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住在农村一条很长的胡同里。每次晚上放学回家,都要走进那条深深的巷子,心里像是装了一面小鼓,“咚、咚、咚”,月光下瘦小的身影好像都在随着颤动。那时候奶奶还健在,她们那个年纪的老人,总有拉不完的“瞎话”,牛马蛇神从奶奶嘴来说出来都会演绎成一出出活灵活现的故事。当时我确是有些相信的,每次走进那条巷子,这些“绣花鞋”、“黄先生”、“美女蛇”…都会主动跳出来扰乱我幼小而脆弱的神经。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实在想不出到底在怕什么。是墙角悉悉索索的虫鸣?是吹过树梢飒飒作响的风儿?还是是农院里透出的若有若无的灯火……不管怎样,每次走进那条深深地巷子,那种怕的感觉就会自然而然地袭上心头,挥之不去。偶然在读物上看到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像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想起自己屡次走过的那条巷子,的确算得上悠长,却从未体会到《雨巷》中所写的那种诗情画意,想了好久,也找不出原因。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先在工地上整天盯着工人敲敲打打,后来到了乡镇机关成了一名基层机关干部,忙碌的工作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也渐渐懂得生活的重量,有时在村里工作到很晚才往宿舍走,天也是黑的,路也很长,却也不曾怕过。记得工作后第一次回家,天色已晚,心情却是兴奋异常。从村口下车,大步流星往家走。月色朦胧,清风送爽,不禁哼着起了小曲,走进了那条悠长的巷子。知道就快看到爸妈那慈祥的笑脸了,于是加快了脚步,“哒、哒、哒”,整个巷子回荡起我的脚步声。“鬼啊!”这时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声喊。借着朦胧的月光,就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拼命地往前跑着,小书包在后面荡来荡去。“小磊别怕,我是你小孟哥!”我马上认出他是我家邻居家小磊。听到我的喊声,他停了下来,转过身:“小孟哥,原来是你。可吓死我了。”我过去摸摸他的头,蓦地想起十多年前的自己,笑道:“怕啥?走,到我家玩去。”经过这次我知道,自己再也不怕走夜路了。以后每次想起这条小巷,取而代之的便是无比的亲切、莫名的兴奋,还有对家人深深地思念。现在看来这便是一种成长,怕与不怕的区别只在于多了一份沉淀,升了一种境界。走夜路就像照镜子,你想牛鬼蛇神,自然就战战惶惶,汗出如浆;你若想到了诗,便会月朦胧鸟朦胧;你哼歌,虫鸣鸟叫是你最好的伴奏;你若什么都不做,心如明镜台,整个天地就都是你的。
作者:韩建超,山东博兴人,现于滨州市沾化区政府办公室工作。文学作品曾入选《滨州百年诗词选》《枣乡文摘》等刊物,并在农村大众、滨州日报、鲁北晚报等报刊发表稿件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