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籍增长见识

这里的书不是学校的的书。学校的书是知识,不但要学知识,还要有智慧。智慧就需要多读智者的书。

通过一篇文章了解了漫画大师蔡志忠先生,然后购买了他的全套国学漫画,本来以为给孩子读。打开之后发现不仅仅适合孩子,更适合大人,生动的画面加上智慧的语言,再也放不下了。

以前读过老子,阳明心学,但没读过庄子。恰好这里有了,从庄子自然的箫声开始。

北海有一条鲲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那么大。有一天,它突然变成一只大鹏,它的背有几千里广,一飞直冲九万里的高空。太高空中,它低头一望,地面上灰蒙蒙一片,所有的山河房屋都看不见了,大鹏又抬头向上一望,之间天色苍茫无际,天地和它浑然混合唯一了。

胸襟要宽广高远,才会没有界限。不要站在任何角度,任何时间看事物,要与天地同体。

庄子 《巨大的怪鸟》

之所以有争执,在于问题的角度。一个盛着半杯水的水杯,可以看成半空或者半满。当有了接纳力,也就没有了任何角度。两个士兵为了挂在树上的盾牌是黑色还是白色发生争斗,在倒向对方的那一刻,才发现盾牌一面是白色,一面是黑色。但已经没有意义了。

吴军博士在《见识》中写到,活的诸多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范。而没有见识,视野被局限了。

孔子三季的故事也是说这个道理:

有一天,孔子一个弟子在外面扫地,客人问他一个问题,一年有几季呀?这个弟子想,这还用问吗,于是便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三季。四季,最终争执起来,于是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弟子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弟子向客人磕三个头。

恰好孔子出来了,弟子问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然后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有点糊涂了。也不敢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就向客人磕了三个头。

等客人走了,学生迫不及待的问,一年有四季,你为什么说是三季呢?孔子说:你没看到这个人全是都是绿的吗,它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死,从来没有见过冬天,讲三季它会满意,讲四季讲到天黑也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庄子的“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对于夏天的虫子,你不能跟他讲冰;对于井里的蛙你不可以讲海里的事情,对于见识浅陋的人,你不可以跟他讲大道理,眼界受着教育的束缚。

有的人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其实并不是贫穷限制了。是因为先有想象的限制,才有了贫穷。当总是专注某一事物,就会忽略其他事物,被称为”管窥“,就像只盯住管道上一个孔,忽视了其它的孔,也叫”隧道视野“。

吴军博士说: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