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为啥那么牛?直到看到老领导写的四个字,才恍然大悟

当初刚看王志文的《天道》,始终不明白丁元英为啥那么牛?直到有一次,和老领导喝酒,看到他用酒水在桌子上写下的4个字,我才突然觉醒!

为什么看《天道》?还不是喜欢王志文!不管什么台词,从他嘴里念出来,都有那么一股子劲儿,让人忍不住反复品味。

然而,这部《天道》却因为太过尊重原著《遥远的救世主》,上映之后刚要火,就被打入冷宫。几经删减,才终于在十年后复映。

看了几遍《天道》后,我觉得不过瘾,就找来了“天道三部曲”,仔仔细细地读下去,这才发现:原来3部作品之间是层层递进的——

《背叛》讲的是生存哲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遥远的救世主》讲的是觉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天幕红尘》讲的是红尘当中的修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不夸张地说,如果能从中参悟一个点,就能跑赢了绝大部分人的认知!

尤其当我读到第3遍时,总有一种好像要看透什么的感觉,呼之欲出,却又欲说还休!

直到有一天,我参加了一个酒局。

饭桌上,有位刚退休的老领导,之前也不熟悉,本来也没有机会能搭上话。

就因为老领导突然提问:“你们想没想过,为什么世上大多数人都一辈子平庸?”

一时间,有说“家庭背景”的,有说“自己有没有上进心”的,还有说“运气不好”的……众说纷纭,可老领导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大家,不发表意见。

“你也说说。”点到了我。

我下意识地说道:“大多数平庸的人,差就差在一个“靠”字上。”

“哦?具体说说。”

“尤其是我们这代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养惯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亲戚,靠师长,靠天靠地的就是很少想靠自己。这样依赖性太强,很难做出不平凡的事,更不会有大出息。”

老领导哈哈一笑:“你肯定是看过《天道》吧?”

“看过一点,纯属个人拙见,还是得多向前辈们学习。”

本想着这事就过去了,可酒席一散,老领导又叫住了我:“你觉得丁元英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嗯,我特别喜欢他说的那句,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要想出人头地,一是要忍,一个是得行。”

说完之后,我还挺沾沾自喜的,想着今天回答得都不错,应该给老领导留下好印象了。可谁知,领导直接在桌子上写了4个字,直让我感觉后背发凉!

他写道:欲高反下。

看到我顿时紧张了,老领导便知道我读懂了。

欲高反下,是鬼谷子的话,意思是:想要爬得更高,反而要在表面上显得谦逊。

今天在酒桌上,我的确有点忘乎所以了,觉得自己比别人都能,估计已经惹出不少“没必要”的反感。

其实,如果能多精通一些《天道》中的道理,今天的问题就完全能够化解!比如说,平庸者想要翻身,就得至少做到以下3点:

一、欲高反下。如果还不够强大,一定要懂得示弱,一定要做夹起尾巴的人。但又不能无限制地弱下去,一旦机会出现,就瞬间爆发出“能力”,将对方KO出局!

二、找准位置。别太把自己的当人,也别不把别人当人,做自己能做、该做的事,尽人事听天命。

三、杜绝“等靠要”的思维。别人不欠你的,谁也没有义务帮谁。尤其在社会上,所有的合作根源,都来源于一个“利”字。你没有东西给对方,又凭什么能“等靠要”?

这些,仅仅是我从《天道》中感悟到的一部分,知道了,还能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让自己变好!

如果只是看一遍,回头该咋地还咋地,就太可惜了……

“天道”所含的道理还很多,主张我们有时间可以多看一看电视剧,多读一读“遥远的救世主”,领悟其中的智慧,领悟其中的道理,领悟丁元英的思想,即使我们并不完全领悟其中的一二,也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天道》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这部剧写尽了现实的心酸,揭露了很多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很多底层人士的诉求。但这部电视剧传达的思想是:无论生活再难,也要乐观面对,会给人生的希望和勇气。

修身不在山上,也不在庙宇,而在心境中种篱笆菊。如果你对天道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可以阅读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这一部电视剧把小说简化了许多,删节太多。比如丁元英五台山论道、左小青赴以色列密会丁元英,这种精彩场面,只能在书中看到!

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红尘》,这三本书被称为“豆豆三部曲”,这三本书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但是这三个故事之间却有所联系,三个故事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本书可谓环环相扣,每个人的结局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铺垫。它给人们的启发在于怎样的接近真相真理,理解神,尊重人,最终觉悟、得救。对每一个人来说,这种意义都是难以或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