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最伟大的25位小提琴家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25位小提琴家

编译 / 风筝歌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古典FM”(Classic FM)的专家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曾开列过一个名单,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我认为这个名单应该还没有什么变化,现转译于后,并增加了一些必要的资料。

名单按演奏家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我们错过了谁?我们必须知道......

约夏·贝尔 Joshua Bell

(1967年出生)

评价:一个音乐神童的想法总是充满了新奇的东西,约夏·贝尔是从神童走向音乐家神坛的成功者之一。通过纯粹、持续和卓越的努力,他走通了从新奇思维到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职业家的道路。

介绍:约夏·贝尔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5岁开始学琴,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 。这位外表斯文的音乐家实际上也是个篮球高手,而且还在他10岁时就晋级参加了美国国家网球联赛的总决赛。

12岁时约夏·贝尔的音乐才华初现于卡内基厅音乐厅的首演,14岁获艾佛利费雪奖。此后的约夏·贝尔纵横乐坛40年,32岁时相继获得奥斯卡将与葛莱美奖的荣耀。

约夏·贝尔不是学院派出身的演奏家,他主张独奏家不过于自溺情绪,也不拘泥于所谓"纯正"的套路演绎。他认为只要独奏家的感情是真挚的,就是很个人化的演绎。

▲▲▲▲▲

尼古拉·贝纳德蒂 Nicola Benedetti

(1987年出生)

评价:她是音乐和乐器教育的不懈倡导者,她也是一位世界级的小提琴家,她拥有变革未来世界乐坛的能力。

介绍:尼古拉·贝纳德蒂出生于苏格兰,4岁时受到8岁姐姐斯戴芬妮的影响开始学小提琴。她家的血统源于意大利,父亲乔万尼·贝纳德蒂是英国的一个有名商人,家财万贯,然而“白富美”的贝纳德蒂并没有因家境优越而懈怠学业,9岁时就通过了英国的小提琴八级考试。

乐队街独家视频:贝纳德蒂演奏马斯涅的《沉思》

10岁时贝纳德蒂入学梅纽因音乐学校,每天练琴超过6小时。11岁随梅纽因巡演,25岁跻身当今独奏名家之列,被视为新一代小提琴演奏家中的领军人物。2013年获英国女王颁授的大英帝国勋章(MBE),表彰其在音乐及慈善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贝纳德蒂说:“我们必须以拼搏来拯救古典音乐,不仅要先发制人,还要充满创意,要站在第一次听古典音乐人的角度来考虑。如果音乐家不能承担这种责任,就只能留给商业力量去操纵了。”

▲▲▲▲▲

张莎拉 Sarah Chang

(1980年出生)

评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张莎拉已经站在国际舞台上30多年,她5岁时以一曲协奏曲轰动国际乐坛,你很难想象她能以这样的年龄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然后她奇迹般地保持着这种势头进入了她的成年生涯。

介绍:张莎拉原名张永宙,韩国裔,出生于美国费城。4岁起跟着母亲学琴,不到两年竟奇迹般地登台与管弦乐团合作演出。7岁时她以全额奖学金被茱莉亚音乐学院录取,是现代小提琴教母多罗茜·迪蕾(Dorothy Delay)的学生。

1999年,张莎拉获著名的艾华利·费莎大奖。已故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曾评价张莎拉是一位"最完美的小提琴家"。

▲▲▲▲▲

乔治·埃内斯库 George Enescu

(1881年出生,1955年去世)

评价:他是罗马尼亚人眼中的神,很幸运的是,他也是小提琴家中的神,这要归功于他手中的乐器有着爆炸般的威力展现。

介绍:乔治·埃内斯库出生于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地区的一个小镇,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家庭主妇,他的原生家庭并没有更多音乐元素,只是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手,经常在空闲的时间拉小提琴,幼年的埃内斯库深受父亲小提琴音乐的影响。

7岁时埃内斯库显示出过人的音乐才华,13岁进入巴黎音乐大学学习,18岁成为巴黎的一位有影响的小提琴家。

埃内斯库成年后长年居住在祖国罗马尼亚,是罗马尼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是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他的小提琴演奏风格极其自然和亲切,人们看不到他刻意的炫技和卖弄,但却自始至终能感受到他高超的技巧和一种崇高的精神。

▲▲▲▲▲

朱莉娅·费舍尔 Julia Fischer

(1983年出生)

评价:费舍尔不仅是一位世界级的小提琴家,也是一位音乐会钢琴家, 也许天性赋予了这位年青人无与伦比的音乐才能,她的音乐要比她同时代的许多演奏家更为圆润。

介绍:费舍尔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父亲弗朗克-迈克尔·费舍尔是位前东德的数学家,母亲是斯洛伐克的钢琴家,父母亲都于1972年移居西德。

费舍尔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同时学习钢琴。她最初在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9岁进入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进入演奏家生涯后,费舍尔获奖无数,今年她已经36岁。

▲▲▲▲▲

宓多里 Midori Gotō

(1971年出生)

评价:自从她在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下的一次演出中拉断了两根琴弦后,宓多里就成了传奇。

介绍:宓多里出生于日本大阪,母亲是小提琴家。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3年后第一次登台公开演奏。8岁时考取茱莉亚音乐学院,是多罗茜·迪蕾的学生。当时宓多里是把录音带寄到美国报名的,多罗茜·迪蕾认为演奏家年龄应该接近30岁,怎么会是8岁的孩子呢?

2000年,宓多里以"极优等生"的成绩取得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从2001到2006年,宓多里同时任教于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和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与莎拉张一样,宓多里也是现代小提琴教母多罗茜·迪蕾的学生,也曾荣获艾华利·费莎大奖。祖宾·梅塔曾赞叹宓多里是"新世代的海菲茨"。

▲▲▲▲▲

希拉里·哈恩 Hilary Hahn

(1979年出生)

评价:作为一名真正的探索者,希拉里·哈恩的创新技法彻底改变了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方法。

介绍:希拉里·哈恩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列克星敦市,曾荣获格莱美奖。她3岁那年开始在巴尔的摩的皮博迪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10岁进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11岁与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合作演奏。

1995年哈恩15岁时,参加洛林·马泽尔指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在德国慕尼黑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获得空前赞誉。此后3年哈恩均跟随马泽尔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巡演欧洲。2002年哈恩与DG唱片签订合约,首次在DG录制的唱片曲目是巴赫的四部协奏曲。

▲▲▲▲▲

雅沙·海菲茨 Jascha Heifetz

(1901年出生,1987年去世)

评价:当小提琴传奇人物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第一次听到海菲茨的演奏时,他说:“我们不妨把我们的小提琴都摆在地上跪着。”这话确实很公平。

介绍:海菲茨出生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以干练、快速而著称,作风霸气而恢宏,技巧惊人而精确。他的同胞、同是小提琴家的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说:“小提琴家有许多,但海菲茨却只有一个。”

海菲茨幼年家境清贫却天资优越,父亲曾是维尔纳交响乐团的首席,在父亲安排下,海菲茨3岁起习琴,师从俄国当时的小提琴教父莱奥波德·奥尔(Leopold Auer),6岁时在立陶宛的考纳斯首演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10岁在俄国圣彼得堡举行独奏会。

↑童年海菲茨

1912年,年仅11岁的海菲茨在柏林登台演出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当时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尼基什(Arthur Nikisch)。1917年,17岁的海菲茨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登台,吸引了全美国几乎所有著名小提琴家前来观赏,海菲茨至此定居美国,直到去世。

海菲茨不是学院派小提琴家,一生在全球巡演,走过的里程长达到280万公里,他被誉为“上帝的小提琴手”。自16岁起,他先后录制唱片160多种,索尼公司出过一套《海菲茨全集》,共104张光碟,创下小提琴家个人专集规模的世界纪录。

▲▲▲▲▲

简妮·杨森 Janine Jansen

(1978年出生)

评价:荷兰小提琴家简妮·杨森是巴赫专家,拥有与众不同的浪漫基调,似乎永远站在小提琴艺术家的最前沿。

介绍:杨森生于荷兰,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9岁在阿姆斯特丹公演。她毕业于荷兰乌得勒支艺术学院(Hogeschool voor de Kunsten Utrecht),后跟随著名小提琴家鲍里斯·贝尔京(Boris Belkin)习琴。

杨森几乎与所有欧洲的一流乐团合作过协奏曲,也几乎囊括了欧洲所有的顶级音乐大奖,她的颜值之高也为音乐界侧目,生动迷人的双眼是北欧美丽的典范。

↑青涩时期的简妮·杨森

1998年,杨森加入柏林爱乐旗下的重要室内乐团——柏林光谱合奏团(Spectrum Concerts Berlin),并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室内音乐家,她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与米沙·麦斯基、玛塔·阿格里奇、伊塔马尔·戈兰和莉莉·麦斯基一起参加了很多欧洲重要的室内音乐巡演活动。作为杰出的室内乐家,2003年,杨森以25岁的年龄在乌得勒支创立了国际室内音乐节,并出任音乐总监长达13年。

▲▲▲▲▲

奈杰尔·肯尼迪 Nigel Kennedy

(1956年出生)

评价:作为一个煽情高手,肯尼迪掌握了同时让小提琴制造厌恶感和愉悦感的伎俩,即使在当今天那远离狂野向往醇厚的年代,他的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

介绍:奈杰尔·肯尼迪生于英国布里顿,曾就学于梅纽因音乐学校,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神童,梅纽因大师不仅亲自指导他习琴,还私人承担了他在学校的一切费用。肯尼迪后来到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多罗茜·迪蕾。

1977年肯尼迪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首次正式登台,与爱乐乐团和里卡多·穆蒂合作演奏了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1980年首次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1987年首次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自此成为知名度很高的英国小提琴家。

奈杰尔·肯尼迪以演奏古典时期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见长,对埃尔加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具有权威诠释的地位。他有朋克式的发式、怪诞出格的演出着装,并迷恋爵士乐,是古典音乐独奏家中的“另类”。

▲▲▲▲▲

弗里茨·克莱斯勒 Fritz Kreisler

(1875年出生,1962年去世)

评价:克莱斯勒是一位会从他的乐器里获得情感的先驱者,他的演奏具有立即可识别的音色。他也是小提琴“恶魔”和一批传奇作品的创作者,他的才能确保了他的遗产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介绍:克莱斯勒生于维也纳,童年早期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曾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96年开始独奏家生涯,扬名维也纳、柏林。1904年获伦敦爱乐协会授予的“贝多芬金质奖”。1938年入法国籍,1943年入美国籍,最终逝世于美国纽约。

在小提琴演奏的技巧方面,与海菲茨比较的话,平心而论在精准度上克莱斯勒有所逊色,但其演奏效果的自然、亲近、幽默和温暖却是首屈一指的。克莱斯勒在诠释乐曲时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是所有器乐演奏者终身企望但难以企及的。

克莱斯勒革新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克莱斯勒风格。” 著名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说:“克莱斯勒不是在演奏小提琴,他自己就是小提琴的化身。”

▲▲▲▲▲

耶胡迪·梅纽因 Yehudi Menuhin

(1916年出生,1999年去世)

评价:很少有小提琴家说要为培养下一代顶级小提琴家负责,梅纽因说到做到了。他首先是一个富有创新热情和博大胸怀的音乐教育家,其次是一个情操表现完美的人,最后他才是一个伟大的小提琴家。

介绍:梅纽因生于美国的犹太人家庭,是20世纪罕见的音乐神童,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能演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13岁就确立了“大师”的地位,17岁达到了他一生演奏技术和艺术的顶峰,其曲目囊括从古典到现代的几乎所有重要小提琴作品,但梅纽因同样不是出身音乐学院的,几乎没有上过任何正规音乐院校。

视频:梅纽因演奏西班牙舞曲

60年代,梅纽因在英格兰建立梅纽因音乐学校,成了天才音乐家的摇篮。梅纽因的晚年主要是作为指挥家活跃在舞台上的。

1985年,梅纽因加入英国籍,两年后获授勋爵士,1993年成为英国上议院终身议员。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悼念他逝世的唁电中说:“他永不疲倦地让人们享受着他对音乐的爱”。

▲▲▲▲▲

维多利亚·穆洛娃 Viktoria Mullova

(1959年出生)

评价:显然,慕洛娃的逃跑和躲避才能与她的小提琴技巧是非常匹配的。

介绍:穆洛娃生于莫斯科,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9岁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后升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她有两位名气大得不得了的老师,一位是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列奥尼德·科冈,另一位是目前在世界上名气极盛的小提琴教育家布朗教授。

穆洛娃具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1975年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1981年在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再获第一名。1983年,穆洛娃趁到芬兰演出的机会,成功逃离当时的苏联前往美国,并没有忘记把上级发给她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留在了芬兰的酒店。此后穆洛娃成为国际上著名的职业演奏家,被世人誉为20世纪后期最杰出的小提琴女演奏家。

↑青年穆洛娃

穆洛娃的演奏洋溢着高贵气质,节奏、分句、层次都处理得极为精致,她喜欢在演奏中尝试新鲜事物,喜欢创造现场演出氛围的挑战。她情感充沛,并从不失女性演奏家的妩媚。她的演奏的确很像科冈,始终像弹簧一般充满力量和韧劲儿,声音光彩明亮而富有金属感。

据伦敦交响乐团的乐手们回忆:“阿巴多被她迷住了,甚至不希望她走出自己的视线。”他们后来在维也纳同居,并有一个孩子。

▲▲▲▲▲

安妮-索菲·穆特 Anne-Sophie Mutter

(1963年出生)

评价:索菲·穆特在早期职业生涯中受到了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的悉心指导,是现代作品的伟大捍卫者,她对乐器的成长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介绍:穆特出生于德国莱茵费尔登,父亲是报社编辑,穆特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获德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冠军;13岁亮相瑞士琉森音乐节,演奏的莫扎特奏鸣曲;1985年,22岁的穆特成为皇家音乐学院国际小提琴研究会的主席。

穆特一贯接受的是音乐私教,不是学院派出身。成年后被认为是经卡拉扬一手调教的,是继承了最纯正德奥血统的小提琴家。她将德奥古典作品与现代室内乐和管弦乐作品处于平等并列的位置上,并利用自己的盛名为很多慈善项目筹措了巨额资金。

▲▲▲▲▲

吉内特·内芙 Ginette Neveu

(1919年出生,1949年去世)

评价:如果不是她在30岁时因飞机失事亡故,我们会有另一种勃拉姆斯的小提琴曲。

介绍:内芙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音乐家庭,学走路不久后就开始跟母亲学琴,7岁在音乐会上独奏,11岁获奖学金进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埃内斯库和弗莱什。1935年在华沙维尼亚夫斯基国际比赛中获第一名。二战后在世界乐坛掀起一阵“内芙热”,当时没有任何一位小提琴家可与之比拟。

内芙的演奏以音色的美妙、变化多端著称,句法处理有一种清新秀美感,可惜年仅30岁的她在1949年死于飞机失事,使她的演奏生涯仅有短短的十几年,但耀眼的光芒至今未减。她演奏的勃拉姆斯、西贝柳斯协奏曲,在当时曾以华丽著称,是值得珍惜的名贵录音。

▲▲▲▲▲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kh

(1908年出生,1974年去世)

评价:奥伊斯特拉赫是一个传奇。

介绍:奥伊斯特拉赫出生于敖德萨,5岁入敖德萨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927年赴基辅演奏格拉祖诺夫的小提琴协奏曲,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乐队,其演奏深受作曲家赞赏。1934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937年在布鲁塞尔伊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第一名,从此闻名世界。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父亲是具有犹太血统的音乐爱好者,母亲则是歌剧院的合唱演员,在父母的安排下,奥伊斯特拉赫5岁便跟随著名音乐教育家彼得·斯托利亚尔斯基学习小提琴,12岁登台演出。19岁得到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邀请,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他的协奏曲。1934年大卫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这年他才26岁。

视频: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片段

在艺术上奥伊斯特拉赫受到克莱斯勒的强烈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克莱斯勒的具有唯美倾向的发音手法,在奥伊斯特拉赫那里变成了表现内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颤指有时采用艺术化的延迟瞬间开始,造成声音的久远延绵。

▲▲▲▲▲

尼科罗·帕格尼尼 Niccolò Paganini

(1782年出生,1840年去世)

评价:历史上没有其他小提琴家对乐器的演奏方式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力,他的传奇表演使他成为小提琴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介绍:帕格尼尼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父亲是小商人,没受过多少教育,但非常喜爱音乐。7岁时父亲给帕格尼尼请了一位剧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帕格尼尼幼年时已充分显露音乐才能,不论什么曲子,他都立刻能轻松地演奏出来。同时他还学习作曲,8岁就会写小提琴奏鸣曲。

帕格尼尼12岁在热那亚举行公开演奏会,获得极大成功。13岁开始旅行演出,并跟随许多不同的老师学习演奏。1825年后,他足迹遍及奥地利、德国、法国和英国,还学会了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表现了高超的技巧。

帕格尼尼在艺术上成就巨大,但在生活上却放荡不羁,也备受疾病的折磨。他4岁时为一场麻疹昏厥,险些不治。7岁时又险些死于猩红热,13岁患上了严重肺炎,46岁时牙床严重发炎,拔掉了所有牙齿。过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连声带也坏了,成了哑巴,帕格尼尼去世于58岁。

柏辽兹称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

伊扎克·帕尔曼 Itzhak Perlman

(1945年出生)

评价:很少有人像帕尔曼那样优美,也很少有人为小提琴的流行化做了如此多的努力。

介绍:帕尔曼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曾就学于特拉维夫舒拉米特学院,后进入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是多罗茜-迪蕾的弟子。1958年,13岁的帕尔曼因在电台节目中演奏《野蜂飞舞》而一举成名。

1964年,帕尔曼获莱温特里特国际小提琴比赛大奖,1991年和1996年两度获得格莱美大奖。帕尔曼有一双灵活的大手,可以在提琴上任意随行,但他4岁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所以只能坐在轮椅里演奏,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创造无以伦比的天音,他的演奏音色丰富、柔美无比,对音乐有着他自己独到的理解。

▲▲▲▲▲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 Pablo de Sarasate

(1844年出生,1908年去世)

评价:萨拉萨蒂就算一辈子只写了他的一首史诗作品《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他已经是一个绝对的传奇了。但事实上,他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演奏家。

介绍:出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的一个贫苦家庭,5岁时跟随父亲学琴,8岁首次公演,被视为神童。10岁起到马德里学习和演奏,成为为西班牙皇室乐队成员,有超越小孩的成熟演技,这使他获赐一把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并获资助于185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仅9个月就把音乐学院的小提琴课程全部学完并获得了一等奖。

萨拉萨蒂17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国际知名演奏家,年逾60岁高龄仍技艺不衰。

萨拉萨蒂不仅是完美的演奏家,特别擅长演奏炫技性作品。同时他还是完美的作曲家,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有50余首,都很精致优雅。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不朽之作《流浪者之歌》,还有《西班牙舞曲》4集,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等。

▲▲▲▲▲

吉尔·沙汉姆 Gil Shaham

(1971年出生)

评价:吉尔·沙哈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小提琴家,单就技巧而言,他丝毫不逊色于海菲茨、梅纽因这些大师。

介绍:沙汉姆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天体物理学家,早年曾在中国上海生活。母亲是细胞遗传学家,姐姐是钢琴家。沙汉姆2岁时举家返回以色列耶路撒冷生活,7岁开始在耶路撒冷鲁宾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课程。

↑青年时期的沙汉姆

1981年,10岁的沙汉姆与耶路撒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次年与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并在那年他重返美国科罗拉多州,在阿斯彭音乐学院学习。此后他还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沙哈姆18岁时因临时接替同门师兄帕尔曼演出而一举成名,成为当今国际上公认最优秀、最引人注目的古典艺术家之一。因为父亲的影响,沙汉姆很喜欢中国,与许多华裔音乐家关系紧密,并多次到中国演出。

▲▲▲▲▲

艾萨克·斯特恩 Isaac Stern

(1920年出生,2001年去世)

评价:斯特恩是追随他的那一代最伟大音乐家们背后的领袖,包括马友友、帕尔曼……但首先,他是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介绍:出生于乌克兰的音乐世家,犹太人后代,10个月大时即随父母移居美国。6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举行首场个人独奏会,后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23岁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具代表性的小提琴家和一代宗师,毕生未停止过音乐会演出活动直至去世。

斯特恩不是学院派小提琴家,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同时斯特恩也是美国一代音乐社会活动家,曾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81岁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

斯特恩并非职业教育家,经历中没有出任过小提琴教师,但他成名后对于后辈的热切关爱与扶持却为全球音乐界广为称道。他一生中对发现音乐人才的关切几乎是本能反应,将热心帮助具有天赋的卓越年轻人的成长,视为自己的职责所在,这与有些名家对待同行后辈的态度颇不相同,曾得到他的帮助后来成为乐坛明星的演奏家名字可以列出长长一串。

▲▲▲▲▲

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Maxim Vengerov

(1974年出生)

评价:很少有小提琴家在表演时有如此的轻松,他是第一位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予国际亲善大使的音乐家。

介绍:出生于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4岁半开始学琴,受俄罗斯传统的小提琴教育,5岁举办首场个人独奏会,10岁获波兰维尼亚夫斯基比赛金奖,15岁获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最高奖,从而确立了世界一流演奏家的名声。2000年10月,他担任了萨尔兰德斯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

文格罗夫不是学院派出身,他的演奏被认为糅合了海菲茨与米尔斯坦的特色,技巧与音乐感觉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是目前俄罗斯学派继承人中的佼佼者。

▲▲▲▲▲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 Antonio Lucio Vivaldi

(1678年出生,1741年去世)

评价:维瓦尔第是一位神父,也是巴洛克小提琴艺术的教父,同时也是一位神级小提琴演奏家。他的作品现代小提琴基本都能演奏,难怪他的协奏曲依然是当今专业人士的训练基础。

介绍: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乐师家庭,10岁时替代父亲到教堂演奏小提琴,27岁出任贫民女子音乐学校的乐长。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他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他本人作为一个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

▲▲▲▲▲

尤金·伊萨伊 Eugène Ysaÿe

(1858年出生,1931年去世)

评价:他的名字在音乐圈之外是比利时小提琴家的代名词,他也是作曲家。

介绍:伊萨伊出生于比利时,4岁开始学琴,8岁考入列日音乐学院,但因家贫而辍学。维厄当听了他演奏后,把他介绍给了著名教授马萨尔,他得以重返音乐学院,并成为高材生。

16岁那年他转学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先后师从维尼亚夫斯基和维厄当。21岁出任柏林比尔金管弦乐团首席,其演奏引起李斯特、约阿希姆等人的关注,从此成名。

28岁时,伊萨伊回到母校布鲁塞尔音乐学院任小提琴教授,工作了12年之久,并致力于发展法国与比利时的音乐。伊萨伊的演奏有火一样的热力和辉煌的技巧,在当时有着非凡的召唤力。他创作的小提琴曲非常强调技巧,除写过一部歌剧外,他创作了6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8首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其他一些弦乐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