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教育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人工智能直接冲击五大垂直行业:制造业、医疗、生命科学、金融和教育,其中冲击最大的是教育。面对这种现状,“人工智能+教育”的出现是必然趋势。智能教育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依据教育大数据,精准计算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科倾向、思维类型、情感偏好、能力潜质,结合习得规律和教育规律,合理配置教育教学内容,科学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那你知道关于智能教育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吗?
1.智能教育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教育部公布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长李德毅把此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看作一个工具或平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认为,此前的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手段的信息化,即无非是把教育过程中展现的方式、传输的方式、记录的方式,改成电子的模式、数字的模式,但并没带来教育理念、体系和内容上的变化。
《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智慧教育”概念,即智能时代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方面要有更大幅度的改革和转变。智能教育重点要解决的是教育均衡问题、个性化教育问题。
2.智能教育等于电脑和网络上课?
作为基础硬件设施,电脑和网络的建设、普及在国内各级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和多媒体教室比例大幅提升。这二者肯定是智能教育中教和学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季认为,延续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信息终端武装起来的学习环境当中,变得越来越陈旧,智能教育需要教育内容的重大调整、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学习资源的跨界重组。
3.智能教育如何促进素质教育?
智能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解决当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智能教育绝不等同于素质教育。李德毅指出,智能教育是匹配和服务于智能时代的。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林仕梁,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孔庆亮等都明确提出,不应该使用21世纪的信息技术去强化19世纪的教育模式。
智能教育的革命要打破自19世纪以来为了顺应工业化时代批量生产体制的教学模式,破解“快的吃不饱,慢的吃不了”的困局。陈子季指出,智能教育要打破学习的垄断,弥补教育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的精准化,重新界定公共教育服务的范围,同时在此过程中,政府进一步履行管理职责,制定智能教育的测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