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书法系2020级2班篆书临摹结课作业展

前言
篆书,周代时期,是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但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书法的发展演变,维系了中华文明从诞生到发展的自我延续。
赵宧光认为学习书法应该时时明知书法之源。他说:“学书须彻上彻下,上谓知其本原来历,下谓采其末流孙枝,知本则意思通而易为力,求原则笔势顺而易为功。”在《寒山帚谈·法书七》说道:“篆隶必秦汉,秦汉以下不取;真草必晋唐,晋唐以下不取。”他认为篆隶的最高成就在秦汉,而秦汉以后的篆隶则不可师法;真草的最高成就在晋唐,而唐朝以后的真草不可取法。
李阳冰认为,要学好篆书,首先追寻篆书创造的源头,回到古人的艺术思维之中,回到活生生的大千世界之中,去发掘其间的艺术潜质。他说自己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草木虫鱼、衣冠文物等等物理人伦之中得到篆书的意象。书法艺术要表现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生命精神,展示人们对于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大化之流的体验。
我们在学习中要崇尚古意与法度,师古法,从古人身上去学习,然后不断去尝试去实践,方为学习之法。
篆书课程结束,从大篆到小篆到唐篆至清篆,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有明显的进步,也对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书法班的学子们用独立思考的精神创作出一幅幅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也许不够完美,也许颇多瑕疵,也许差强人意,但在学书之路上,我们当以学子的赤诚,追随先行者的步伐。

指导老师:张恒

山西定襄人,渭南师范学院书法教师。

书法启蒙于杨建虎、刘瑞鹏等诸位老师。

2013年考入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受教于张永亮、王智杰、赵顺等诸师。

201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与篆刻专业,导师崔树强,并得张索、顾琴、曹院生、程明震、胡光华、朱浒,以及韩天衡、曹锦炎、陈忠康、俞丰、钱伟强、仲威、王客等老师的指导。

研究生期间发表多篇论文于《中国文艺家》、《艺术教育》、《艺术家》等杂志。

展览:
上海市第九届篆隶书法展入展
山西省廉政书法作品展入展
山西省“众志成城 春暖花开”书法作品展入展
“永和风流”晋砖拓片题记展入展
咸阳市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忻州古城诗书画展邀请作品

作品欣赏

曹明堂

我是曹明堂,来自陕西安康。进入渭南师范学院所学的重要的一门课程便是篆书临摹,以《袁安碑》为例此碑的书写滥觞于东汉复古思想。在隶书得到规范与“程式化”的同时,利用小篆书写碑额也成为风气,结构生动自然。在临习篆书的同时,我感受到了线条的优美,结构之美,在今后的学习里,我也会不断的探索篆书的妙趣。

陈 方

我是陈方,来自甘肃平凉。孙过庭有言:“篆贵婉而通”。经过三周的篆书临摹,也更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篆需静会通。在线条的质量上则更需下很大的功夫去追求其有力刚劲,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的探索,三周颇有收获,今后的习书道路上更会以这样的方式去探索。

刁文轩

我是刁文轩,来自山东德州。王虚舟《论书剩语》云篆书用笔须如绵里裹铁,行笔如蚕吐丝。由此得出,篆书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充满古朴雄浑之美。经过一个月的临习以及总结,且以石鼓文为例,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对于我自己,也感悟到在学习以及生活之中,都应气息沉淀而面不改色,未来我也会一直坚持临习篆书,不断努力,塑造更好的自己。

段 超

我是段超,来自山西太原。进入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第一门课便是篆书临摹,初次学习篆书便能从深沉平静的篆书中感觉到篆书的深奥。看似简单其不然。经过几周的学习,虽然空间排布线条等不尽人意但是我会继续努力,持之以恒的练习。希望自己可以不断探索书法的奥妙锻炼自己的技艺心智。

法银杉

我是法银杉,来自山东淄博。篆书是中国最早的古代文字系统,学习它可以深刻理解汉字源流,从象形到抽象的演变过程,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掌握纯粹的“中锋”用笔,将来对学习楷、隶、行、草各种书体都有帮助。进入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学学习的一月时间临习了篆书中的《袁安碑》及徐三庚的《出师表》。《袁安碑》在书风上属于规范严谨一类,篆法通婉流畅,精细均匀,疏密得当,加之刻工精细,继承了正脉篆书传统。徐三庚篆书《出师表》,别树一帜。他解放思想,敢于创造。从书体入手,把自己写篆书的风格,用之于刻印。着意于汉篆,而变其体,这样字有渊源,章有古法,刀有笔意,自成一家。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篆书的理解更加深刻,以后会更加精进专业,提高自身能力!

郭丽琪

我叫郭丽琪,来自山西晋中。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学习篆书的好处是有很多的,最突出的有三点:(1)篆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系统,学习它可以深刻理解汉字源流,从象形到抽象的演变过程,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2)掌握纯粹的 中锋 用笔,此笔法千古不易,将来对学习楷、隶、行、草各种书体都有帮助(3)唐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篆书重在锻炼线条和笔力,这为以后学习国画和篆刻提升了内功。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练习,不断探索篆书的妙处。

黄明臣

我是黄明臣,来自山东临沂。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其中婉和通就指的是篆书的婉转和通畅。在本次临习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其节奏感跟线条的质感,流畅度。未来我也会不断努力继续去探索书法中的奥妙之处。

江北宇

我是江北宇,与王羲之、颜真卿等历史中著名书法家同是山东人,自从学过篆书之后体会颇多,秦小篆的特点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小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

解魏华

我是解魏华,来自山西太原。古人云“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正是篆书的古老,从殷商甲骨文到秦篆几千年的篆书发展中,积累了庞大的篆书体系,为中国文字隶、行、草、楷等书体的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篆书的学习,更好的掌握了篆书书写规律,难识难写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勤学苦练,为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字。

黎 静

我是黎静,我来自广西。通过几个星期的篆书课程的学习,我对徐三庚的出师表有了些许理解,其书解体内擒外纵、上密下疏斜画延长。而其用笔强调篆隶相参、顿挫起伏、痩劲爽利。横画起笔用隶法,或藏或露。竖画或直入或侧入,收笔或垂露或悬针。环曲画多重起轻收,强调“起-按-提-按-收”的粗细起伏节奏,特别有飘逸婀娜之情致。

李 媛

我叫李媛,来自甘肃武威,古凉州有浑厚的文化底蕴。对学习书法有很大兴趣。来到学校进行了篆书临摹课程学习,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对篆书的了解亦不断的加深。篆书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书体,不像楷体字有“永字八法”的变化,其基本组字的方法,仅有“点、直、弧”三者。大多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而且,很多时候作品中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意前笔后,下笔之前要做到胸中有数。老师也常强调要多读帖。最初我常不理解要从帖中读出什么,后来发现,读帖比直接临习更为重要。因为在读帖的过程中,是要加入自己的思考的,去感悟理解前人的用笔章法技巧等。

刘 娜

我是刘娜,来自陕西延安。写字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字帖是很好的模本,进步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刚开始时,是改不掉十多年的写字习惯的,在模仿中进步,有空时多在纸上画画写写,找一找模仿字帖时的感觉,慢慢就会进步的,你可能没发觉,但一对比以前的,你会发现进步很大,至于能达到的水平还要看你自己的努力。

马晶琳

我是马晶琳,来自山东济宁。古人云:“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为人不可不学篆书,篆书者,文字之祖也,不学篆书,不足以识文字之情。”由此可见,不识篆习篆,就难以认识中国文字之精髓,就难以掌握中国文字之由来,学篆不但无复古之嫌,而是为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字。我习篆书的第一课便是吴昌硕的《石鼓文》,《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被称为石刻之祖、篆书之宗。我认为要想学好篆书必须以古为徒,取法乎上,精通一家,博采众长,通晓篆理,持之以恒,正如康有为所言:“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尽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能成效。”

司维钦

我是司维钦,来自山东淄博,进入渭师美术学院学习了三周的篆书临摹,对线条的质感颇有收获。以徐三庚的《出师表》为例:徐三庚小篆的风格秀丽流美,有种“裙袂飘飘,情意绵绵”的感觉。我觉得是深得完白山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精髓,且结字端庄秀逸,匀称大方。将金石之凝练古朴熔入书法之气韵,将金石之刚健犀利融入笔法之妍美,遂使其书作刚而不拙,妍而不媚。是可谓“吴带当风”,美哉壮哉。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也应该不断探索钻研篆书的趣味。

孙齐杰

孙齐杰,来自甘肃天水。通过一段对篆书的学习,让我对篆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书写篆书时,把握起笔藏锋,收笔回锋,运行时始终保持中锋,笔锋一偏就会出现棱角。篆书要求笔画圆润、厚重、沉着。不断练习,线条、粗细、俯仰、收放让门外汉的我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让我知道书法学习得要勤学苦练,手上有功夫才
是硬道理。

王佳茹

我是王佳茹,来自山西运城。现就读于渭南师范学院书法专业,刚进入大学先学的便是世称“石刻之祖”的石鼓文,石鼓文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让我感受到了先秦时代书风的古朴雄浑之美。接着学习的是东汉名碑袁安碑,笔画圆润流畅,柔中带刚,笔致遒劲,表现出雍容、端庄的气度。随后学习的阴符经则让我对楷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墨迹本让我对古人楷书的用笔和结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这三种字体不同、风格迥异的碑帖的临习,我的书法审美素养和书写技能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会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继续努力,持之以恒。

王鲁岳

我是王鲁岳,来自山东烟台。通过对篆书的学习,了解了文字演变过程,辩识篆书并罗了解不同系统篆书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就小篆而言,它的结构相对严谨,线条相对均匀,呈现出一种婉转流畅,安静祥和,静穆儒雅的面貌。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以古为徒,取法乎之,持之以恒。

王茹月

我叫王茹月,来自山西太原。古云: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渭师专业第一个月的课程便是篆书。相对于草书的连贯和楷书的转折,我更喜欢小篆线条的均匀圆润,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纯净简约的感觉。其笔法简单,但质感,空间布白和结构是最难掌握的,萧退庵老人认为小篆“必须能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可谓一语道破了篆书的结字特征。通过篆书的学习,让我的线条有了质的飞跃,篆书为书体之首,在今后的书法学习中,我会更加认真临帖,认识汉字之精髓,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

王姝琦

我是王姝琦,来自山东济宁。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随着课程的深入,自己的线条和笔力都得以提升。学习篆书可以深刻的理解汉字源流,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感受到了篆书的线条、结字、空间之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勤学苦练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水平。


吴婷婷

我是吴婷婷,来自陕西。通过篆书的临摹,我学到了很多,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赵铁山篆书》,它字形修长,运笔以中锋为主,清劲圆畅,而赵铁山也是享有“南吴北赵”“大江以北无出其右”的美誉,这也是他实至名归的称誉。临摹这部作品,我认为我是在用心和这位书法家进行交流,感受到了篆书的如美人如壮士的多变美感。这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勤学苦练和多读书才能提高篆书的书法水平才能刚好的与古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获得更多的人生真谛。

徐嘉蕊

我叫徐嘉蕊,来自安徽阜阳,此次篆书结课令我感受颇多,我认识到在其他书体中具备的收放,疏密,镶嵌,留白等矛盾关系在篆书中同样具备,其中“使转”和提按是运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古人云:“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为人不可不学篆书,篆书者,文字之祖也,不学篆书,不足以识文字之情。”由此可见,不识篆习篆,就难以认识中国文字之精髓,就难以掌握中国文字之由来,学篆不但无复古之嫌,而是为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字。短短三周只是刚刚入门,篆书的线条、结构、空间值得我以后深入学习与体会。

杨 诺

我是杨诺,来自山西太原,我很喜欢篆书这种书体的朴拙静穆与不善张扬。然而篆书临写之难,是其他书体无法比拟的。要想学好篆书必须以古为徒,取法乎上,精通一家,博采众长,通晓篆理,持之以恒,正如康有为所言“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尽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能成效。”

杨欣若

我叫杨欣若,来自安徽淮北,在渭南师范学院书法学学习。篆书的线条之美众人皆知,徐三庚的字更是别树一帜,条疏密感极强,笔势飞动,线条流畅,一气呵成之感。有吴带当风,姗姗尽致之韵。学习篆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今后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姚 晗

姚晗,山东日照书法生,自幼学习书法,先后跟随葛坦刚老师,张召兖老师,林桂芹老师学习,现为渭南师范 2020 级学生。篆书课程入门需要听从老师指导,用心临习,熟练后用心体会字帖特点,加入自身理解,便可有所进步。

岳文璇

岳文璇,甘肃天水人。2020 年进入渭南师范学院学习书法专业,近期学习篆书临摹让我感触颇深!“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莫过于石鼓文了。石鼓文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气质雄浑,笔力稳健。在章法上,即字字独立,又上下、左右兼顾得当;晚清杰出艺术大师吴昌硕,其篆书即为善学善用《石鼓文》之典范,曾言:『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我也是一日有一日之感悟。短短几周深得张恒老师教导使我在临习原石和吴昌硕临本的过程当中受益匪浅。

张晨旭

我是张晨旭,来自安徽蚌埠。虽然篆书一直是我的薄弱的部分,但是经过三周的学习清代徐三庚的篆书,我对于线条的流畅,结构巧妙的独特风格有了很深的心得体会,这更让我明白了“吴带当风”的深刻含义。在今后的学习中,作为后辈,我将更加努力钻研书法,用心体会书法的妙处。

赵先凡

我叫赵先凡,来自陕西安康,“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书法便是如此神奇。就拿篆书《袁安碑》来说通过学习我能感受到这部汉代篆书典型之作中的圆润流畅,骨力挺拔,柔中有刚,结构严整,雄朴多姿,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的特点。篆书的结体之美、线条之美无论是观赏还是书写都是一大享受,深切感受到了其中的奥妙,也让我有了:“认真写字快乐无穷,用心做事精彩一生”的实感

周正男

周正男,来自山西省忻州市,学书法有一年了,篆书其结体严谨、瘦劲挺拔、端庄雅正,线条悬针垂露、婉转流畅。篆书之美,如丽人仰首望月、秀发垂柳,又如伊人低眉拈花,回眸善睐,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篆书字字独立,造型别致,装饰性强,笔断意连,圆匀如铁线,且似棉中裹铁,刚柔相济,方圆兼备。篆书结字讲究对称均衡,疏密和谐,看似平易,却又有无穷奥妙,令人回味无穷。

朱绵浩

我叫朱绵浩,来自陕西安康。入学便是篆书的临摹以《袁安碑》为例,字口锋颖如新,书法浑厚古茂,雄朴多姿,线条纤细婉转,体态遒劲流畅,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让我感受到了篆书之线条的美,在未来会对篆书更加深入的研究。

(0)

相关推荐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小篆临摹展

    陈琳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昂老师的小篆临摹课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篆书的学习,课程由石鼓文入手,后自研一帖,深入学习.其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师者所讲解的角度独到,颇有况味,令我对篆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 ...

  • 于钟华:什么是篆书

    要清楚什么是篆书,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书法.知道什么是书(法),"书"的前面加个"篆"字,就知道什么是篆书了.换句话说,"篆书"这两个字,& ...

  • 美文推荐:篆书之美浅谈——祝天文

    篆书之美浅谈 作者:祝天文 篆书是五体书中涵盖范围最广,历史最为久远,发展变化最为复杂的一种书体.篆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篆书指除今文字系列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之外的所有书体,包括殷商甲骨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4班小篆临摹结课作业展

    序言 篆书是书法中的宝库,其囊括丰富,风格多样.作为书法本源,五体之祖,篆书对后世书体的产生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 ...

  • 渭南师范学院书法系2020级1班篆书临摹结课作业展

    渭南师范学院书法系 201班篆书结课作业展   前言   篆书,周代时期,是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qu ...

  • 武昌工学院书法系2020级1班行书临摹结课作业

    教师简介 学生作品 何雅婷 在为期一个月的的行书课程中,吴永斌老师带领我们从<集王圣教序>的单字多字进行了分层练习,使我对集王圣教序印象深刻,我最开始对<集王圣教序>的感觉一直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一班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2020级1班 前 言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1班行楷临摹结课作业展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楷临摹学习,在马健中老师的指导下让我对行楷有了更深入了解.在上课过程中,马健中老师传授给我们很多知识,教我们领悟书法,让我受益匪浅.行楷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要求我们用笔灵活且有节奏,也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2班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贰 ● 班 贰零贰零级贰班 汉碑临摹 结课展 壹 前言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五周的汉碑临摹课结束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五周是短的,至少从学习汉碑这一方面是这么说的. 汉,一个极具有代表性的朝代,大气恢宏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1班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2020级1班 前 言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19级1班魏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前言 魏碑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广艺舟双楫>中提到学习魏碑:"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19级2班章草临摹结课作业展

    前言 章草,是隶书演进到草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它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正如李志敏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