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太容易听家长的话,该怎么引导呢
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长说,孩子总是不听话,想教都不知道怎么教了。其实,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呢?是家长的话,对孩子来说,是没有用,甚至不舒服的感觉。此时,孩子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了主见。这未必都是坏事,教孩子判断是非能力,确立合理的目标,养成自立的习惯。这就是说,如果什么都听从,家长就会更担忧了。该听从的时候和地方,就要学会听从;不该听从的,就要有自己的主见。判断合理正确的方向,家长先有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会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孩子也有自己的逻辑,只是家长还不太了解。家长可以说一些,孩子觉得合理的话;让孩子在事上,能够得到认同。
孩子能够判断正确,行为和语言是否合乎道理。那孩子是跟家长学的,家长本来没有合乎道理;孩子只是把家长的影子,表现出来,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家长的沟通。对待孩子的教育,是必然要进行的。学习的过程,贯彻在生活的始终。在教的时候,家长觉得是对的,孩子就一定要听从。这样的话,就像直接下命令,会让孩子感觉不到亲情和温暖。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采用曲折的方式,才能考虑周全孩子的情绪。采用柔顺的方式,才会让孩子有所接受。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得到了承认和认可,就会乐于听从。否则,家长都否认了,怎么能让孩子听从呢?
陪伴孩子,一起配合做几件事。行动中能够感觉到开心,这份记忆是长久的。如果让孩子一个人感觉到快乐,那怎么去跟家长交换想法呢。沟通上,感觉是最真实的。在愉快的环境中,能够有所行为和表达,进步就很快。在行为和表达中,也要学会感觉到快乐。家长要教会孩子,怎么根据环境,随机应变,而不失去自我。就像到了幼儿园,就要做幼儿园里该做的事情。到了小学,就应该保持小学该有的状态。能够适应环境,但不能过于依赖环境。否则,就会有孩子不喜欢去上学。是自己有情绪,而无法表达出来,从而找到自己觉得快乐的事。不想跟父母沟通,因为沟通的内容,总是不能让人理解。
学会在行动中,保持快乐的心情。实践就富有情感,学习中就能专注。当取得了成果,是值得庆幸的事;但要处理好此时的情感。如果喜欢沉浸其中,稍有失败,就会陷入自卑或挫折。把事做好,是自然的事,是大家帮助的结果;自己只是有幸接触到了结果,是不值得过于赞美的。在成功的时候,不骄傲;在失败的时候,就不会气馁。
不被情绪所干扰,还有什么事是艰难的呢?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遵循客观规律去做事。从小就是跟着家长学的,孩子在学的过程中,不仅有行为,更有态度的模仿。在不同的情形中,家长是怎么处理的呢。生活处处都是教学,善于抓住时机。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该学习的时候,就要学习,顺从道理即可。按道理去教,家长依从于道理,孩子就能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