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诗经秦风说陇南 娄炳成
有一种歌,从未流行却还在流行,很老却一直不会老去,这种歌的名字,就叫民歌。千百年来,民歌总是很低微又很伟大,从田间地头的小调清谣发展为舞台上的嘹亮壮美之歌,人们以诗作韵,以乐合声,借深情的嗓,抒多情的怀,不假涂饰地展现着其固有的人类早期天真烂漫的本色,从而,走进更广大的人群,进入更深邃的灵魂。
亘古至今,所有的歌者不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在乡间荒野,无非是在唱我们自己,唱我们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民歌自古有之,生于民,传于民,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采诗官”在民间游走,收集百姓疾苦,乐手编曲后传于宫廷,故而有了《诗经》“风”。小曲小调,缓缓薄薄,这些民歌出乎本心,成于自然,是真正的风土之音,是永恒的乡愁之歌,是我们心中无比憧憬的“诗与远方”。
与我们陇南这片古老的土地直接相关的最早的诗歌,是《诗经·国风·秦风》,共有十首,它们分别是《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和《权舆》。“秦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收录的十五国“风”之一,产生于2500年前的陇南西汉水上游一带,大致在秦襄公至秦穆公的一百五六十年间,为东周(春秋)早期秦地先民的民歌。
《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逼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所以在秦风中,有一种在其他的国风诗中少见的尚武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情调。这种精神和情调,是秦人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用血与剑铸就的钢铁意志与顽强精神,在民间口头文学艺术上的深刻体现,至今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限于篇幅,笔者仅以秦风中的半数诗歌为例,谈谈这些古老的诗歌中,有关我们陇南的一些信息储存,以唤起我们对于先民的崇敬之情,对于这片热土的感恩之心,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激发我们热爱家园、建设家园、赞美家园的乡愁情怀,从而为陇南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车邻》共有三章,描写了主人公拜会友人的欢乐情景。其中的第二章、第三章的“阪有漆,隰有栗”“阪有桑,隰有杨”,虽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起兴之句,但说明了,在2500年以前,“漆”“栗”“桑”“杨”这些物产植物已经普遍的进入到了陇南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土漆使用、栗子食用、蚕桑养植等已经发展起来,农耕文明已经进入到了比较发达的程度。整首诗也反映了古代陇南人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重视友情、热情待客、和谐相处的优秀品质。
《驷驖》也是三章,描写了秦襄公狩猎的全部过程和壮观场面。从诗中的“六辔在手”来看,当时的陇南四匹马拉的车已经很普遍,其驾驭技术也相当成熟了。而这时的狩猎,早已完全摆脱了以狩猎取食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的单纯意义,成了一种展示人物风采、壮士魅力,附带体能竞技、娱乐消遣的人文活动。
《小戎》同样有三章,比起其他秦风诗,句式较长,是一首妻子怀念征夫的诗。在秦国,习武成风,男儿从军参战,为国效劳,成为时尚。正像此诗夸耀秦师如何强大,装备如何精良,阵容如何壮观那样,举国崇尚军事,炫耀武力,正是“秦风”的一大特点。从诗中的“龙盾之合”“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等诗句来看,这些武器上都有很精致的装饰品,说明了当时的陇南人中有很多的能工巧匠,其手工制作工艺已经炉火纯青,十分高超。
《蒹葭》亦为三章,是秦风中唯一描写爱情的诗歌,凄婉缠绵的风格有别于其他秦风诗,也是《诗经》里艺术水准很高的诗歌之一,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从整首诗歌来看,当时的西汉水上游一带气候比现在要寒冷得多,白露降临之时,芦苇已经苍老了;而今的陇南,到了初冬以后,才会看到“蒹葭苍苍”的景象。
《终南》较短,只有两章,主要是赞颂秦公的容颜、服饰和仪态。从诗中的“锦衣狐裘”“黻衣绣裳”等诗句来看,当时远在周朝西部边陲的陇南,丝绸锦缎织造已经非常发达,无论丝绸还是皮革的制衣技术也很上乘,农耕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秦风》记录了2500年以前陇南先民们的思想情感、社会生活,反映了陇南先民们的理想追求、时尚风貌。由于我们同样生活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之上,与我们的先祖共戴一片蓝天,共饮一江清水,共食一地物产,因而,我们能够穿越时空,痛苦着先祖的痛苦,幸福着先祖的幸福,无论是血缘,还是情感,都是一脉相通、一脉相承的。
而这一切,都归结在对于同一种文化的传承,使得陇南人从2500年以前,历经星移斗转,岁月更替,一直走到了更加灿烂辉煌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文化”将我们与先祖紧密相连,从未断裂。这种文化就是我们的“根”,是我们陇南人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积极进取、精神永存之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