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
这是青色兰香推荐的第242部作品
《格列佛游记》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
译者:杨昊成
长度:23.4万字
适合:初中以上
这本书我小时候就读过,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最近,我再次读了这本书,对它的理解大不相同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地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地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我”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绷带捆绑住“我”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包扎线粗细的绳索,一头用钩子钩住绷带,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我”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党争和战事都不显得渺小猥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了。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的碰撞。《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讽刺的层面:即对人性的怀疑。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讨好保护人的行为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是例证。
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我”和慧骃主人(马)深入地讨论了人类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对一个国家的点评和讽刺,它让我喜欢。
鉴书人:相融(初三男生)