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诗病举隅(22):换韵

换韵,亦称“转韵”。是诗歌隔若干句转换韵部的现象。换韵的目的是为了造成诗歌声韵的起伏跌宕和节奏的变化,具有强烈的音乐美。不过,律诗、绝句是不能换韵的,出现“换韵”实际就等同“出韵”。

在“换韵”这一篇章中,我们首先谈一谈古诗中换韵的方法,然后再谈一谈在《全唐诗》中律诗和绝句换韵的情况。不少诗词爱好者在创作古诗时,不谙换韵的方法,胡乱换韵,尤其是平仄韵通押现象非常严重,这里便专门讲换韵的诸问题,以期对学诗者有所助益。

第一,古诗的换韵的方法。古体诗尤其是七言歌行,一般都换韵,且不受平声韵、仄声韵的限制,且换韵不限次数。换韵时往往在换韵的出句(奇句)先换,对句(偶句)末韵脚跟着换。换韵的句数亦比较自由,有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换韵等形式,以二句或四句一换韵为常见,有时交替使用。最常见的古诗换韵是出句(奇句)先换韵,对句(偶句)末韵脚跟着换韵。譬如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种古诗换韵方式一直被视为正统,实例最多。杜甫的《石壕吏》,王维的《蓝田山石门精舍》都是奇句先换韵,偶句韵脚跟着换韵的。

当然,也有古诗换韵时出句(奇句)不换韵,对句(偶句)末韵脚换韵的情况。譬如李白《古风其十八》: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这首诗中“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在换韵时,奇句末字没有换韵,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的。

另外一种情况是平仄通押的。譬如无名氏乐府诗《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首古诗是韵脚上是平仄通押的,韵脚上也是平仄交替的,在唐以前是非常少见的。在宋时期,因为词(诗余)的兴起,用韵方式更加灵活,多有平仄通押的现象,对诗也有所影响。在用韵上出现了“进退格”“辘轳格”“葫芦格”三种特殊形式。杨万里、黄山谷多喜欢写此类的诗,并在题上注明用韵方式,譬如杨万里《嘲淮风(进退格)》,黄山谷《谢送宣城笔(辘轳格)》。但这三种用韵方式,都没有平仄通押的现象。随着后来“撞韵”理论的提出,平仄通押已成诗病之一,几乎弃之不用了。

据宋·黄朝英《缃素杂记》记载: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日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其中“进退格”“辘轳格”虽然说法上不一,实则上都是在用韵上转辘轳,可以视为一种说法。三种韵格都是换韵的特殊形式,鉴于近体诗(律绝)一韵到底的要求,换韵即出韵的艺术属性,在这里便不对这三种韵格一一进行介绍了。

第二,唐诗中换韵的现象。众所周知,近体诗对韵脚要求是极为苛刻的,平韵和仄韵是泾渭分明的。而且只能押平声部韵,仄声部韵是不可以相押的。唐朝有极少数的诗人写过押仄韵的类律诗,不过按严格意义来讲,这是属于古律,不是近体诗。由此可见,通过对韵脚的判断,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一首诗是古风,还是律绝诗。

在《全唐诗》中,律绝诗中出现换韵的情况非常少见,至少我没有发现。有些诗看上去像律绝,实则上还是属于古风体。譬如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韵格上为辘轳韵。本质上是一首古风诗,但已经有了清析的律诗骨架了。明·胡应麟《诗薮》云:“王勃《滕王阁》、卫万《吴宫怨》自是初唐短歌,婉丽和平,极可师法,中、盛继作颇多。第八句为章,平仄相半,轨辙一定,毫不可逾,殆近似歌行中律体矣。”

又譬如唐代诗人章碣(jié)《变体诗》:

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

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

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

这首诗没有题目,只题作“变体诗”,押韵方式为进退格。宋·蔡启《蔡宽夫诗话》云:“碣诗平侧各一韵,自号变体。”律诗第一、三、五、七句向来不用韵,此诗却押了“畔”“岸”“看”“算”四个仄声韵,史书上说这是他创造的变体律诗。其实,在他之前也有此类变体律诗,比如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误疑茅屋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也是上下韵脚仄平迭用,只不过章碣首提而已。顾况作“吴体”诗,温庭筠作“双声”诗,李商隐作“当句对”诗,和章碣这首“变体”诗,都反映着中唐以后,有人在律诗的形式方面,试探于创新,但是都没有成功。

注:本文中“▲”表示押仄韵。“△”表示押平韵。

(0)

相关推荐

  • 格律诗学习笔记(二)诗的用韵

    一.格律诗用韵的技巧 作诗选韵带一定的倾向性,这与各韵部所收的字是多少,音韵是否响亮及韵字.词语对造句的适应性等因素有关. 1.选用韵脚.须选择与题意相近之韵字而押,所选的韵脚要响亮明快(能点醒全句) ...

  • 略谈诗词的平仄格律

    高二的时候,语文老师送我一本<词谱简编>,自此对中华诗词的平仄格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最近,看到很多人开始写格律诗.填词,就稍微关注了一下.结果发现,大家的基本功有待提高,有的人根本没有读过 ...

  • 唐诗诗病举隅(4):挤韵和撞韵

    诗中的韵脚就如大楼的基石,基石不稳固,楼便容易倾覆.用韵如下棋调子,如战场遣兵,没有规则用韵,就不叫近体诗了.        这次我们将"挤韵""撞韵"一起来讲 ...

  • 唐诗诗病举隅(3):凑韵

    据<全唐诗话>所载:唐代景龙年间,朝中有位左武卫将军叫权龙褒,不懂声律,但喜 "赋诗",被人戏称为"权学士".曾作有一首<秋日咏怀>:& ...

  • 唐诗诗病举隅(2):重韵

    重韵,顾名思义,就是重复犯韵.也称之为复韵.是指一首诗中,用同一个字重复押韵.这是近体诗中的大忌.       关于重韵的情况,有些是诗人故意为之的.譬如杜甫<杜鹃>诗:"西川有 ...

  • 唐诗诗病举隅(1):出韵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合辙押韵是诗词歌赋有韵之文的基本特征.它的作用是为了形成语音上的回环美,是增进语言艺术效果的一种手段.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 ...

  • 唐诗诗病举隅(33):偷懒

    在诗词创作中,诗人有时不免仓促,在遣词造句上,就会有"偷懒"的行为.只要诗人一"偷懒",读者是可以觉察的.譬如宋曾几<程吉老抚干以英石见遗层叠可爱报之以此 ...

  • 唐诗诗病举隅(31):失替

    "失替"是指近体诗句中,在韵脚句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平仄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否则就是"失替&qu ...

  • 唐诗诗病举隅(30):联边

    何为"联边"?简而言之,联边就是一句诗中所有字都有相同的偏旁部首.例如汉武帝刘彻的<柏梁诗>:"柱枅(jī)欂栌(bó lú)相枝持.枇杷橘栗桃李梅.&quo ...

  • 唐诗诗病举隅(29):逐奇

    诗词创作到了一定的层次,因为不屑重复前人词字.往往另辟蹊径,遣词造句,常用难字和僻字,希望探索出一条新路来,结果"逐奇而失正",陷入了另一个泥潭而不能自拔.刘勰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

  • 唐诗诗病举隅(28):乱叠

    近体诗讲究避开重字,但对于叠字而言,却是个例外.据网络大数据分析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字者的有二百篇,比如雎鸠"关关"之声:桃花"灼灼"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