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展宏图志:《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黄荣森在兴隆6444的日子
谨以此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永远做祖国最可爱的人(5)
记《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黄荣森
李小芹
五、尽展鸿鹄志
铁道兵后勤部所属的团级单位六四四四工厂始建于1969年7月,为适应战备需要,厂址选在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附近,据北京约150公里。工厂有现役军人和干部、工人六百余人,主要任务是为铁道兵施工部队生产工程机械配件。
1972年秋,黄荣森奉铁后之命,携全家四口人风尘仆仆地赶到六四四四工厂报到。工厂的家属区距离工厂较远,厂领导考虑到黄荣森爱人有病的实际困难,决定将其一家安置在食堂后面的平房居住。
厂里突然多了一名现役军人——眼睛明亮,面容温和,风姿儒雅,内涵深厚,一身合体的戎装更衬托出他不凡的风采。我那时是刀具班铣工,兼任厂共青团委宣委、车间团支部副书记,当我得知他是从铁道兵文工团调来当宣传干事时,心中充满了新鲜和神秘感,猜想他一定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希冀今后能在他的领导下把宣传工作搞得更好。后来得知黄干事所负责的宣传工作与我并无关联,很遗憾没有机会得到他的指导。
六四四四工厂座落在兴隆大灰窑沟的峡谷中,寂静的山林簇拥着山脚下狭长的厂区,工人们每天伴着嘹亮的军号声行走在车间、食堂、宿舍这“三点一线”,没有书读,没有电视,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唯一备受青睐的只有篮球。1971年,工厂从围场县招收一批知青进厂,加强了厂篮球队的实力,那几年打遍兴隆无敌手,是全厂职工的骄傲。每次比赛,场内生龙活虎,场外人头攒动,助阵的呐喊和欢呼声不断,兴奋与欢乐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黄霄川说:“父亲文革期间命运坎坷,但总是乐观地面对一切。1972年到工厂后,父亲本意并不想再重操旧业,但看到工厂的业余生活如此单调,工人的朴实无华及厂领导的重视,他才耗费心血组建了文艺宣传队,创作出许多贴近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
是金子总要发光。黄荣森过去在组建、管理部队宣传队时积累了很多经验,如今他把这些优良传统带到了工厂,率领宣传队员们出操、跑步,练习立正、稍息,将宣传队打造成为雷厉风行,纪律严明,有着军人作风的一只队伍,演出所到之处,皆博得相关单位的啧啧称赞,成为继篮球队之后又一个令全厂职工骄傲的团体。
刀具班钳工李志吉是厂业余宣传队队长,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1969年工厂成立初期,宣传队排练节目有很大局限性,一是没有排出过成台节目,二是节目的整体演出水平也不高,基本停留在联欢会的层次。特别是乐队人少,会演奏的乐器也少。”
“1971年9月天津知青进厂后,一些有文艺才华的天津知青加入了宣传队,大大地提高了宣传队的演出水平和文艺节目的创作水平。”
“1972年9月黄干事上任,对厂宣传队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精力。为了增加宣传队的实力,黄干事派专人去北京采购乐器和服装,完善了宣传队的硬件装备;送写作骨干去专业团体进修,提高创作水平;组织各车间汇演,既发现文艺人才,又推动了基层的文化活动;逢年过节亲力亲为组织节目为职工演出等,从而使厂文艺宣传队的节目质量和演出水平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宣传队员们十分钦佩黄干事的工作能力,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从黄干事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受益匪浅。黄干事为人和善,平易近人,工作中非常有耐心,从不发脾气,与大家关系极其融洽。厂里不少职工羡慕这个特殊团队团结欢乐的氛围,调侃笑称厂宣传队是'黄家协会’。”
1975年3月,厂宣传队外出巡回演出,出发前刘世隆政委讲话。黄荣森摄影。
“黄干事特别重视节目的创作,先是指挥队员们认真学演别人的节目,如表演唱《天安门前留个影》,坐唱二人转《祖国处处有亲人》等。在此基础上,他带领队员们原创自己的节目。为此,他身体力行,带头创作了不少歌曲和节目,如参加汇演的小话剧《课堂内外》等。与此同时,他还以他的经验和学识培养和帮助队员们提高创作能力,把原来队员们自己写的剧本、乐曲等进行精心修改,使原来很一般的节目焕然一新。如表现工厂生活,提倡勤俭办厂的舞蹈《洗棉纱》;表现工人加班加点工作的天津快板剧《家庭炊事班》,在修改上都浸透了黄干事无数的心血。后来,这两个节目被选入铁后宣传队,在多个兄弟单位表演过。天津快板剧还被兄弟单位改编为四川快板和湖北快板,在当时很受欢迎和好评。黄干事为此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1975年,厂宣传队到部队医院演出男生小合唱《军工战士学雷锋》《革命热情红似火》黄荣森作词、作曲。《锻工之歌》徐虎作词,刘铁力、郭庆生、陈佑仁作曲。黄荣森摄影。
“从进厂开始我就喜欢写东西,写得最多的是宣传队的文艺节目,像什么快板书、对口词、京东大鼓、天津快板等,想起什么写什么,写得都很幼稚,其实都是些顺口溜,大白话,没有多少文艺味道。当时也没人教我怎么写,都是自己瞎琢磨,进步很慢。1972年黄干事来到厂里,他的到来对我喜欢写作而言,当真是'久旱逢甘霖,暗夜遇明灯’。开始没敢向他请教,后来熟悉了,就把我的一些'作品’拿给他,非常紧张地请他给予指教。后来他从中挑出了两个节目,一个是天津快板剧《家庭炊事班》,一个是舞蹈《洗棉纱》。他拿着我的原稿给我讲解,特别是《家庭炊事班》,他从节目的立意布局,讲到用词造句,从节目的情节人物,讲到开头结尾,等于是黄干事重新写了一遍。舞蹈《洗棉纱》原来的乐曲是我写的,明显有江南《采茶舞曲》的痕迹,黄干事帮我重新构思编写。原来的曲子从头到尾都是2/4拍节奏,黄干事改写后,在中间部分加入了舒缓的3/4拍节奏,使整个舞曲变化丰富了许多。也许是黄干事看中了这两个节目都是直接反映工人生活的原创作品,所以他才下那么大功夫进行修改。后来,这两个节目都随厂宣传队参加了铁后的调演和巡演,再后来又被铁后宣传队选中,跟随铁后宣传队演出了很多场。通过这两个节目的修改辅导,我的收获非常大。特别在文字写作上,黄干事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子,使我看到了以前从没看过的美丽风景。”
锻工韩益群是宣传队的创作员,他说:“黄干事是我所认识的最有才华的人,工作中我和工友们同称他为'干事’,而私下里却尊称他为'先生’(那个年代是不允许这样称呼的)。先生由于性格过于耿直不受某些领导的欣赏而一生不得志,然而对于我来说,先生是导师,是知遇,我在文艺方面的写作能力主要受益于他。”
1975年,厂宣传队到铁道兵某部演出山东琴书《一代新风》。韩益群作词、作曲,黄荣森摄影。
“文革时期,我写的东西满篇都是豪言壮语和革命口号,为了让我的作品更像文艺作品,先生总是一开始什么意见都不说,只是不厌其烦地让我一遍遍地修改,直到我山穷水尽,他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或者亲自修改后再告诉我修改的理由。有时候,我的作品被先生修改得只剩下一个创意了,先生还是坚持要把我的名字写上,说那也是我的成果。在先生的帮助和栽培下,我真正明白了文艺作品如何写才能让观众喜欢,而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了提高我的写作能力和开阔我的视野,先生多次安排我参加铁道兵系统的文艺创作组,和一些写作高手一起创作参加全军文艺汇演的节目,多次写推荐信让我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找焦乃积(春节晚会的主编人员),高元钧(山东快书第一人)等前辈指点,多次安排我到各地参加观摩演出……”
“多年后的一个秋夜,我梦见了先生,醒后回想起许多当年的事情。第二天我写了一首诗:人生得一知音已是难求,更何况知遇乎?知音为友,乃人生之共鸣者,而知遇则为梯,实乃人生之启航者矣。”
宣传队队长李志吉介绍:“1975年3月,铁道兵后勤部挑选了几个单位的宣传队赴京参加调演,我厂宣传队也是其中之一。黄干事率领宣传队,带着一台精心创作、认真排练、自编自演的十三个节目,在北京丰台的部队舞台上参加了演出,并大获成功。”
“由于厂宣传队在铁后调演中表现出色,会后被铁后政治部指定到铁道兵大院演出,并到天津、河北、山西等地为兄弟工厂、铁道兵部队及北京部队医院巡回演出,受到了广泛好评。在铁道兵大院演出时,由于大院里的人平时看的都是铁道兵等专业文工团的演出,冷丁看到一家工厂业余宣传队的表演,感到十分新鲜,这场演出反响热烈,欢笑声不断。”
在文化最匮乏的年代,仅仅不到三年时间,黄荣森所领导的业余宣传队便脱颖而出,在参加铁后系统的文艺汇演中获得好评,成为铁后唯一一个叫得响的厂级业余宣传队。一个六百人的小厂,能够以三个多小时自创的综艺节目亮相于兵种机关——铁道兵大院,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能力,曾在铁道兵文工团一起工作的同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厂宣传队队员、后任厂党委副书记的郭庆生曾参加过铁后宣传队,他回忆道:“1975年铁后文艺调演之后,同年夏季铁后组建宣传队,并从所属各厂选出优秀节目。为进一步提高节目的质量和观赏性,抽调七人成立创作组,对选中的节目进行二次创作。铁后宣传队设有党支部书记,黄干事担任宣传队队长,负责节目的编写、排练和日常行政管理,每天事无巨细,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排练一个多月后,我们由铁后政治部宣传干事领队,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湖北等地的工厂、仓库、办事处以及铁道兵'五七’干校进行巡演,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誉。1976年,铁道兵拟于秋季在黑龙江嫩江农场举办文艺汇演,7月,铁后安排宣传队到兴隆仓库进行集训。7月28日,唐山发生特大地震,我们搭起帐篷继续排练,进度丝毫未受影响。兴隆仓库与六四四四工厂仅有一河沟之隔,地震后黄干事在山脚下为自家搭建好地震棚,每当我们吃饭或休息时,他便匆匆地赶回家照顾病妻,异常辛苦。9月在文艺汇演中,近二十个演出单位,铁后被安排在最后一场,没想到反映甚佳,竟然成了'压轴好戏’。总结两年铁后宣传队的生活,可以说,黄干事业务水平高,凝聚力强,宣传队员们都愿意与他共事。人心齐则泰山移,齐心合力创佳绩。”
事实证明,黄荣森当初的选择非常明智,基层才是创作文艺作品的沃土,是大显身手,展示才华,实现人生追求和价值的绝好地方。
黄荣森保存的1975年宣传队外出巡演折叠式节目单。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黄霄川将其父精心保存了四十六年的1975年厂宣传队巡回演出的《节目单》、自创节目的文字和音乐资料、演出照片相册捐赠给承德档案馆,丰富了厂史资料之内容。
当我看到这些“珍品”时,不禁为其内容的详实而赞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四四四工厂业余文艺宣传队汇报演出节目单》中,不仅详尽地介绍了节目名称、作者和参演人员名单,最后还不忘写上 “请首长和同志们提出批评指正”。汇报演出节目分文学部分、音乐部分辑印,封面均详细列出目录,让人一目了然。相册除了按照从排练、化妆、演出到参观、合影的顺序粘贴照片外,还标注出巡演行程示意图。在1976年9月参加铁道兵汇演大会铁后业余文艺代表队的合影照片后面,附了一张图表,按照每个人站立的位置标注出姓名和单位,这使我想起李志吉对黄荣森非常到位的评价:“黄干事做事极为有条理,非常细致认真。做事从来事先有计划,事后有总结。粗粗拉拉、马马虎虎在他的做事字典里根本就不存在。”
(未完待续)
岁月如歌 “八一”建军节:你还记得燕山深处的解放军6444吗?
连载:著名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志愿军战士黄荣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