演武场,占地约九亩,俗称九亩地。1836年(道光16年)在今旧仓街东青莲街间建积谷仓,1842年毁于火药爆炸,仓废,以后在旧址设硝磺局。同治年间,演武场东侧建有火药局、改过局等,人们亦习称为九亩地。嗣后习俗所称的九亩地范围扩展到东至旧仓街,南至上海市小学实验小学,西至青莲街,北至高墩街南。1909年(宣统元年)清厘查丈,实际地为65.98亩。辛亥革命后,撤销火药、硝磺等局,改过局原址变为杀人场。1915年在今大境路露香园胳处设有新舞台,数年后新舞台遭火焚毁,翤后开明公司于此造房称开明里。“八·一三”战事爆发后,南市为日寇占领,九亩地一带赌台、烟馆林立,成为藏垢纳污之地。解放后人民政府荡涤污垢,才使九亩地出现了新貌。目前九亩地是大境路及露香园路一带的统称,主要为居民区,内有著名的上海市实验小学和十余家零售商店及一所菜场。

上面的语句,也许是一位老先生写的,读起来有些拗口,但大意都在其中了。其实我学生时代的“九亩地”,主要还是这里的一个露天菜市场。九亩地的菜场,又称“大境路”菜场。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境路上,这里还有一个照相馆。我小学毕业时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

另外还有薛理勇先生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掌故辞典》一书中,上海古城的“九亩地”的地名诠释,是这样写的:

九亩地:地名。指今露香园路附近一带。地名来源未详考证。此地旧址原为明道州(今湖南道县)太守顾名儒的“万竹山房”,及尚宝司丞顾名世的“露香园”所在。明末,顾氏家族子孙式微,这里“台榭渐倾,园林亦废”,部分园产在清嘉庆中被上海县购买,建为“小校场”。据说,小校场占地九亩,故被叫作“九亩地”。这里在清末之前均为小泥路,约宣统年间,这些小路分别改筑为石片路,其中一条即被取名为“九亩地路”(今大方弄)。于是,“九亩地”之地名也不限于原小校场,而泛指这里附近的地段。约1916年,原开在十六铺的“新舞台”迁来,这里遂成为上海最热闹的地段,小商小贩集中在此设摊。如冠生园老板洗冠生,就是在这里自产自销牛肉干而发迹;汪伪时期闻名海上的“绿宝赌台”,也设在这里。以后,由于新舞台拆除,这里开始衰落。

从《南市区地名志》和《上海掌故辞典》中,它们对“九亩地”的诠释中,我们对上海古城内的“九亩地”,应该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解放后的“九亩地”,对我就更熟悉了,它就是一个大型的露天菜市场。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如今在网络上找来的两张照片,应该是上世纪末的马路照片。它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九亩地菜场,在路貌上基本完全是一样的。

二十多年前的大境路与露香园路的交口处(网上找来的)

上面的照片应该是大境路的东段,从露香园路到河南南路方向的那一段街貌。这里已经没有任何的露天菜场的痕迹了。

二十多年前大境路东段的路貌(网上找来的)

在上面的这张照片的右侧第一家店铺(绿色店招的这家),看到后就非常的熟悉。那是我学生时代,每逢节假日前,随母亲去菜场买菜,帮她领篮子而常去的卖肉食品的国营市场门店。这里店大、国营的,货品又多,母亲常来这里买肉类食品。几十年都过去了,但今天依然能一眼就认出它来。

小时候,天蒙蒙亮时,附近的居民就朝着“九亩地”菜场,陆续地来到这儿的菜市场买菜了。这一带附近的居民大概有十多万人,可想而知,每天的清晨开始前来买菜的人,一定也是非常的多的。也许日常一个普通的县城,它也不一定会有十几万的居民。可以想象以往就“九亩地”菜场其热闹的场景,有多么的壮观。上午六、七点钟的时候,这里真的是人山人海。

在大境路西段的菜场那里,有我小学同班同学的家长,开设的一家规模不小的豆腐店。我们常称他“豆腐店小开”,长的稍胖又有点黑。

然而九、十点钟过后,露天菜场就收摊了,这里一下子又恢复了原来的宁静,剩下的只是零星的卖点葱、姜的老年小贩了。

冷清下来的“九亩地”,顷刻间换身成为了上海古城内的“露香园”或“青莲庵”了。

在前面清代同治年间的上海县城图中,“九亩地”上面,标注有“青莲庵”这三个字。其实不管是“九亩地”也好,或者是“青莲庵”也好,其实在明代的嘉靖年间,这里都是顾名世家族,其私宅露香园之内的地方。据说当年的露香园,占地有四十亩左右,确实是一个挺大的私家园林院子。

明代上海的三大名园:一个是顾名世家族的露香园、一个是潘允端家族的豫园、最后一个是陈所蕴家族的日涉园了。

上海豫园内的美丽风景

上海明代的三大名园,如今只有豫园经过恢复性的修缮后,依然还存在着。陈所蕴家族的日涉园,据说今日在整修的“书隐楼”,曾经是日涉园内的原藏书楼。从表面上来看,顾名世家族的露香园,结局应该是最惨的,如今什么建筑旧址都没有遗留下来。只是好歹留下了一个马路的路名“露香园路”,在此告诉后人,这里曾经是明代“露香园”的所在地。

上海古城内的露香园路

然而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深入的去了解、研究明代上海的“三大名园”时。恰恰是园林遗产一无所剩的露香园,却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的非遗文化。我个人非常喜欢探索与研究上海古城老城厢的历史、地理、文化。当年自己特殊的工作岗位,也确实给我创造了非常良好的研究与探索的条件。

2005年的春天,我国迎来了最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享誉海内外的上海古城最优秀的《露香园顾绣》非遗文化,是由我以“上海露香园顾绣研究所”的名义,去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的。结果遇到1958年底才刚从苏州市松江县,划来上海远郊的上海市松江县,将她们祖辈们的苏绣,篡改为“松江顾绣”,也来冒充申报国家非遗项目。最后上海文广局的非遗申报办公室,书面发函告诉我,经研究后上海市以“顾绣”去申报国家非遗名录。当然最后批下来的也是“顾绣”二字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了。

要知道历史上的“顾绣”,几百年来曾经传遍全国各地,但是它真正的发源地,却是在明代上海县城内的露香园,即顾名世家族的闺房之内。

顾绣,顾名思义,那是来自顾家的刺绣。请问中国的顾姓人家有多少?也许成千上万家都不止。但露香园顾氏家族,历史上确实只有唯一的一家。因此“露香园顾绣”,才是中国非遗名录中最恰如其分,也是更完整的非遗名录名称。

在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将中国上海的“露香园顾绣”,在它故乡的土地上,去完成申报上海非遗的名录,自然成为了我的愿望。如今除了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所谓“顾绣”之外,上海的“露香园顾绣”非遗名录,在它自己故乡的土地上,终于成为现实。

中国的“露香园顾绣非遗文化”留在了它故乡的土地上

2007年,“露香园顾绣”非遗名录,重归故里。上面是黄浦区人民政府公布,黄浦区文化局颁发的证书。

上海故乡黄浦故里的“露香园顾绣习艺堂”一角

其实“露香园”留给故乡的非遗文化,何尝只有“露香园顾绣”一项。众多的“露香园非遗文化传说”,日后我会一项一项的告诉大家。只是由于古代的“农耕社会”,在今天其实离开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非遗文化”的存留显得日益艰难。说句实在话,今天的女孩子还有几个会有刺绣或缝纫的技艺?以前农耕社会的闺房刺绣技艺,真的离开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露香园顾绣”的非遗前景,自己并不乐观。好歹上海古城内的“露香园顾绣习艺堂”,自己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了。

昔日的“九亩地”,如今早已不存在了。随着“九亩地”菜场在上个世纪末的最后消失,上海古城的“九亩地”,也随之与我们永别了,只是历史的记忆还能永存下去。

来自最新的消息告诉我们,上海古城的西北部,已经全部被上海城投公司,作为露香园住宅区,来进行房地产的投资与建设了。如今已经完成了一期工作,即将开始进入二期的建设工作之中。

全新的露香园住宅楼房

尽管如此,但上海古城老城厢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上海古城的西北处的“露香园非遗文化”,一定会永远的留在它自己故乡的土地上。

笔者自己会扎根在故乡上海的古城内,继续不断的去挖掘、发扬上海优秀的古城历史文化,也祝愿它们能世代相传。

历史上上海古城的地名“九亩地”,随着“九亩地”菜市场的最后消失,露香园住宅区的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九亩地”的地名,也随之退出了上海古城的地名历史舞台。

永别了,上海古城的“九亩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