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后,赵国的结局怎么样了?
【本文由賨人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负荆请罪的故事,说的就是赵国名将廉颇和名相蔺相如的一段私人恩怨,最后皆大欢喜,将相和睦,2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课文讲到这里就截止了,那么,2人和好后,赵国又走向何方?其结局又如何呢?这就是今天賨人客要给大家分享的。
“将相和”的时候,廉颇、蔺相如的年龄都不小了,廉颇已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而蔺相如,也已进入暮年。
在廉颇以前,赵国还有个更牛的名将,叫赵奢,就是后来长平之战战败的赵括的父亲。赵奢死后,赵国才由廉颇挑大梁。秦赵“阏与之战”(赵大破秦)的时候,赵奢是主将,廉颇还是赵奢身边的一员偏将。
廉颇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中培养出来的一员新锐武将,“五国伐齐”的时候,廉颇率领“赵边骑”在中原惊艳亮相(阳晋之战),并在赵国之后的战略体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蔺相如在文官体系中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盟”2大事件赢得了赵王的青睐,成为文官中的上卿(国相)。
廉颇和蔺相如的碰撞就发生在2人成名之后,结局就是——将相和。
将相和以后,2人将赵国治理得日益强盛,直到长平之战爆发。
长平之战前,赵奢已病死,老赵王也去世了,蔺相如病重。在新赵王的主持下,赵国和秦国边境矛盾爆发,并引发了战争。
赵国军事力量虽然强悍,但综合国力不如秦国,所以廉颇在和秦国打了一段僵持战后,赵国渐渐显现出后劲不足的弱点。这时,赵王出了个昏招,让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出战,欲图速战速决。
偏偏秦国也紧急换将,换上了“人屠”白起,赵国的悲剧就此上演。
此时,赵国还有个扛大旗的人物——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全靠他,赵国才打赢了“邯郸保卫战”,避免了亡国。
燕国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进攻赵国边境,廉颇率兵取得“鄗代之战”的胜利,反而迫使燕国割地求和,赵国度过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
长平之战后,蔺相如去世,10多年后,赵王去世,朝中政局大变,廉颇开始遭到排挤,辗转各国。当赵国再遭秦军暴虐的时候,他们才想起这个曾经的老将,并派人去请,“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之后。可惜,由于奸臣当道,廉颇最终没能回国,最后老死他乡。
赵国随后启用了他们的最后一张王牌——李牧,可是也因为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将李牧杀害,自毁长城,曾经在军事上能单独和秦国抗衡的赵国就这样没落了。
回想当初的“将相和”,不由让人唏嘘,仔细想想,问题出在哪儿呢?其实,将和相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在于国君。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