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三十四》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民初实业
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
上海河南中路的这座建筑很有意思,当年楼下是商务印书馆的门市部,楼上是中华书局的编辑部,两家毗邻而居,却曾经是竟争对手。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刚开始印一些名片账册之类的小东西。1902年新政府实行新政时,它抓住时机,出版了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各方学校竟相争购,销售量高达百余万册,获得很大利润。
出版部部长陆费逵
原商务印书馆出版部部长陆费逵认识到,辛亥革命后,教科书必然会改变内容,而商务在这方面的准备不足。于是筹组中华书局,并自任经理,不久中华小学教科书出版,书中印有五色国旗,与民国政体一致,很受读者欢迎。
归国华侨黄焕南
1912年,华侨黄焕南变卖了在澳洲的产业,携款回国。他曾两次到上海实地调查,经过观察,他发现在南京路和浙江路交叉口上,靠北边一侧行人最多,小摊贩生意最好。于是决定在这里兴建大楼。五层高的先施大楼一经落成便轰动上海,这是国人第一家自建的大楼商店。黄焕南认为先施公应该有自己的经营特色。
他一反当时流行的讨价还价之风,把全部商品明码标价。黄焕南还亲自拟定了两句著名的广告语:「始创不二价,统办全球货」。
中国民族化工业奠基人范旭东
1912年春,在日本学习化工的范旭东得知辛亥革命成功,匆匆告别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回到北京。为报效祖国,两年后他辞去公职,到天津筹办久大盐业公司。那时的塘沽盐滩还在,没有机器制盐,只是一座渔村。范旭东却幽默地称之为「中国化工的耶路撒冷」。在一间渔村的土屋里,范旭东坐了下来,开始进行实验,终于生产出雪白的精盐。他将自己的产品取名「海王星」。不久他又创办了水利碱厂,很快《红三角》牌纯碱就名扬海外。
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
同治末年,一位叫张弼士的南洋侨商,偶然记住了一位法国外交官的话:中国的烟台一带,极宜种植葡萄。二十多年后,张弼士真的来到烟台,在这里建起了张裕葡萄酒公司。1905年,大酒窖经三次改变成功,其规模和速度令当时的法国人都惊讶不已。1915年,张弼士带著张裕的红牌葡萄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并首次在国际上获奖。从此,张裕公司将金质奖章印在白兰地的包装上,称为「金奖白兰地」。
一百年过去了,中国的变化,使我们想起了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说的一段话:中国正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前夜,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1912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端。
飞行家冯如
飞行是许多人的梦想,对冯如来说,大将军的尊贵封号,并不比飞行家更有意义,七百多英尺的世界纪录,证明了中国人的智能与灵巧。1912年8月,一声巨响,为这种最现代的交通工具举行了悲壮的祭礼。
民国之初一对新人
新郎长袍马褂,新娘西式婚纱,这些民国之初的中西合璧结婚照,在今天看来也许有些可笑,但它是当时社会心态的一个写真,毕竟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912年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北京爱吃西餐和兼食中餐者占调查人数的23%。自晚清时起,沪,京,津等大都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啤酒,葡萄酒,咖啡,汽水等西式食品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
本世纪最成功的时装设计师当数孙中山,他不仅站在时代的浪尖,也领导着服装的潮流,他设计的这款服装--中山装已经影响了中国一个世纪。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诗歌与作者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