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梦”背后的故事

“作家梦”背后的故事

2018年秋冬之际,家居在长兴岛中部一小区内的8旬老人接到上海市作家协会寄来的邀请书,要他参加年度新会员入会座谈会,打开通知一看,通知中清楚的写着:你已批准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请准时参加会议云云,面对通知耄耋之年的老人高兴得象毛头小伙一样,捧着会员证手舞足蹈,确实值得高兴,值得庆贺,他是我们长兴岛有史以来土生土长,草根出生的作家,这位作家成名背后也确有贵人相助,这其中就有唐根华先生。

2013年的某日,黄元章老人拿着在宝山组织部门工作的邻居龚先生托人送来的上海老年报,虽然他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但喜欢读书看报,不善打牌搓麻将,一周四期,每期八版他会阅个通遍,尤其对董昊先生的往事专栏情有独钟。往事?我们长兴岛也有呀,我也奔八了,知道的往事还少吗?随之萌生了也要写往事的念头,但真要写哪里呢?这不是在当兵服役写思想汇报,不是转业回家农村大队工作写工作汇报,不是在公社办厂写的总结那回事。什么散文叙事,对他来说也一概不知,他也舍不得花钱买方格的稿纸,而在宣传广告纸的背面,女儿留家的条格纸上写,写着写着产生了去老年报寻找董昊先生投稿的想法。他真的去了,真的找到了。董老师看到这个乡下老头拿着皱巴巴的稿纸还真的接待了,还真的陆陆续续在往事专栏登了几十篇有乡土气的小文章,要不是今天要说我眼中的唐根华,唐老师的帮助黄元章圆了作家梦,而董昊先生帮他能说个三天二夜也不为过。

黄元章在老年报上陆续发表了小文章后,他的写作之路一发不可收拾,长兴的几个退休老同志,文学爱好者正在编辑《崛起的长兴岛》丛书。老黄拿着稿纸去找老徐主编,编委们看了不知可否,受到冷遇的他,激发了他坚定出书的念头。

要出书,也真有缘分,找到了唐根华老师,唐老师平易近人,老小无欺,看着这些杂乱的稿纸,耐心的帮他整理修改,关照员工们要不厌其烦,老黄也不懂如何申请书号。唐老师一一帮他搞定,《长兴往事》第一册,收录了黄元章早期的40多篇短文近10万字,于2015年三月付印。春日的一天唐老师送书到位于长兴岛凤凰镇北小区的黄家,唐老师题字一幅并与老黄合影留念,老黄看到唐老师送来的书,心中那个高兴劲溢于言表,那些先民们从崇明、启东等地拖儿带女肩挑泥络扁担上岛,住碾洞厅、烧泥涂灶、喝牛脚洼水,风餐露宿的幕幕往事,就在眼前闪过,这些翔实的往事现在的年青人闻所未闻,老黄说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写下来,留给后人,经过一年不到的努力,《长兴沙往事》续集文稿又送到了唐根华老师工作室,说实在比第一册有进步,经过反复几次编审修改定稿,唐老师不顾从南汇到长兴路途遥远,驾车上岛,在老黄住所我也与唐老师见面,这位浦东汉子,热情可亲,浦东口音和崇明方言交流到也顺畅,在他盛情邀请之下,我也送了几篇稿子在他的“追梦路上”发表,《长兴沙往事》续集又是印数3000册,照例唐老师又与友人结伴驱车往黄元章家中送书祝贺并送上条幅,有一句话叫什么初出茅庐是指年青人,刚走出家门连老虎都不怕。而老黄已八十有余,真是老翁卯发少年狂,写了一本又一本。长兴岛的历史只有180年左右,清咸丰年间露出水面,长满芦苇水草,以后陆续从各地失地的农民上岛风餐露宿开垦。一代代岛民用汗水、用肩膀、用双手垒起了80平方公里的沃土,先民们地下有知。今天振华重工的集装桥吊已遍及五大洲,装载桥吊的巨轮航行在七大洋,江南的航空母舰即将问世,而在老黄的笔下一幅幅先民们的生活、生产、居住的图案呈现在小学生、中学生、80后、90后、00后眼前,从全国各地上岛的建设者们才知道长兴岛那时候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没有柏油路……,那是不毛之地,近乎原始人生活。

激情归激情,几十万字,上百篇文章。在科班出身的大家面前不算什么,但老黄只有小学文化,退休前也没有从事文化工作,写出的文稿苦了董昊先生,苦了唐根华先生,事成者总有贵人相助,国家作协领导叶辛先生曾为《长兴沙往事》作序,并出席新书发布,作家郭树清多次上门指教,不久“续三”又问世。让人们想不到的从第二集开始老黄自己学电脑用唐人笔写出来的,唐根华先生用毅力把他的书印出来的。耄耋之年,眼花耳背道地的崇明话与浦东人交流起来可想而知,董昊先生当了无数次翻译。有时为了一个字一个标点老唐又得来回几次,而且老人倔强得很,又不懂人情世故,我作为旁观者说心时话,老黄的成“家”老唐功不可没。

2018年秋冬之际,黄元章参加了上海市年度新入会作家座谈会,捧回了红彤彤的会员证书,临行之际他问我要带什么小礼品?我说你就带一点你亲手种的长兴桔子吧,回来听他说当他把新鲜可口的长兴蜜桔送到与会面前,他们望着眼前这位老者感到不可思义,他的“往事”乡情、民俗、轶事,跃然在纸上跳跃,他的文字算不上华丽,但经过老唐的编排,不算厚的三集确是一个老者的乡愁。三集每集印刷3000本,2019年下半年加印每集1500本,总数在1万册以上,但在书斋兼客厅餐厅的20多平方房间里看不到书籍满堆,哪里去?都和读者见面去了,写书的人都知道卖书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我们这位老先生破解了这个难题 。我和黄元章老人是邻村,在隔河相望的社办工厂劳作。近日与他见面知道他还在努力写作崇沙帮方言解释,争取早日送到唐根华手中付印。

姚伯祥

2020年11月18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