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的“渡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道教为何没有这种说法?

在民间和修真小说里,“渡劫”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字眼,凡人修仙时往往需要渡劫成功才能算得道成仙,甚至在传说里一些动物也会有渡劫。民间传说狐狸、蛇等修炼到一定境界需要经过渡劫才能超脱飞升,如《聊斋志异》里一只修行千年的白狐为了躲避雷劫藏在书生的床底,被书生抱在怀里才避过了雷劫,最后变成一位美女来报恩。《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也是一位经过渡劫才化为人形的千年蛇妖,她与许仙有前世姻缘而结为夫妻,而后又跟法海斗争了数十年,最后夫妻二人都位列仙班。

那么传说中的“渡劫”是什么意思呢?“劫”就是劫难,民间认为凡人尤其是动物修仙是一种逆天的行为,上天是不会轻易让他们成功的,于是便设置了许多阻碍,即为“劫”。这种劫难最常见的便是雷劫,也就是俗称的“五雷轰顶”。雷劫便是雷部的神仙所行的刑罚,道教的神仙体系里有一支庞大的雷部系统,道教认为雷神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给予世间万物能量,又考察人间的善恶之事,护佑苍生。在雷部,既有像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这样的尊神,也有雷公电母、及诸位护法天君等。

然而实际上,道教并没有“渡劫”这种说法。道教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便是可以修炼成真、得道飞升。道教认为修行之人的道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或是服食丹药之后,就可以身腾紫云,升入天界。代著名的道教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有描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修道者无一不渴望能长生不老、飞升成仙,道教对于修炼之人表现的是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使用“雷劫”等加以阻碍。但是道教认为成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所谓“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古往今来,真正能证道成真的修行者可谓是少之又少。即便是道教的神仙也要经历许多劫难。

玉皇大帝为众神之王,他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据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记载,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光严妙乐国的地方,国王净德王和王后宝月光老而无嗣。一天夜里梦到太上老君抱着一个婴儿送到王后手中,王后宝月光梦醒后而有孕。怀孕足足十二个月,乃于丙午年正月初九诞下太子。太子自幼聪慧且行善救贫。在国王驾崩后,本该继承王位的他,却选择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又经亿劫,始证玉帝。玉皇大帝历经数以亿计的劫难才成为统领众神的玉帝,足以说明修行的不易。

其实道教所说的劫难并不是修真小说里的“渡劫”,而是修炼时所要面对的“心魔”,修行时要保持清静无为的境界,无欲无求,经受各种欲望,才能证得金丹大道,与道合真。道教有“魔考”一说,即经过“魔”的考验才能成道。

根据《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记载,神界有五帝大魔,乃是万神之宗,经过他们的种种考校之后,修道之人方能证道成仙,这五位魔王分别为“青天魔王姓赋,讳齿成巳,主巴元丑伯。赤天魔王姓弗,讳申肃,主负天担石。白天魔王姓赭,讳上栢,主反山六目。黑天魔王姓邓,讳呼倪,主监丑朗馥。黄天魔王姓枭,讳公孙,主横天担力”。

全真祖师吕洞宾在其所著的《钟吕传道集》里对于“心魔”也有如下的阐述:“所谓十魔者,凡有三等。一曰身外见在,二日梦寐,三曰内观。如懑目花芳,满耳笙簧。舌求甘味,鼻好异香,情思舒畅,意气洋洋。如见,不得认,是六贼魔也。如琼楼宝阁,画栋雕梁,珠廉绣幕,蕙帐兰房,珊瑚遍地,金玉满堂。如见,不得认,是富魔也。……”这些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七情六欲都是修行路上的阻碍,也是一种考验,只有除去它们才能证道成真。因此综上所述,在正统的道教中并没有民间所说的“渡劫”。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