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层为什么总是身心俱疲?
为什么银行基层员工总是压力山大,身心俱疲,且没有归属感呢?
造成银行基层身心俱疲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因素:
01 客户的不理解
社会公众的文化、道德、家庭教育,工作和生活环境都不一样,素质和涵养参差不齐,有的人高兴时什么都好说,不高兴总是老子天下第一!
当这些人心情不好又必须到柜面办理业务时,对着工作人员横挑鼻子竖瞪眼,俨然把自己当成上帝而把邮政人当成了出气筒。
工作人员越不吭声,他(她)们越来劲!弄不好还要去投诉!虽然这个问题属于客户的道德问题,但是基层工作人员真的很委屈。
02 银行内部的不理解
不怕委屈与心酸!就怕领导不理解!有的高管人员是空降来的,没有一线工作经历,不理解基层的委屈与心酸,基层敢怒不敢言。
也有一部分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高管人员,由于任务、指标、内外部关系协调以及人事安排等压力越来越大,完全忽略了基层员工的情绪,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也不排除个别管理人员官升脾气涨,忽略员工感受。
03 银行生存空间被挤压
低成本的个人储蓄存款被分流,包括证券、保险公司、以及互联网民间理财分流,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各种宝宝包括余额宝的充值分流,还有,支付结算市场被挤压,收单市场被挤压。
总之,大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强,员工收入不断下降,分配到基层员工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少,各个专业的工作压力逐级加码,全部堆积到基层。
04 过度竞争和同质化竞争
金融方面:仅在农村,就有本地农村信用社或农商行、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邮政代办储蓄网点、农行分支机构,还有外地农商行设立的分支机构。
市场就那么大,僧多粥少,大家都在同一个林子用同一种方法打剩下的鸟。这样的后果就是员工辛苦,收入下降。
05 银行的底线
没有完成任务时“倒贴钱”无底线,超额完成任务却要受“最高限”这是制度的缺陷。
有一条留言为:在乡镇网点要求喊号,客户根本不理解,过号就吵闹;要求说普通话?你说的是啥子?营业厅那么小,几十个老年人排队领生活费,一个个的背诵十字真言,不务实的制度要求。
有一条留言为:很多银行快无纸化了,但在办理业务还有许多纸质资料需要填写,有时候开通一项业务需要填制20多个要素、几份申请。文化程度、婚否,试问它们的差别会导致办理的卡不一样吗?亦步亦趋,把人家十年前丢弃的拾来当宝贝也是因素之一。
06 不间断的营销活动
一些网点人员配备本来是满编的,一年四季从“抢保险”、“开门红”、“旺季营销”、“余额保卫战”、“冲刺双过半”、“完美收官”,“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等不停的竞赛活动,员工基本没有停歇的时候。
一些网点人员配备本来就不足,遇到有结婚的生孩子的生二胎的辞职走人的或者生病住院的,不要说年休假无法正常享受,就连每周的轮休都无法完全实现,两地分居的员工要正常团聚,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