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给孩子开一个公众号
文/谭笑
有一句烂大街的鸡汤叫“与孩子一起成长”,可是这句话是每个父母都会有的切身体会。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孩子带着我们的基因长大,在我们的习惯下浸染,所以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过程,就是看着一个跟自己长得特别像的人,在天真无邪的脸蛋下,把自己所有的性格优缺点、行为做派用很夸张很戏剧的方式再现一遍。即使我们平时再没有时间反思自己,当看到另一个自己时刻在身边浮现时,总是会极震撼地重新认识自己,也前所未有地希望做一个更好的人。因此在思考对孩子的教育时,其实是在深刻地做自己的人生反思和未来探索。“俩小鬼博物”就是在这些思考下开始写作和构思的。
我总是觉得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独特窗口期和独特任务,有些东西可以留待以后去学,可是这些独特窗口期一旦错过,会是更大的遗憾。在幼儿阶段,健康的体魄、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敏感、对其他生命的体认和感知、基本的审美通路的开启,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些理论都是回过头来为自己的辩护,当时最直接的“家庭日”活动的初衷就是家里是俩男娃,精力实在是充沛得不行不行,在家里很难打发时间,而一旦拉到户外就分外自在,放猴归山林一般。我和孩子爸爸的工作又越来越忙,为了能有稳定的亲子时间,就固定下来了这项活动。
家庭日活动主要是户外活动和博物馆参观。爸爸妈妈都是体育残,深知充沛的精力对人生的意义,更体会到多巴胺对生活的快乐指数的直接意义,所以特别希望孩子们能在自然界的探索中对身体和心灵都有健康的指引。博物馆参观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自己喜欢,博物馆的空间和里面的艺术品是在水泥钢筋森林中的一处世外桃源,也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唤醒。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北京经常雾霾,博物馆也是无奈之选。当然不能否认这也是大城市的独特优势,孩子们能感受到这种活动是生活中一个日常的选择。
到现在已经写了19期了,中间除了孩子生病或者工作出差基本都坚持下来了。写的过程中会不断重新认识和孩子的关系以及对公众号的期待。虽然叫公众号,但是实际上读者并不多,这是一个相当私人的记录。平日里不太有习惯记录孩子的点滴,但是“俩小鬼博物”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背负了一个责任,把孩子们的成长记录下来。从一开始很无措不知道要记录什么,不知道要让读者看什么,到现在就是自在地把心中的感动平实地写下来。希望他们长大了之后回顾童年的时候能看到这么美好的回忆,在他们长出胡须、嗓音低沉的时候还能想到与父母之间这么亲密的时期,兄弟俩胼手砥足的这段时间。
公众号推荐:俩小鬼博物
微信号:gh_c9f74967b4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