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教授讲内经2 | 天明则日月不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1名家注释

王冰注:“大明见到小明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

马莳注:“设使天道自专其清净光明,择日月无以借之生明矣。”

张介宾注:“惟天藏德,不自为用,故日往月来,寒往暑来,以成阴阳造化之道。设使天不藏德,自专其明,是大明见则小明灭,日月之光隐矣,昼夜寒暑之令废,而阴阳失其和矣,此所以大明之德不可以不藏也。”

张志聪注:“天气至光明者也。明德藏隐,故昼明者日焉,夜明者月焉。若不藏而彰著于外,是天明而日月不明矣。”

高士宗注:“天德惟藏,大明不明,故有日焉,为之明于昼;有月焉,为之明于夜。使天自用其明,则日月不明。”

2何为明?

释字:明者,《说文解字》:“照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疏》:“日月中时,遍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史记·历书》:“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明是照亮的意思,日月相推而明生。另外,明还有一个意思是“孟”,孟者,《说文解字》:“长也。”孟、仲、季,也就是一、二、三的意思,这里的“明”有第一的意思。

中医有一个概念叫“阳明”,阳明是在少阳、太阳之后,阳的第三种状态,《黄帝内经》中有,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从《伤寒论》的愈解时来看,少阳的愈解时是从凌晨3点到早上9点,太阳的愈解时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阳明的愈解时是下午3点到晚上9点。从这里可以看出,阳明是指阳的衰老,因此与“孟”有关。另外既然称之为阳明,说明是阳光普照。而就“明”字本身来说有阳盛的意思。

3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关于天地的论述有这样几段文字,“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这里用到了很多次“清阳”这个词,释字:清者,《说文解字》:“朖也。澂(澄)水之儿。从水青声。”“朖者,明也。”因此清阳是水中之阳,水之阳就是水汽,清阳也可以理解为天之气,是清澈透明的。而“浊”字的意思是不清的水,清之反,“浊阴”则是阴中之阴,应该是在浊水中有形的物质。因此说天的形成是由清澈透明的、无形的水中之阳气;地的形成是由混浊的、有形的水中之有形的物质。

4天明则日月不明

从此段经文的上下文来看,天气是清净的,这时才能透射出太阳的光辉,所谓“藏德”是指天地阴阳的自然法则中,天气的自然属性,即为“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所谓“天明”是指在天阳盛,气候酷热,天空中已经没有了清净之气,取而代之的是由于酷热使地上的水气蒸腾,但又不能形成云朵,这样在空气中形成了湿热气候,而大地干燥缺水。由于湿热的气候弥漫在空中,日月的光线被遮拦,日月的轮廓已经难以辨清,因此出现日月不明。

由于湿热的气候弥漫在空气中,而形成“地气冒明”,地气上升后像帽子一样瘀阻在空气中,后世医家也有认为“天明”是指“天萌”道理就在这里,这个“萌”是由于天之阳盛加上地之水湿蒸腾形成的。例如,在大陆南方尤其是云贵川一带,因夏季天气炎热,蒸腾地上水湿而成湿热之气候,地气上为雾而遮住天明。因此“云雾不精”、“白露不下,交通不表”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云雨不能正常地形成与转化。

为了能把问题搞得更清楚,我们先来看看云雨是怎样形成的,首先,云是怎样形成的?在天空明朗空气新鲜时我们经常能看到天空中漂浮着很多各式各样的云彩,这些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那么雨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就是由它们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云内是怎样增长变大的呢?

在云中,小水滴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的。因此,在云里,小水滴要增大到雨滴的大小,首先需要云很厚,小水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其次,在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而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小水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

在各种不同的云内,小水滴的大小分布是各不相同的,造成小水滴大小不均的原因就是周围空气中水汽的转移以及小水滴的蒸发。使小水滴增长的因素是凝结过程和碰撞并合过程,在只有凝结作用的情况下,小水滴的大小是均匀的,但由于水汽的补充,使某些小水滴有所增长,再加上并合作用的结果,就使较大的小水滴继续增长变大成为雨滴。雨滴受地心引力的

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并且一些小雨滴还可能被带上去。只有当雨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

经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云雨的形成首先要有云,有云就要有水湿的地方,沙漠地带出现云的机会就很少,缺少地气,不能上为云。雨的形成还需要天上的云凝结成水滴,也就是需要天空中有寒,寒主凝。古人虽然没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但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和今天科学测定的结果非常接近。

总之,“天明则日月不明”是由于天气过热,在一定的条件下,天地之气形不成正常转换,因而不能形成云雨,湿热的气候弥漫在空气中,而出现日月光线不清晰的现象。同时由于湿热气候的郁阻,“阳气闭塞,地气冒明。”因为没有云雨的形成,而造成“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这样一个结果。

5“天明则日月不明”的临床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头为天,足象地,正常的状态,“清阳为天”,头是清净光明之处,正是由于上清虚空,才会脑聪目明,阴阳协调。前面在讲损益之卦的时候提到过,益卦的特征是上虚下实,损卦则是上实下虚。与天地阴阳相应表现在上轻灵,在下厚重。如果不与之相应,则属于异常。

这种自然现象应用在临床上是指当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时,表现为上热下寒,或者下虚上实的病症。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肾藏精不固而导致的心火上炎;肝气瘀滞,少阳相火逆于上等。而本段经文所对应的中医诊断应该属于湿热阻滞中焦,天地之气不相顺接,天气不降,地气不升,而成上焦有热,中焦脾胃湿郁的诊断。临床上这样的病例还是很多见的。例如,温病学派的三仁汤证,藿朴夏苓汤证等都属于此类病症。例如,有这样一个案例:

患者David,男,65岁。是个工作狂,工作起来不要命,又喜食肥甘厚味,本次由于过度劳累,餐后感到心前区闷痛,来诊所治疗。患者心前区有不适感,面色苍白,乏力时有汗出,精神不振,另有主诉心烦多梦,舌体稍胖,舌质淡暗,舌尖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心率82次/min,律齐,血压160/90mmHg。考虑可能心脏动脉一过性缺血,中医属于胸痹证,辨证中焦湿郁,痰湿瘀阻胸中。医嘱病人如有情况加重应该立即寻求西医帮助。针灸以健脾祛湿,化痰解郁,潜阳安神。针灸穴位选用行间、太冲、足三里、阳陵泉、侠溪、液门、大陵、太溪等。方用三仁汤加减:杏仁9克,飞滑石6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厚朴9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9克,茯神10克,丹参25克,川芎6克,元胡10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石菖蒲12克,牡蛎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治疗2周后症状基本缓解。

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是清代吴瑭《温病条辨》中治疗湿温之良方,其主要功能是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三仁汤中杏仁苦辛,清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半夏、厚朴行气散结,除湿消痞;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增强渗利湿热之功。诸药合用,宣上畅中渗下,湿利热清,使上、中、下三焦气机通畅,治疗因湿热所致诸证。若脏腑、经脉、气血、筋骨、关节、肌肉等被湿邪所伤,影响气机通畅可出现不同疾病,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均可直中病机。临证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疾病特点和兼见症状进行加减。如脾虚湿盛加白术、苍术或四君子汤;纳差加麦芽、鸡内金、山楂;痰湿加天南星、石菖蒲、白前、旋覆花;痰热加贝母、天竺黄、黄芩;气滞加枳实、佛手、香附、柴胡、乌药、元胡;血瘀加川芎、丹参、红花、泽兰、水蛭、三七粉、郁金等。应用三仁汤加减,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冠心病、脂肪肝等,收效良好。

“天明则日月不明”是由于天气过热,地上的水湿之气蒸腾,形成湿热弥漫于空气中,遮挡日月的光明所致,所以才有“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治疗应该以燥湿为主,同时还要清散,单纯的燥湿及单纯清热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芳香化湿与降气清热同时使用,这样不但可以祛湿还可以降肺胃之气,恢复清阳在天不降的自然属性,也就是经文所说的“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