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在书籍中修好自己的气质

01作家黎戈也说:“生命前方,是无尽的衰老,我们笔直地跌落进去,别无选择。”时间会渐渐在人的脸上刻下岁月的印迹,但也会给人一件永恒的化妆品--气质。老戏骨陈道明除了精湛的演技,他独特的文化气质也是为人称道。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他的言行举止都透露着一股书卷味,谈吐有墨香,出口即文章。而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也非一日之功,同样也是长期浸染在书香中的积累。冯小刚曾说,陈道明是读书最多的演员。同剧组的演员在采访中也说道“陈老师的爱好就是看书,特别是历史书籍,他的宾馆床上1/3被各种图书占领。”书读多了,容颜自然会变。书读多了,气质也自然会变。关于读书余秋雨先生说道:“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余生很短,不能拓宽生命的长度,但读书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02苏东坡有首《和董传留别》的诗,开头两句就是:“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董传是苏东坡的朋友,家境贫困,穿的是粗布大褂,可他饱读诗书,难掩那一种高雅脱俗的气质。给人留下的就是一个美好的印象,你说这不是提高了他的颜值吗?三国时的吕蒙,原是一介武夫,读书甚少,后成了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孙权劝他,你现在手握重权了,光知道打打杀杀不行,还要多读书。此后吕蒙在处理军事之余努力读书,面貌大变。鲁肃见了他的变化,大吃一惊,称:“士别三日,非时下阿蒙!”可见,读书之后,吕蒙的谈吐、见识、境界,肯定起了相当大的变化,再非从前的一介粗鲁武夫了。顔值是不是也变了?宋代大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里的面目,自然也不是脸蛋,而是自己的形象,自己的精神风貌。也是另一种广义的颜值。读书,不仅在于丰富知识,提高学养,还在于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肯定比光有一张好的脸蛋,而出言粗鄙,一身粗俗气,市井味的人,好得多。03很多人了解并熟知董卿是因为春晚,大家对她的印象都是“漂亮”“得体”“有气质”等等……从2016年开始,《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综艺节目的上线,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饱读诗书、有文学修养的董卿,“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点在董卿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董卿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且时至今日还在坚持,在一次采访中,她透露自己现在每天睡觉前都要读书,而且绝对不会把手机带进卧室,在完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每天坚持阅读,已经成了不可改变的习惯。董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成功源自从父母的影响。董卿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督促她每天朗读诗词、抄写诗词,随着年龄的增长,董卿每年寒假和暑假都会拿到父母给自己列的“书单”,当然她也会按照父母推荐的书目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去认真阅读,所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些书中的精髓慢慢成了让董卿越来越优秀的基石。毕淑敏说:人的生命是一根链条,永远有比你年轻的孩子和比你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它是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不要计较何时年轻,何时年老。只要我们生存一天青春的财富就闪闪发光。能够遮蔽它的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种,那就是你自以为已经衰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要去计较何时年老,你要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才能维持一个更好的状态。04很多人羡慕三毛的洒脱,一袭长裙便可以走天涯,携着书笔就能游四方。人们熟识她与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羡慕她能成为荒凉贫瘠土地里的一抹绿色,在广袤的沙地里摇曳生姿。人们感慨她与荷西的结合,钦佩她对爱情的奋不顾身。三毛喜欢读书,年少时曾在下雨天里,躲在坟地里啃食课外书,受冻、说谎的难堪和煎熬记忆犹新,但对书里世界的那份痴迷,使她没有法子回头。走进撒哈拉的决定源于一本《国家地理》杂志,她说自己只看了一遍,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相见恨晚的感觉在心中油然而生。书里的文字给了她闯南走北的勇气,也让她无所畏惧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读书开阔了她的眼界和心境,从而遇见这世间美好的一切。这是一个不公平的时代,但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件公平的事儿还能去做,那就是去读书。也许你现在并不富裕,没有好的家境,没有优异的成绩,没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也没有遇见爱情。也许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所拥有的,接触的,是你一生都无法企及的。但唯有读书这件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它可以帮你走出自我的狭小,领略世界的浩瀚,在书中学会明辨是非,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现在可以不优秀,但未来依然可以满腹经纶,让人刮目相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