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光
地光,是地震过程中,在震区上空出现的一种发光现象,是强震即将来临的征兆。
地光大都出现在地震发生之前,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也有少数地光出现在地震之后的。地光的持续时间由几秒钟到几十秒不等,地光闪耀的同时,常伴随着轰隆隆的地声。地光的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都有,地光的形态多种多样,可分为闪电状、朦胧弥漫状(片状)、条带状、柱状、探照灯状、散射状和火球状等。各种形态的地光颜色不一,低空大气中出现的片状光、弧状光和带状光多为青白色,地面上冒出的火球、火团则多为红色。不过,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地光的颜色还随时间变化。[41]
人类对地光的观察与记录由来已久,1968年,在日本松代发生一系列地震期间,地震工作者有幸拍摄到了第一批“地震光”照片。有的照片显示,天空出现红色条纹,就像低悬的北极光;有的照片看上去像远处低垂的蓝色曙光。
地光是伴随着地壳变动而出现的一种自然发光现象,那么,地光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关于地光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大地震前地磁、地电场急剧地变化与大气中电离层相互影响而产生。
(2)地下天然气等物质沿地面裂缝冒出,突然自燃而产生的。
(3)由于岩石在大地震前发生急剧破坏,断裂破坏的岩块沿着断裂面互相摩擦,产生热量突然释放的结果。
应该说,上述几种假说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同时都存在着一定理论缺陷,对各种地光现象并不能给出一个全面的、合理的解释。笔者研究认为,地光起源于自地下岩石层,与物体的压电效应有关,下面就地光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有人试图用压电效应来解释地光的成因,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压电效应只发生在晶体上,并不适用于普通的岩石层。
压电效应,是1880年由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放射学先驱皮埃尔·居里先生(Pierre Curie,1859-1906)和雅克·保罗·居里发现的。他们发现,许多晶体在受到挤压或拉伸时,会在两个平面上产生相反的电荷;同时,还会产生发光现象。[42]
具体地说,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压电效应是晶体发生的一种物理变化,试问:晶体在受到挤压或拉伸时,物体表面为什么会产生相反性质的电荷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涉及到物理学基础理论的问题,需要对分子间的作用力重新作出解释。在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中,把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之为范德华力,组成物体的分子就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的,其本质是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与传统的分子物理学不同,笔者提出的形态场假说认为,物质分子之间存在两种作用,一种是M键,另一种是Q键,以此构成了分子的结构,称M—Q键模型[43],现简要阐述如下:
M键是分子及原子质量场之间的一种作用,具有传播光波的功能;Q键是分子及原子电场之间的一种作用,具有传导电流的功能。质量场是一个二维平面场,晶体之所以透明,是因为组成晶体的分子有序排列,M键相互链接,构成了一条光的传导通路,因而能够把光波传播过去。原子的电场是一个线性场,由原子核电场和核外电子电场共同组成,二者的方向相反。通电导体的电流,就是通过原子核电场传导过去的,而非所谓的自由电子。中性分子Q键呈环形闭合状态,对外不显电性。离子的电荷性质是由开放的Q键决定,分子的主电场方向取决于原子核的电场方向。
当晶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增大,质量场作用减小,相当于形成了一个“负压区”;为了维持物质结构的稳定性,M键会在外界捕获一个电子充填在两分子之间。这个电子的M场与分子的M场处在一个平面内,且旋转方向相同,产生吸引作用,构成(M+1)键。如果分子的主电场方向向上,那么,外来电子的电场方向就会向下,表现为在晶体上下界面分别产生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电荷,下界面为正电荷,上界面为负电荷。
当晶体被挤压时,分子间距减小,质量场作用增大,相当于形成了一个“高压区”;为了缓解分子间的排斥作用,M键会对外界释放出一个电子,变成(M-1)键。如此一来,原来中性的分子就会变成正离子,正离子的电场方向与分子的主电场方向相一致,与电子的电场方向正好相反。这时晶体上下两个界面的电荷性质就会调转过来,上界面为正电荷,下界面为负电荷。
由此可见,晶体在拉伸或挤压状态下产生电荷,是分子间的M键发生了变化,向外捕获或释放出一个电子,Q键呈开放状态,使晶体上下两个界面产生了相反性质的电荷,这是压电效应的本质。
需要指出,压电效应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它只发生在M键呈平面分布的分子之间;否则开放的Q键电场方向各异,不能产生电荷极化现象。在自然界中,只有晶体具有这种分子结构,这也是压电效应只发生在晶体上的原因。
普通岩石不是晶体,并不适用于压电效应。不过,两种物体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因而,分子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据此推断,当岩体被拉伸时,在临界状态下,分子的M键也会向外界捕获一个电子,充填到分子之间,构成(M+1)键,以维持物体结构的稳定性。这一推断对所有非晶体类物体都适用,只不过在这些物体表面,不会极化出异性电荷。在此,把这一理论推断,称压电效应的第一推论。同理,当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M键上也会释放出一个电子,变成(M-1)键,以削减分子间的排斥力;称这一理论推断,为压电效应的第二推论。
上述理论推断,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了实验证实。中国地球物理学家郭自强在实验中发现,当岩石受到压力发生破裂时,会放出强烈的电子流。另据报道,美国研究者在对圆柱的花岗岩、玄武岩、煤、大理石等多种试样进行压缩破裂实验时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试样会爆炸性地碎裂,并在几毫秒内释放出一股电子流[44]。不言而喻,上述实验结果与压电效应的第二推论相吻合:当非晶体物体被压缩时,M键上会释放出一个电子。
大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地光,包括朦胧弥漫状地光、片状地光、球形地光、闪电状地光、柱状地光、散射状地光和带状地光等。地光的形态不同,说明其形成机制也是不同的。下面就以压电效应推论为依据,来分别探讨这些地光现象的成因。
片状地光和弥漫状地光
根据舌岩体脱落说,在软流圈中岩浆流扭旋作用下,地下岩石层形成了螺旋形纹理结构。在前面已经进行过讨论,扭旋运动的岩石层处在纵向(水平方向)“拉伸”状态,而不是断层说所描述的横向(上下垂直方向)“挤压”状态,适用于压电效应第一推论;据此推演,在临震状态下,岩石内部将发生如下物理变化:
当岩石层被拉伸时,分子间距增大,M键会向外界捕获一个电子,充填在两分子之间,以构成(M+1)键。由于岩石中不存在自由电子,因此,这个电子只能从渗透在岩石层间隙中的气体或液体分子上掠夺过来,而失去电子的气体或液体分子则变成了正离子。这一电子转移过程与化学反应相类似,只不过发生电子转移的两种物质并没有结合在一起,而是仍处在分立状态。
地表岩石层扭旋运动的角动量,是舌岩体传递过来的。在一个地震序列,除了主震以外,还包括前震和余震。和主震一样,这两类地震也是由舌岩体脱落引起的,只不过舌岩体的质量小一些。舌岩体脱落必然带走一部分角动量,因此,在主震发生前后,岩石层的扭旋运动是变化的,处在间歇式运动状态。岩石层在扭旋运动中将产生扭波,通过检测扭波的脉冲周期,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间歇期内,岩石层内部的拉伸作用会有所缓解,甚至出现反弹,这时,部分(M+1)键就会释放出一个电子,还原为M键。正是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形成了两种形态的地光,一种是片状地光,另一种是弥漫状地光。
一方面,与晶体的压电效应相类似,从分子释放出来的电子聚集在岩石层表面,随着电子数量的增大,岩石层表面的电压逐渐增高;当电压累积达到临界值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像阴雨天的雷电一样,电闪雷鸣,并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出现在震区上空的片状地光。
可见,片状地光与闪电的性质相同,都属于高压放电现象,只不过闪电是云层对大地放电,而片状地光则是大地对大气层放电。
另一方面,分子的(M+1)键转换为M键,对于构成分子的原子来说,原子的能级发生了变化,将导致核外电子由高能级轨道向低能级轨道跃迁。根据原子的发光机制,发生轨道跃迁的电子,将辐射出电磁波。如此一来,地下岩层就变成了一个发光体,将产生发光现象。地下岩层发出的光透过地表,在大气中发生散射,呈弥漫状,像雾气一样笼罩在大地,被称为朦胧弥漫状地光。
例如,1968年,日本松代发生地震,在野水裕拍摄到的第一批“地震光”照片中,有些地光看上去像远处低垂的蓝色曙光。
可见,片状地光和弥漫状地光是由同一种机制触发而成,同时出现在地震之前,属于一组震前伴生型地光。
人们总结发现,7级以上大震前几小时至几天的极震区,多有地光出现,呈现片状或团状的低空朦胧的闪光,除个别伴有燃气外,均为低空大气的放电。表现形式上,山区为多、平原为少;震时最多、震后较少;蓝白为主、黄色为辅等等。
1975年2月4日傍晚,海城地震发生前,在我国辽宁南部海城一带,天色已是漆黑一片了,伸手不见五指,马路上的汽车靠打黄灯才勉强行驶。突然间,天空变成白昼,人们重新看清了路面甚至能看清房内摆放物品。还有人看到满天的红光,随后又变为白光。
2017年9月7日墨西哥当地时间晚上11点时,遭遇了8级地震,而在地震前,有当地民众拍到天空出现的地光现象,呈紫色,蓝色,蓝白色,青色,黄绿色,白色等倒圆锥形的闪光,有几次闪光持续时长1到2秒。
球形地光
地震前后,在震区上空时常会出现一种漂移的火球,也被列为地光现象;它来无影去无踪,闪着炽热的光芒,被称为球形地光。
1976年,唐山地震的前夕,郊区一农民在野外看到一个大火球从地下钻出来,通红刺眼,噼啪乱响,飞到半空中才灭。另外几个看瓜的农民,也同样看到距离他们约200米远的天空,忽然明亮起来,照得地面发白,西瓜地中的瓜叶、瓜蔓都清晰可。第二天凌晨,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整个城市被夷为平地。
1999年的一天夜里,在土耳其的伊茨米特市上空,出现了一个漂浮的球状的发光体。第二天,一场剧烈的地震袭击了这一城市,有1.5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前,在锦州一带人们看到火灾似的粉红色亮光持续了4分钟。而在海城一带的地区,许多人看到从冒水孔和地裂缝中喷出火球状光亮,像似不带尾巴的信号弹。
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萨镇连续遭到两次强震的袭击。和其他地区的强地震一样,当地居民看到了多种地光现象,其中,有许多是一种球形的闪光。例如,有人报告说:“镇西方看到像火流星一样的光。”“看到了3米左右的火球,拖着红的尾巴,3秒钟移动了几米。”“看到火球从前右侧跑到左侧,在很短的时间内,由蓝色发绿,散乱地变成红色……”
1976年,我国松潘地震时也有大量火球出现。仅8月16日晚发震前后,江油的一个社员就看到400多个火球。有人这样描述到:“我们先看见几处冒出零星的火球,以后越冒越多,难以计数。球刚冒出时有碗口大,当升高到10多米后,就变至簸箕般大;先是白色,后变为乌黑,还伴有响声。在白色的火光中,还有一股黑色烟雾在翻滚,同时闻到一种火药味。出现火球的范围估计约有3000~4000平方米,持续约15分钟。在火球发生的时候,收音机、罗盘、广播等均未出现任何干扰,也未发现物质的放射性增高。”
观察资料显示,球形地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我国黄录基、邓汉增在研究这种火球时,把它分为两种类型[45]:
A型火球,通常在地震前不久和震时发生。它们主要出现在震中区,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也看不到来自地下的通道,总是突然出现在空中。球体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二三十厘米,红色居多,间有蓝色、白色,移动迅速,有时带有响声,同时可见到其他形态的地光。
B型火球,是信号弹式或流星式的球状光体,发震前后都有,出现的范围也较广,但与一定的地质构造及地理条件有关,常直接从地面裂缝、冒水孔、河沟等处升起。上升高度一般为一二十米。球体大小较悬殊,小如鸡蛋,大如脸盆。颜色以红色居多,绿色次之,再次是白色或蓝白色。它们的移动速度较A型为快。有时随风飘忽不定,也常伴有响声,并往往带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如硫磺味等。严重时,可灼伤人畜。
球形地光与大自然中的另一种神秘现象——球形闪电非常相似,都是一种漂移运动的火球。球形闪电形成于雷雨天气,与震区的大气环境基本相同,都存在着大气放电现象。那么,这种火球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临震状态下,地下岩石层处在拉伸状态,构成岩石的分子通过压电效应获得一个电子;与此同时,岩体缝隙中的液体或气体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了正离子。这些离子构成的物质分为两种,一种以流体的形式从地下溢出,附着于地面物体之上,产生了静电现象。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前,在唐山北部一个军营里,几个士兵发现地下的一堆钢筋,莫名其妙地迸发出闪亮的火花。还有一种则是,离子间通过Q键作用,即分子间电场作用,首尾相接,形成了一个环状分子链,由此组成了一种离子态物质。
按照电磁学理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因此,携带同种电荷的正离子不能聚集在一起,组成单一电荷性质的离子态物质;离子态物质是由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共同组成的,称为等离子体。其实不然,根据笔者的研究,电磁学理论中有一个基础概念需要改变,那就是对“电荷”的定义。在笔者提出的形态场假说中,电荷的基本属性: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已转换为粒子质量场和电场的作用效应,不存在独立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粒子电场间的作用规则是,电场方向相同,产生吸引作用;电场方向相反,产生排斥作用。对于携带同一种电荷的正离子来说,只要电场方向相同,就会相互吸引,以Q键链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链式或环状分子结构。[46]
理论推断,正离子通过Q键链接,首先形成的是链状分子结构,正离子之间呈线性连接状态。当正离子的数量增多时,链状分子就会卷曲起来,首尾相接,形成环状结构。环状分子的特点是,正离子的电场环形连接,呈封闭状态,对外不显电性;但是,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组成了环形电流,因而,将形成分子磁场。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分子磁场方向与环状分子平面相垂直,是一个偶极磁场。也就是说,每一个环状分子都是一个小磁体,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磁场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分子团。这个分子团就是由正离子组成的单一电荷性质的离子态物质,其基本结构单元是环状分子。
在地震发生前后,地下岩石层的缝隙中存在着大量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先是通过Q键链接生成环状分子,接着通过磁场作用组成大分子团。在地下刚生成的分子团呈链条状,也携有偶极磁场,两端是磁场的N极和S极,当这个磁场自我封闭起来后,将形成环形分子团。由于离子态物质的温度很高,不断地对外释放热量,因而环形分子团就像火球一样,炽热而明亮。火球的颜色以红色居多,绿色次之,再次是白色或蓝白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红色表示温度较低,绿色表示温度中等,白蓝色表示温度较高。当地下压力增大时,分子团会从岩石层的缝隙处迸发而出,像信号弹一样射向天空,它就是出现在震区上空的球形地光之——B型火球。
同样道理,来自地下的电子辐射,使震区上空的大气层处在高度电离状态,生成了大量正离子。根据Q键作用原理推断,这些正离子同样会通过Q 键链接生成环状分子,之后通过环状分子的磁场作用,组成大分子团,形成单一电荷性质的离子态物质。这个分子团也以火球的形态出现,炽热而明亮,并发出耀眼的光芒。颜色以红色居多,间有蓝色、白色,移动迅速,有时带有响声。为了与B型火球相区别,被称为A型火球。
可见,A型火球和B型火球是通过不同途径形成的,由此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特征:
(1)起源地点不同:B型火球生成于地下岩层的缝隙中,从地面裂缝、冒水孔、河沟等处升起。而A型火球生成于低空大气层中,看不见来自地下的通道。
(2)外观尺度不同:B型火球大小相差悬殊,小如鸡蛋,大如脸盆。之所以如此,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地质环境。而A型火球大小相差不大,直径在二三十厘米左右,这是因为生成A型火球的大气环境基本相同的缘故。
(3)出现时间不同:B型火球在地震前后都可能出现,而A型火球只出现在震前,且常与其他类型地光相伴。
球形地光出现时往往带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无独有偶,在雷雨天气出现的球状闪电周围,也会闻到类似气味。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在电闪雷鸣之际,会产生大气放现象,电离的空气分子会通过Q键链接起来,形成环状分子结构,进而组成大分子团。这个分子团像A型火球一样,炽热而明亮,被称为球状闪电。
正常情况下,氧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而大气发生电离时,三个氧离子会通过Q键作用链接起来,形成臭氧分子(O3),这种臭氧分子像硫磺一样,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臭氧分子与大分子团相伴而生,即可以是组成大分子团的分子链,也可能是大分子团分解后的残片,这就是球形地光和球状闪电周围异常气味的由来。
球形地光的本质,是正离子通过Q键链接,形成的单一电荷性质的离子态物质。如果正离子的温度下降,就会从外界吸收一个电子,转化为中性分子;这时,环状分子的Q键就会发生断裂而分解,分子团解体,火球将随即消失。球形地光多出现在地震之前,偶尔出现在地震之后,通常被列为震前地光。
闪电状地光和柱状地光
地震发生时,下潜板块前端的震源体发生脱落,扭旋的岩石层迅速向回反弹,拉伸的岩体随之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时,在岩石层内部,将发生压电效应第一推论的逆效应,即分子间的(M+1)键会释放出一个电子,变成M键;其结果是,构成分子的原子能级发生了变化,同时产生了大量电子。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形成了两种形态的地光,一种是闪电状地光,另一种是柱状地光。
参照片状地光的形成机制,地震发生时,在岩石层内部产生了大量电子,这些电子聚积在岩石层表面,形成了地表电场。当地表电场的电压累积达到临界值时,将产生地对空放电现象。由于岩石层释放出的电子数量巨大,因而,所发出的光超过片状地光,像闪电一样划破震区上空,这就是闪电状地光。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前,一列从大连开往北京的客车,在行驶途中,司机突然发现列车前方有大片紫红色的耀眼亮光。司机马上联想到可能是地光,于是采取措施,紧急停车,列车刚刚停稳,大地震就发生了,从而避免了一场车翻人亡的重大事故。
另据报道,海城地震发生时,东自岫岩,西到绵县,北起辽中,南到新金,震区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看到了地光,近处可见一道道长的白色光带,远处则见到红、黄、蓝、白、紫的闪光。
1976年唐山地震时,据唐山市中心的居民反映,地震时市区东面和南面,弧形状光较多,当闪光由红色变成青白色时,地面随之大动起来。唐山市发电厂夜班工人在凌晨3点40多分钟听到响声后,便发现厂房东南面好象有几百支水银灯在发光。
云层对大地放电时,既能听到雷声,也能看到闪电,人们常用电闪雷鸣来描述这一场景。同样道理,地对空放电时,除了产生闪电状地光以外,也会发出巨大的声响。有观测资料显示,地光闪耀的时候,往往伴有象飞机一样的轰隆声。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地声,认为这种声音来自地下,是岩石层破裂产生的声响。其实不然,按照闪电状地光的形成机制推断,这种声音来自大气层,是地对空放电产生的雷声。
例如,1966年,苏联塔什干发生地震,一位工程师“听到左方传来发动机隆隆的响声,同时闪现出耀眼的白光,晃得睁不开眼,持续了4.4秒种,接着地震来了,差点把他摔倒在地上。地震过后,光也就暗下来了。”
一般来说,闪电状地光分布范围可以达到方圆数公里,在夜空中高度可以达到200~300米,持续时间只有一瞬间。也有人把闪电状地光比喻为电焊时发出的耀眼闪光,其明亮程度可见一斑。
云层对大地放电时,在天地之间有一条闪电通道,炽热而明亮,雷电的能量就是通过它传输下来的。而地面上被雷击的地方,通常都是向上凸起的建筑物、树木等。同样道理,在地对空放电时,也会形成一条传输电能的通道,其形态如同升腾的火柱,也被列为地光现象,称柱状地光。柱状地光多为红色、红黄色和白色,多出现于山区或高岗处,与遭遇雷击的地点具有相同的地势特征。
由此可见,闪电状地光和柱状地光,是由同一种机制触发的两种发光现象,同时出现在地震发生之时,属于一组伴生型地光。
散射状地光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的分子由(M+1)键转化为M键。对于构成分子的原子来说,原子的能级发生了变化,核外电子由高能级轨道向低能级轨道跃迁,将辐射出电磁波。换句话说,震中所对应的地下岩层已变成了一个发光体,相当于一个地下光源,它将以震中为中心,向外发射出光波,这就是人们看到的散射状地光。
不难发现,散射状地光与弥漫状地光的形成机理相同,所发出的光都来自地下岩石层。不同之处在于,弥漫状地光出现在震前,射程较短,光线较弱,局限于低空大气层;而散射状地光多出现在震时,射程较远,光线明亮,照彻天际。
历史上,对散射状地光的观测由来已久。在几个世纪之前,人们就在地震前后或地震发生时,看到过一种神秘而璀璨的光芒。
1888年新西兰发生地震。地震过后,天空中突然出现了数道耀眼的光芒。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光竟然持续了数个小时之久。1930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人们发现,地震中心上方约七十公里的天空中,也出现了几道奇特的光芒。
1975年2月4日傍晚6时许,辽宁南部海城与营口一带,虽然天色还未完全黑下来,但能见度已很低了,马路上已不能骑自行车,汽车也只有打黄灯才勉强行驶。突然,暗淡的天空豁然开朗,人们重新看清了道路,甚至能看清室内的物品。在海城招待所,人们甚至看到了满天的红光,后来又变为白光。
散射状地光是由地表岩石层发射出来的,而由地下深处岩石层发射出来地光,则多以光束形式出现。根据散射状地光的形成机制推断,地震发生时,与地表岩石层一样,地下深处岩石层也处在辐射状态,且所产生的地光强度更高,亮度更大,只是因为有地表岩石层的覆盖,而无法照射出来。但是,当地表岩石层错裂时,这种地光就会沿着错裂缝隙发射出来,形成耀眼的束状地光。其中,狭窄缝隙发出的光,犹如探照灯射向远方的光束,随着缝隙的开合而改变方向,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探照灯状地光。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的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大地震。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直达快车,于3点41分经过地震中心唐山市附近的古冶车站,发现前方夜空像雷电似的闪现出三道耀眼的光束。司机进行了紧急刹车,接着大地震发生了,由于措施得当避免了脱轨和翻车的危险。
1975年海城地震中,在北镇赵屯公社,人们看到的是东南方的天空有两道很亮的白光,像拖拉机的灯光在晃动,持续了一分钟左右,不久就听到了轰隆隆的地声。
带状地光
有一种由强震引发的地光,即使在白天也能看到,犹如彩霞映射天边,有的呈片状大面积分布在震区上空,天地红光一片,类似火烧云,有如带状横穿天空,似彩虹,被称为带状地光。
带状地光与其他形态的地光不同,它是一种高空发光现象,而其他形态的地光则是来自大地的一种发光现象,二者存在着本质区别。那么,这种地光是如何形成的呢?
关于带状地光的形成机制,笔者研究认为,带状地光的光源来自太阳,是太阳光在震区上空发生了折射,形成的彩虹缎带。具体地说,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处在扭旋状态的地壳岩石层内部压力增大,不断有气体溢出,其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气体聚集在震中区上空,与雨后的空气环境相类似,水蒸气分子团对光具有折射作用,彩虹就是通过水滴的折射而形成的。当太阳光从地平线方向照射过来时,在震区上空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频率的光折射率不同,因而产生了色散现象,在与太阳相对称的位置上,形成彩虹一般的光带,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带状地光。
由此可见,带状地光的形成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震区上空必须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以起到透镜作用,这就要求震中区必须处在地下水丰富的地段,以保证有足够的水蒸气生成。二是太阳的位置必须处在地平线以上,即凌晨或傍晚时分,只有这样折射光才能投射到震区上空,形成彩色光带。
值得说明的是,与雨后的大气环境不同,震区上升的水蒸气团处在流动状态,因此,所形成的彩色光带并不会像彩虹那样矗立不动,而是随着水蒸气团的流动而移动。如果水蒸气团(透镜)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那么,带状地光也会随之发生千奇百怪的变化。
1804年11月1日,五更天的时候,湖南沅陵的居民看到“红光为匹练,自西而东,没于地”,地光以条带状划过长空,随后就发生了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前的一个夜晚,一位护士值夜班,由于闷热,到屋外乘凉,天本是阴沉沉的,突然出现一片奇形怪状的云,说红不红,说紫不紫,刚回头又看到西北方的天特别亮,像失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