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奉献精神,不过是自我成全
如果不能获得某一方面的满足和幸福,没有人可以无怨无悔地干一件事,一直干下去。
必须认识到,当我们谈论自我发展的时候,一定别忘了,把自己置身于人生阶段这个大背景。
12-25岁之前青春期
对他们来说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课题是寻找身份认同。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全部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在意自己的形象、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他们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只是关注自我的一种方式。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评价自己,只能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拼凑自己的形象。当他们得到反馈,则很可能会努力成为他人评价中的样子。
青少年对父母的叛逆,一方面是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群体强化的结果。他们集体对成年人的习惯、观念和行为进行讨伐,或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体系进行口诛笔伐,不满足、看不惯、不理解?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个性十足,也只是群体认同的方式而已。
直至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在哪一方面得到认可,并信心十足;同时还有一群和他价值观一样的小伙伴,并为他们的目标一起奋斗的时候,他不再需要通过标新立异的形象或者另类夸张的言论引起他人注意。
写到这儿,想到“择邻而处”,从这个角度出发也是有道理的,那么当今的“择校风”的理论依据难道也是心理学吗?还有那些“精明”的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和这个玩,和那个保持良好关系,也是吗?
那么我们心理学上要求父母和子女保持“边界感”又当如何理解。现实中,“精明”的父母总是不遗余力加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指手划脚,管东管西,唯恐孩子受半点委屈 。可现实是,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他们有自己的潜规则,这些规则也深深打上“成人世界”的烙印,学会与这些不那么理想的世界相处,容纳各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父母该放手,则放手。
换个角度,强势的父母介入孩子的世界,也只是缓解自己对教育的“焦虑”。声称为孩子付出,实则自己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认同,将孩子的生命强行纳入到自己的成长中来,或者利用孩子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这只能说家长尚且生活在“关注自我 ,寻求认同”的阶段 ,又如何实现家庭中和家庭外的“繁衍”功能?
25岁-35岁是青年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已经建立起稳定的自我认知,完成了对自我的探索,可并不满足于独自一人,本能地需要一个他人与我们分享,这就是青年时期的“建立亲密感”。
这时候,进入恋爱季,以前以自我为中心,从此我们的世界里多了一个人,有了“别人”,同时也能学着开始关心他人、关爱他人、心疼他人。学着妥协自我,成全他人。也学会与他人分享我们的脆弱的时刻、遗憾的往事、自卑的情结,当这些曾经我们认为一辈子都不会说的小秘密吐露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过程既有疗愈自我的功能,又有拉近我们与爱人距离的神奇效果。
你看,当我们建立起稳定的亲密关系的时候,内心是平静而又安全的,解决了我们向内探索的冲突。甚至我们还会感谢当初那个“前男友”,是他们成全了现在的你。
转眼,我们来到了35-60岁
可说到了中年期,这是人生中的动荡时期,类似青春期,对感情又有了新的认知。这次动荡的原因不是成长,不是“ 荷尔蒙”,而是衰老,是“心理”的恐惧。
如果说青春期是对未知的迷茫,那么中年确是对人生一眼万年的恐惧。这个年龄的人开始近距离接触人的生老病死,开始转而寻找或者的意义。
因此,有的人在这个阶段死守钱财、名声,人变得俗不可耐、斤斤计较,成为了少年时期最不喜欢的人;有的人,到中年,反而世事洞察、思维开阔、变得成熟而富有魅力,反而活出了自我的新境界。
中年人对人爱、尊重、和安慰有需求,而年轻人有培养、照顾和教导的渴望。身处中年,如果能跳出小小的“自我”,利用自己的的优势,如学识、经验、观念等培育、教导年轻人,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得到内心的宁静,会得到来自年轻人的“尊重和爱”,这正是互惠互利的事情,而这也不仅仅是'奉献',更是不断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认同这样一句话“付出是刚需”,付出不仅充盈接受者, 也是滋养付出者。
人生最后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要让一切先发生。
------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