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清明有感
我不知道多少节日还有当初的含义,也不知道以前的仪式感保留多少。我始终认为生活还是需要一些感仪式感,那些仪式感来自于内心的虔诚。也许很多节日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现在节日说的、搜的都是哪些地方好玩。我也是,更多是借节日得来的假期旅游。应该有好几年清明节没有回去了吧,其实内心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说:“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根。”我不知道在这样的年纪谈论文化认同感、谈论根是否是一种故作老成或者卖弄,但我真的很多时候有这样强烈的感觉。
关于鬼魂
对于鬼神,我既不相信一定会有,也不否定它的存在。但在家乡总能够听到那些玄而又玄的故事,解释不清,好像真的就有一种神奇的,不被人察觉的力量存在。从小时候怕夜的小孩,到如今在夜中自由行走,即便是听到关于鬼魂的故事,也已经不怕了。这是时间带来的勇敢。
依然记得小学六年级,同桌的小男孩很严肃的告诉我他曾经在山上看见鬼魂,依稀看见他描述时眼睛里的惊恐。想起我也曾在放学途中,看见田野周围的山上隐约可见的白衣服,克制住内心的紧张,快步回家。至今我都困惑,当初见到的白色如同人形的物,是自己的幻觉还是砍柴的农人?但我从未向任何人提及。心存困惑的事还有很多,比如伯伯手痛总不见好,拿酒到已逝人的坟前,第二天就好了。还有生病的亲人,把画有她的画像的纸拿去烧,病情也慢慢好转。
我始终不能解释这些事情,却总是给自己一个答案。我把这些所有神秘的事情归于心理作用。
我想我是始终不相信鬼魂的,所以在父母告知我深夜不能在外喊叫时,我依然会呐喊。但相信鬼魂的存在,是否也是一种安慰,至少会觉得那些死去的人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关于死亡
我挺早就亲眼目睹了一个人的死亡,也在一两岁就知道死亡是消失不见。同样也无法解释这份对死亡的敏感。
第一次目睹的是村里一位老人家,唯一的印象是他经常赶着一头头猪走在路上,大概是贩卖猪吧。因为父亲当初是个赤脚医生,那次正好老人生病,父亲去救治,听说病得不轻。我也跟随,就在到达他的房间几分钟后,他就闭上了眼,嘴张得很大,一位奶奶将一枚吊着铜钱的棉线放进老人的嘴里,帮他合上嘴,蒙上眼。我只是在一旁看着躺在床上的老人,只认为他是睡着了,没有丝毫恐惧。反倒是父亲担心着把我带回家。
原来死亡可以如此迅速!那时的我并不懂得悲伤。
后来,对死亡的认识更深,身边的亲人也有逝去的,只是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看到一个人突然没有了呼吸。后来见到的,都是僵硬的躯体,早被处理妥当。
一直觉得,年龄越大,越能接受死亡,也越不能接受死亡。能接受,是因为已经懂得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结局,死亡是必然会到来的,谁也无法避免。不能接受,是因为越年长,情感越丰富,心灵也会越脆弱,害怕熟悉的人永久消失。面对死亡,难免会有悲伤的。乐观对待的,并不多。
死亡,是个允许悲伤的事件。
这些年,熟悉的人走得太多,也走得太快,有些甚至没有反应。虽然想到无论是谁,有过怎样的开始和过程,结局都会是一样,会觉得有些安慰。但是依然会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感恩存在的日子,珍惜遇见的人。年龄越大,越明白哪些人值得珍惜,哪些人是真心对自己。
也许因为知道人生最后结果,才会在过程中坦坦然行走,尽量创造更多可能吧。
关于扫墓
清明扫墓,算是习俗的一种。对于扫墓的记忆,还算清晰,而且多半关于学校。
读小学时,学校就有组织扫墓活动。第一次听到扫墓,总以为是拿着扫把去扫墓地。后来才知道是浩浩汤汤的队伍前往离学校不太远的山上去祭奠当地的烈士墓。那算是一个盛大的活动。
每个班级的学生排好队,每个人手上都有从商店买来的花。队伍前方是拿花圈、吹箫的学生。记得有一年是哥哥和堂哥在前面吹箫,如今那两个小男孩都各自在为生活奔波,时间过得真快。每次我们都是在操场绕行几圈,就沿着街道去山上烈士墓,宣誓、读悼念词,就完成了一次扫墓活动。
很奇怪的是,在写这些时,我的眼前浮现了那长长的队伍,被太阳晒得通红的我们的脸蛋,街道许多卖花的小摊,去往山上的台阶,墓碑前堆放的鲜花、纸花,从山顶看到的远山、河流、村庄的景观,甚至还清晰看见当初同学的表情。如此真实,像是正在经历,可是已经相隔快十一年了。也许,那是我记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有些体验,只能属于过去。后来的扫墓,只是选择一部分人去,更像是一场表演。
而家里的那些祭祀,也越来越简化。那些固守传统的都已经成为了被祭祀的对象。
摘录朋友圈看到的一首诗
《祭》(桑梓)
墓碑上刻的是谁的名字?
祖父答
是你的曾祖父
然而除了父辈,孩子们对他一无所知
老房子的土墙上,一张放大的陈旧照片
是他在世间留下的唯一印记
黑白的光影里
是难于遮掩的长辈的威严
尚飨
收敛放肆和不羁
以虔诚敬仰的心
烧一摞纸,敬一杯酒,放一挂鞭炮
叩首,再叩首
年复一年的节日
温故家史
从族人的记忆里
呼唤先人的灵魂
我们一代
离饥荒和战乱太远
热爱漂泊和流浪
没有祭奠就忘记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